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發燒 38.3 度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中暑、藥物熱等引起。處理方法包括物理降溫、多喝水、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等。 1.感染: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是常見原因。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或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奧司他韋)治療。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需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甲氨蝶呤)。 3.腫瘤:某些腫瘤會引起發熱,如淋巴瘤。治療需針對腫瘤進行,如手術、放化療等。 4.中暑: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導致。應迅速轉移至陰涼處,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5.藥物熱:某些藥物可能導致發熱。需停用可疑藥物。 發燒 38.3 度時,應密切觀察體溫變化,注意休息,若體溫持續升高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10 19: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小兒發燒的病因是相當多的,臨床上可以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以感染性多見,如感冒等是最常見的病因,對于發熱需要首先明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處理,體溫過高時容易引起小兒高熱驚厥,所以也是有必要控制體溫的,主要是采用藥物降溫與物理降溫的方法,具體用藥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建議:注意觀察孩子其他體征變化,如流涕鼻塞、咳嗽、皮膚出疹子等,然后應用抗炎抗病毒藥對癥治療,如新博林阿奇霉素或者頭孢類抗生素。注意多飲水多休息。
2024-10-10 19: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華青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內科
-
不超過38度5,采用物理降溫,可用退燒貼,物理降溫的。同時用溫水擦洗(但要保證室溫26度至29之間)。有感冒癥狀的吃感冒藥,消炎藥。超過38度5,用退燒藥(我家用瑞芝清)。我家寶寶周歲以內經常發燒,受驚的情況比較多,還有一次是吃撐到了,也發燒。后來給寶寶吃了益彤益生菌,寶寶抵抗力好了,寶寶就很少發燒了。這是我的個人經驗。供你參考。
2024-10-10 19: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孩子發燒不退,燒得孩子不舒服,自然就會哭鬧不安.可用雙撲偽麻分散片,維生素C等抗感冒,體溫在三十八點五度以下就多些用溫水擦浴以降溫,三十八點五度以上就用美林等退熱藥對癥治療.如果孩子鼻塞厲害,可用呋麻滴鼻液滴鼻以解除鼻塞.最好能給孩子查一查血常規,看看孩子的情況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2024-10-10 19:0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兒童突然高燒應特別注意傳染病的發生,并及時上醫院診斷.最常見的傳染病有以下三種: ①流行性乙型腦炎.夏季最為兇險的傳染病之一,病原體是一種嗜神經性病毒,通過蚊蟲叮咬吸血來傳播的,多為10歲以下兒童. ②急性中毒型菌痢.細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病原體是痢疾桿菌,主要表現有發燒,腹痛腹瀉和解膿血便的癥狀.在細菌性痢疾中有一種稱為中毒型菌痢,多見2-7歲的小兒. ③傷寒.是由傷寒沙門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傷寒病主要表現有持續高熱,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還有肝脾腫大,皮膚出現玫瑰疹,腹脹腹瀉等表現.簡單安全處理方法: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于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用退熱貼: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食療:中醫歷來注重飲食療法,適當的飲食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這里介紹幾種簡單有效的食療方: ①荷葉飲:具有解暑清熱,養陰醒胃的作用.可每天當飲料喝.制法:鮮荷葉100克洗凈加水適量煎煮后,加蜂蜜100克,稍沸即成. ②冬瓜荷葉湯:具有清熱化痰,除煩止渴,利尿的功效.每天可飲湯食瓜兩次.制法:冬瓜500克洗凈,連皮切塊,荷葉切碎,加水煮湯.湯成去荷葉加鹽調味即可. ③葛根粥:具有解肌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每天早晚各喝1次.制法:鮮葛根40克洗凈切片與水同磨,待沉淀后取粉(現市場有售葛根粉可用).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至半成熟時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2024-10-11 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