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身上起疙瘩,可能是過敏、蚊蟲叮咬、濕疹、痱子、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過敏:孩子接觸或食用了過敏原,如花粉、海鮮等,導致皮膚出現過敏反應,起紅疙瘩,可能伴有瘙癢。 2.蚊蟲叮咬:夏季蚊蟲多,孩子皮膚嬌嫩,被叮咬后會起紅疙瘩,通常會有紅腫和瘙癢。 3.濕疹: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皮膚會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伴有劇烈瘙癢。 4.痱子: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孩子出汗不暢,容易長痱子,表現為針尖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 5.感染:如細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皮膚起疙瘩,如風疹、水痘等,還可能伴有發熱等癥狀。 孩子身上起疙瘩的原因較多,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2024-10-10 19: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蛋白胨性蕁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過腸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體反應; 2、人工性蕁麻疹(皮膚劃痕癥型):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后,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 3、寒冷性蕁麻疹:又可分為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和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蕁麻疹; 4、熱性蕁麻疹:又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接觸熱水后在接觸部位出現風團; 5、膽堿能性蕁麻疹:在熱、精神緊張和運動后誘發,多見于軀干和四肢近端,皮損為主1-2mm大小的風團,周圍有紅暈; 6、日光性蕁麻疹:女性發病較多,暴露日光后發病,皮疹局限于暴露部位; 7、壓迫性蕁麻疹:在較重和較久壓迫4-6小時后發病,受壓部位出現彌漫性、水腫性、疼痛性斑塊; 8、水源性蕁麻疹:在接觸水和汗水后于毛孔周圍引起細小劇癢風團; 9、血清病性蕁麻疹:其病因為接觸異體血清、疫苗、藥物等,引起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炎和淋巴結病; 10、自身免疫性黃體酮性蕁麻疹:發生于月經前期和中期,是由黃體酮所致。如果此回答不能解決您得問題,請點擊左側進行一對一的回答服務,祝您早日健康。
2024-10-10 19: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根據您說的病情初步診斷為人工性蕁麻疹。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蕁麻疹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為暫時性的過敏反應,只要依照醫師指示治療,大多可在數日內痊愈。而慢性蕁麻疹則持續反復的發作數月至數年,體質也會因此變得極為敏感。 蕁麻疹的常見誘因:食物、藥物、感染、物理因素、吸入物、外用品.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內用藥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癥狀,抗組織胺藥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久用一種抗組織胺藥容易引起耐藥性,可另換一種。或交替或合并應用。兒童的耐藥性較成人大,因而相對用量也大。
2024-10-10 19: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寶寶的皮膚嬌柔,抵抗力差,要先排除是不是因為穿什么衣服過敏了,再想想是否是穿太多,把寶寶熱到了。盡量讓寶寶穿寬松透氣的衣服,防止亂抓疙瘩,防止疙瘩破皮,主要怕感染。沒有破皮的情況下可以用淡鹽水清洗,鹽水有一定消炎作用。如果疙瘩幾天都不消退,最好到醫院找醫生看看是否是皮膚病,再對癥下藥。盡量不要給寶寶使用帶激素的皮膚藥,用藥前仔細查看說明書。
2024-10-10 19:2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可能是嬰兒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多發生在過敏性體質的嬰兒。當嬰兒接觸到一些過敏性的物質如毛織物、肥皂、絨毛玩具、化纖內衣等,受到冷、熱空氣的刺激,穿衣太多或房間溫度太高引起出汗而刺激皮膚,哺乳母親吃了魚、蝦、雞蛋等或者嬰兒自己進食了牛奶,均可發生濕疹。 嬰兒濕疹急性發作時,在發生濕疹部位的紅色疹子可連成一片,并滲出少許液體,嚴重的可有紅腫,而且癢得厲害,嬰兒變得煩躁不安,并會用手去搔抓,很容易發生繼發的細菌感染。這時如涂擦上一些抗過敏、止癢的藥膏,局部癥狀會明顯好轉,滲出液減少,逐漸結痂,不適的癥狀也會減輕。但若受到過敏物質的刺激,又會再次發作。隨著嬰兒年齡的長大,嬰兒濕疹會逐漸減輕,大多數到1歲后濕疹即可消失。 對嬰兒濕疹的治療,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用藥物治療,在嬰兒濕疹的急性期,先用1%~4%硼酸溶液擦洗局部,再涂上氧化鋅軟膏,可起到止癢的作用。在局部滲液減少后,可涂擦一些抗過敏的藥膏,例如,地塞米松霜、膚輕松軟膏或皮炎平軟膏等。但這類藥膏不能長期使用,以免發生副作用。如果濕疹發生的范圍較為廣泛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過敏的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二是加強護理,首先要去除誘發因素,尋找引起嬰兒濕疹的刺激因素,并盡量避免。預防細菌感染。在嬰兒患濕疹后,將嬰兒的手指甲剪短,并應盡量避免用手去搔抓;防止衣、被摩擦局部;因濕疹好發生在面頰部,最好穿沒有領子的衣服,不要圍圍巾;不要用熱水、肥皂清洗濕疹處;最好穿棉制品的衣服,勤換內衣和尿布;要保持皮膚清潔,
2024-10-11 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