-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拉肚子可能是飲食不當、腹部著涼、腸道感染、過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的。 1.飲食不當:寶寶進食過多生冷、油膩食物,或飲食不規律,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拉肚子。要調整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2.腹部著涼:腹部保暖不足,使胃腸道受到寒冷刺激,引起腸道蠕動加快,出現腹瀉。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 3.腸道感染: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腸道,引發炎癥,導致拉肚子。需根據感染類型對癥治療,如病毒感染多可自愈,細菌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 4.過敏:寶寶對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過敏,也會出現腹瀉。要排查過敏原,避免接觸。 5.乳糖不耐受:寶寶體內乳糖酶缺乏,無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從而拉肚子。可更換為無乳糖奶粉。 寶寶拉肚子時,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體溫、大便情況等。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0 20: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媽咪愛與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調理胃腸道系統的,拉稀的調到不稀,便秘的調到不干.媽咪愛價格適中,合生元價格偏貴.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于營養,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后再給孩子哺乳.食物止瀉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后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后停用.3,蘋果泥: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祝寶寶健康
2024-10-10 20: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如孩子拉肚子次數不多,精神好,可以在家觀察一下。并給予以下的處理。1.暫禁飲食一頓,讓胃腸休息一下。2.補充水分:給予淡淡的茶水中少加一點鹽和糖、頻頻喂服。3.飲食給予脫脂牛奶、粥及少量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需注意:不要自行給予抗菌素,以免影響病原體的檢出。也不要隨便給予止瀉藥,以阻止病原體及毒素的排出。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送醫院就診:1.大便次數每日超過7~8次。2.大便為大量的稀水便或量少但含有膿血及粘液。3.伴有發熱。4.有口渴、煩燥哭鬧、唇舌干燥、囟門及眼窩凹陷、皮膚提起放下后緩慢展平等脫水現象。5.如有小孩精神萎糜不振、嗜睡,盡管大便次數不多也不伴有發熱也需立即送醫院就診。如何預防拉肚子呢?1.因為夏秋季小孩的胃腸功能差,所以飲食要富有營養但易消化,定時定量。2.多飲水,勿食生冷油膩食物。注意食品及飲水衛生,防止污染。3.注意肚腹部的保暖。觀察嬰幼兒的大便性狀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2024-10-10 20: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小兒腹瀉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常見多發性消化道疾病。治療本病宜分辯寒熱,審查虛實,消導固澀,調理脾胃,析因論治,增強療效。1:敷臍療法處方:吳茱萸80克,蒼術70克,肉桂、枯礬各30克,白胡椒20克。用法:藥研細末,每取5~7克,加陳醋適量調成糊狀,涂敷臍部,傷濕膏固定,日換1次,5次為1療程。2:穴位貼藥療法處方、:蒼術、吳茱萸各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用法:藥研細末,加香油適量調和,貼敷神闕穴,紗布固定,日換1次
2024-10-10 20: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腹瀉患兒在服藥的同時,如果家長能懂一些飲食療法加以配合,對于患兒盡快痊愈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向大家推薦幾種方法: ①體弱小兒可用山藥60克,加水200毫升,煮水飲用,1日2~3次,每次40~60毫升,以健脾利濕。 ②苡米粥:苡米15克(炒),大米30克,水適量,先將水煮沸,然后加入苡米和大米再煮,熟后先服食少量,然后逐漸增多。 ③炮姜粥:炮姜(或干姜)5克,大米30克,共煮粥,熟后去姜,咸甜均可,適用于脾胃虛寒性腹瀉。 ④糯米固腸粥:糯米(炒)30克,懷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溫服,具有健脾暖胃、溫中止瀉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寒泄瀉。 ⑤赤小豆粥:赤小豆20克,白米20克,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熬粥,加入白糖可服用。適用于單純性消化不良。 ⑥扁豆粟米粥:扁豆30克,黨參10克,粟米50克。先將扁豆、黨參同煎,去渣取汁,入粟米煮粥。適用于脾虛泄瀉。 ⑦芡實粥:芡實米50克,白糖適量,將芡實米煮爛為宜,粥成加白糖少許。適用于脾虛瀉。 ⑧山藥扁豆粥:鮮山藥去皮切片30克,白扁豆15克,白米30克,白糖適量。先煮白米、白扁豆,繼入山藥片,煮粥,加糖,適用于濕熱瀉。 ⑨大棗木香湯:大棗6枚,木香4克,大棗去核先煎,數沸后入木香再煮片刻,去渣溫服,具有和脾胃、燥濕止瀉功效,適于脾虛氣滯之久瀉。 10烏梅煎湯代茶:烏梅性味酸澀平,入肝、脾、肺、大腸經,有澀腸止瀉,生津止瀉之功,主治久瀉久痢,煩渴口干等癥。故烏梅煎湯代茶飲,對于泄瀉日久,口渴傷陰的病者適宜。 11蘋果泥:蘋果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和收斂作用。食法有兩種:①把紅香蕉蘋果或黃香蕉蘋果一切兩瓣,用調羹刮泥喂孩子。②將洗凈蘋果連核切成小塊,在沸水中煮3~5分鐘,然后滴入1~2滴高粱酒,具有止痛活血,收斂大便內水分的作用。 12胡蘿卜泥:將胡蘿卜洗凈切絲,煮熟搗爛如泥,可根據口味適當加入調味品。因為胡蘿卜是堿性食品,含β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還含有果膠,有促進大便成形及吸附腸粘膜細菌和毒素的作用。 13淮山雞內金鱔魚湯:黃鱔125克,雞內金5克,懷山藥10克,生姜2片。將黃鱔活殺,去內臟后洗凈切段,用開水洗去魚腥。雞內金、懷山藥洗凈。起油鍋,用姜爆黃鱔肉,濺白酒少許,加清水適量,倒入鍋內,加雞內金、懷山藥,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小時,調味,飲湯。適用于傷食型腹瀉。 14健脾飲:橘皮5克,荷葉1/4張,山楂3克,麥芽10克,白糖少許。可用于乳食積滯所致腹瀉。 15馬齒莧粥:馬齒莧20克,粳米30克。先將馬齒莧洗凈晾干,將粳米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粥,加入馬齒莧,煮沸食用。也可酌加食鹽,或白糖調味。隨意食用。適于濕熱內蘊所致腹瀉。 16荔枝粥:干荔枝5枚,粳米或糯米50克。將干荔枝去皮洗凈,粳米淘凈,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5天為1療程,每日1次。用于脾腎陽虛型久瀉。
2024-10-10 2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