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睡覺打鼾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如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肥胖、睡姿不當、鼻腔堵塞等。 1.腺樣體肥大:腺樣體位于鼻咽部頂部與咽后壁處,若發生炎癥反復刺激,可引起腺樣體病理性增生,導致打鼾。 2.扁桃體肥大:扁桃體過度增生,會阻塞呼吸道,造成寶寶睡眠時呼吸不暢,出現打鼾。 3.肥胖:寶寶體重超標,頸部脂肪堆積,會壓迫呼吸道,引起打鼾。 4.睡姿不當:寶寶睡覺時頭部后仰或趴著睡,可能會影響呼吸,導致打鼾。 5.鼻腔堵塞:鼻腔內有分泌物、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等,也會使呼吸受阻,引發打鼾。 寶寶睡覺打鼾可能影響睡眠質量和生長發育,如果打鼾情況較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2024-10-10 20: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小孩睡覺打鼾注意了,最好去耳鼻喉科或兒科檢查鼻咽側位片,排除腺樣體肥大,如果是,現代醫學常常建議手術,但是需要全麻,且易復發。中藥可以改善癥狀,幫助度過困難期,6-8歲可以自行萎縮。當寶寶4~5個月大開始添加輔食時,媽媽就應以健康為導向,如以蘋果泥、柳橙泥等纖維質高的食材為主。到了7個月以后,多添加果泥、蔬菜泥等讓寶寶有飽足感的食物。平常應讓寶寶多喝水,千萬不可讓寶寶從小就習慣喝糖水,以免寶寶不長高反而長肉。平時不要以食物作為安慰劑,只要滿足寶寶的食欲即可,不要擴張寶寶的胃口,以免食量愈來愈大。讓寶寶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讓血糖緩慢上升,使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減少食量。盡量讓寶寶運動,像跑跳、玩玩具等都可以,只要有流汗,就達到運動、瘦身的目的。打呼原因6:奶塊淤積有些新生寶寶有時也會“打呼嚕”,這是由于吞噎的關系,有些寶寶的喉部會有奶塊淤積,一方面使嬰兒吃奶不順,另一個結果就是使氣道不順,造成嬰兒睡眠時打呼嚕。解決之道媽媽給寶寶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將寶寶放下睡覺,而應將他抱起,輕輕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寶寶因奶塊淤積而打呼嚕。如果奶塊淤積較嚴重,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鹽水,稀釋一下奶塊就可以了。打呼原因7:睡姿不好有的寶寶睡覺時,姿勢不好。如果寶寶白天玩得很累,睡眠時長時間臉孔朝上,一旦熟睡時,容易因舌根下墜或口水流入氣管而造成打呼。趴睡時,胸腹部受壓,口鼻也易被枕頭或被子捂住,也使呼吸道不順暢,從而形成打呼。此外趴睡時間過長,會造成頭面部和口腔的骨骼變化,有的還可能成為畸形。最佳的睡眠姿勢以側位為主,多取右側臥位,配左側臥位,身體自然屈曲,適當配合仰臥位。右側臥位,肢體自然屈曲,使全身肌肉筋骨放松,又能使體內臟腑保持自然位置,利于消除疲勞和保持氣道通暢。當然,睡眠的姿勢不可能一成不變,有人觀察,一夜之間,總得翻身20~45次,以求得舒適的體位,只是總以側臥的習慣為好,不要養成趴睡的習慣。解決之道平躺時打呼的寶寶,媽媽可輕輕讓寶寶側頭或側身睡,會緩解打呼。有時側身睡的寶寶,呈低頭的姿勢,也會阻礙呼吸道,媽媽輕輕轉動寶寶的頭部,使寶寶的頭向前,而不是呈低頭的姿勢。趴睡的寶寶,媽媽不要給寶寶過軟的枕頭和過厚的被子以及毛絨玩具,以免堵住寶寶口鼻。喜歡趴睡的寶寶,媽媽經常糾正寶寶的睡姿,比如用枕頭檔在胸腹位置,防止趴睡。平時不要讓寶寶玩得太過勞累,睡前進行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講故事、聽搖籃曲等。
2024-10-10 20: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在醫學上,打鼾稱為“睡眠呼吸終止癥候群”.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打鼾問題以男性較為嚴重,男與女的比例是“6比1”.另一方面,男性打鼾開始得較早,大約在20歲以后就有可能發生,女性較男性為遲,多數發生在40歲以后. 在醫學理論上,打鼾是由于以下3種原因引起 1,中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2,阻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3,混合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一般而言,成年人以混合性癥狀所引起的最多,未成年人則以阻塞性的問題最多.在醫學上,打鼾稱為“睡眠呼吸終止癥候群”.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打鼾問題以男性較為嚴重,男與女的比例是“6比1”.另一方面,男性打鼾開始得較早,大約在20歲以后就有可能發生,女性較男性為遲,多數發生在40歲以后. 在醫學理論上,打鼾是由于以下3種原因引起 1,中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2,阻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3,混合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一般而言,成年人以混合性癥狀所引起的最多,未成年人則以阻塞性的問題最多.建議你盡快去醫院檢查,不要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2024-10-10 20: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寶寶打鼾的原因有:1,仰睡(面向上)時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頭根部因重力關系而向后倒,半阻塞了咽喉處的呼吸通道.2,嬰幼兒本身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口咽部比較狹窄,故稍有分泌物或粘膜腫脹就易阻塞.故半歲之內的嬰兒時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嚨有雜痰音,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3,當感冒造成喉嚨部位腫脹,扁桃腺發炎,分泌物增多時,更易造成氣流不順而鼾聲加重.4,臉頭形狀異常者,如肥胖的人,或扁桃腺腫大的小孩,因口咽部的軟肉構造較肥厚,睡覺時口咽部的呼吸道更易阻塞,所以鼾聲也非常大.更嚴重者甚至會有呼吸困難及呼吸暫停的現象.您好:兒童打鼾比成人有更大的危害,要及早予以干預.包括加強喂養,增強體質,減少罹患各種急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的幾率,避免炎癥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對于增殖體肥大和慢性扁桃體炎引起打鼾,如果消炎治療效果不佳,反復發作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2024-10-10 20: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有的小兒,偶爾出現睡時打呼嚕,可能是由于睡眠時與呼吸有關的肌肉松弛,尤其舌的肌肉放松后造成舌根向后面輕度下垂,使呼氣時排氣受到影響;當改變體位后,同時也改變了舌的位置,此時呼嚕聲消失,這種情況不必去醫院就診。要盡快解決寶寶的呼嚕問題 寶寶睡覺時打呼嚕,可以說是聲音不大,危害不小。 從表面看,打呼嚕似乎對身體沒有什么危害,可是如果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持續打呼嚕而不給予治療,是很有害的。可能引起的問題有寶寶易患感冒、營養不良、引起耳部疾病,嚴重的還會造成智力下降,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最嚴重的后果則是在睡眠時因呼吸暫停而突然死亡。 因此,必須先找出寶寶打呼嚕的原因,對癥下藥。 小嬰兒奶塊淤積 有些很小的嬰兒有時也會“打呼嚕”,這并不是病,而是因為奶塊淤積。由于吞噎的關系,有些嬰兒的喉部會有奶塊淤積,一方面使嬰兒吃奶不順,另一個結果就是使氣道不順,造成嬰兒睡眠時打呼嚕。 對策:媽媽給寶寶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將寶寶放下睡覺,而應將他抱起,輕輕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寶寶因奶塊淤積而打呼嚕。如果奶塊淤積較嚴重,已經影響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鹽水,稀釋一下奶塊就可以了。 扁桃體腫大 扁桃體也叫扁桃腺,長在咽部兩側,有防御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的功能。有的寶寶扁桃體過于肥大,以致兩側扁桃體幾乎相碰,堵滿咽腔,造成呼吸不暢,一到睡眠時就會張口呼吸,發出呼嚕聲。此外,扁桃體是免疫系統器官,當機體反應性失調,抵抗力降低時,也會使扁桃體發炎、腫大。 對策:1、預防扁桃體炎:關鍵是讓孩子鍛煉身體,每日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2、服用消炎藥: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炎藥,但不宜自己長期用藥,因為某些滴鼻藥長期使用會造成藥物性鼻炎,使寶寶對藥物產生依賴。3、手術割除:關于手術割除扁桃體,可參見本期文章《扁桃體,割還是不割?》。 增殖體肥大 增殖體也叫腺樣體,是位于鼻咽腔頂部和后部的一塊較大的淋巴組織,在3~6歲時增生最旺盛。正常的增殖體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但如果增殖體過于肥大,堵塞后鼻孔,使空氣出入鼻腔受阻,寶寶入睡后,從氣管中呼出的氣體被迫從口中呼出,氣體不時沖擊舌根部等組織,發出呼嚕聲。除先天性的增殖體肥大以外,當氣溫發生變化、抵抗力下降或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鼻咽、鼻竇炎等,均可導致增殖體肥大,過敏性鼻炎也能造成增殖體肥大。 對策:1、消炎: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炎藥,但不宜長期使用。2、到正規醫院進行手術割除。 支氣管炎癥 支氣管受到炎癥刺激時痰液增加,而嬰幼兒缺乏咳嗽排痰能力,痰液由支氣管的纖毛擺動運送到咽喉部后無法排出,形成氣道的相對狹窄,氣流通過時就產生振動,發出呼嚕聲。這種情況下的聲音即使在白天也能聽見。 對策:及時治療支氣管炎癥,并注意防范其復發。 肥胖 肥胖兒童的呼吸道周圍被脂肪填塞,使呼吸無法順暢,當軟腭與咽喉壁之間的震動頻率超過30赫茲時,就會出現鼾聲。 對策:在不影響身體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學、健康地減肥。 當然,醫生也指出,并非寶寶一打呼嚕就要如此緊張,有時候可能僅僅是睡姿不好的緣故。試試讓寶寶將頭側著睡,這樣可以使舌頭不致過度后垂而阻擋呼吸通道,也許呼嚕的問題就解決了。另外,有時候寶寶偶爾呼嚕,可能是由于白天太疲勞,或者是生病感冒,不用大驚小怪。 新型治療方案低溫等離子射頻技術 據繆主任介紹,利用一種低溫等離子射頻技術進行的微創手術,經過局部麻醉后,只要幾分鐘的手術時間,就可以使扁桃體和腺樣體縮小,既不影響其生理功能,又可以解決睡覺時呼吸不暢、打鼾的問題。 做這項治療并不局限孩子的年齡大小,而是主要看其配合度,因為治療時并非全身麻醉,所以需要小孩安靜地配合。
2024-10-11 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