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仇炬榮 醫師
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一級
兒科
-
寶寶貧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鐵攝入不足、生長發育快、疾病影響、遺傳因素、飲食不均衡等。 1. 鐵攝入不足:寶寶飲食中缺乏富含鐵的食物,如紅肉、動物肝臟、豆類等,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2. 生長發育快:寶寶在快速生長階段,對鐵等營養物質需求增加,若補充不及時易貧血。 3.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慢性失血、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導致貧血。 4. 遺傳因素:如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疾病也會引起貧血。 5. 飲食不均衡:長期挑食、偏食,營養攝入不全面,影響造血原料的吸收。 總之,寶寶貧血的原因多樣。家長應注意寶寶的飲食均衡,定期帶寶寶進行體檢,一旦發現貧血,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10 20: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寶寶的體質,對藥物的吸收程度而定,最好遵醫囑治療,定期復查,以確保孩子的健康發育.:生活中要適當護理,預防感染,注意飲食療法,飲食的質和量應取決于小兒的病情.可咨詢就治醫生,給予合適的飲食結構. 母乳喂養寶寶,可以適當的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適量的補充 鐵劑,維生素Bl,和葉酸.鐵劑僅適用于治療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l和葉酸適用于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此外,氯化鈷,睪丸酮,中藥首烏,阿膠,當歸,雞血藤,熟地黃等均有刺激骨髓造紅細胞的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用于治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貧血.當你自身的微量元素充足了,寶寶的吸收也會相對充足,對恢復有好處.
2024-10-10 20: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貧血大部分都是缺鐵性貧血,這與寶寶生長發育快、輔食營養不足導致的鐵缺乏有關,你的單據顯示孩子的貧血為輕度貧血,貧血會導致孩子出現食欲不振,皮膚口唇蒼白、不活潑等等問題,可以通過給孩子補充鐵劑來改善貧血。寶寶貧血吃什么補血最快,首先飲食得多補鐵,增加肝泥和豬血、蛋黃、肉末等輔食,可加入南瓜、紅棗泥、蒸蘋果、紅薯等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另外最好給寶寶吃些鐵之緣片,這是小兒貧血常用的營養鐵劑,溫和無刺激,能更快的補鐵增加蛋白質營養提高血紅蛋白,幫助改善寶寶貧血癥狀,避免孩子的身體發育受到影響。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寶寶健康成長。
2024-10-10 20: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寶寶感冒腹瀉會造成鐵丟失的,5個月如果輔食添加不及時補充營養也會導致寶寶缺鐵貧血,5個月的寶寶慢慢添加輔食了,首先,給孩子做輔食期間,用鐵鍋。讓孩子多吃菠菜泥,蛋黃很有效的!輔食里可添加鐵強化醬油。有時間的話,給孩子用鐵鍋燉一些動物內臟,或豬血、鴨血!每天喂孩子80毫升的湯,飯后在服用兩片含有豐富鐵質的體恒健鐵之緣片,補鐵微量元素和營養,蛋卷味寶寶喜歡,沒有副作用,堅持幾個星期后寶寶就慢慢開始轉好,望你寶寶健康哦。
2024-10-10 20: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孩厭食與教養有關目前小孩厭食除了疾病原因外,更常見的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它與教養不當有密切關系.食欲與神經精神狀態密切相關.不少獨生子女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采用哄、騙、罵,甚至打等方式強迫小兒進食,引起小兒產生反抗情緒和厭食的心理.還有吃飯不定時定量,吃0食過度,都會擾亂消化吸收的規律.有一些孩子很偏食,不愛吃肉、魚、蛋等葷菜,以素食為主,這會引起人體一些必要的營養物質缺乏,如保持正常味覺的鋅元素,它在一般植物類食物中含量很少,且不易被人體吸收.體內鋅減低,就會吃食乏味,食欲不振.2是太多的蛋白質飲食也會使孩子食欲減退.因為一下子攝入太多高蛋白物質,使小兒嬌嫩的胃腸承受不了.3是果糖、巧克力等甜食吃多了,對食欲也有影響,尤其在吃飯前吃甜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樞神經抑制,人就不想吃東西了.4是小孩不愛吃蔬菜食品,極易導致小孩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生長發育不好.為讓孩子食欲正常,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們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定時定量,不吃0食,不偏食,合理安排膳食,多安排蔬菜食品,注意營養平衡,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讓孩子適當參加些體育活動,增加熱量消耗,以促進食欲.小孩厭食的幾種原因1、0食過多.有些家長經常買糖果、甜點心、巧克力、花生、水果等,給孩子隨便拿著吃,孩子小嘴整日閑不住,到吃飯的時候當然就吃不下去了.長此下去,不會引起小孩消化吸收功能紊亂,發展為小兒疳疾病.2、食不定時.有的父母見孩子哭就喂奶或喂飯,進食沒有一定的規律;也有的父母在嬰幼兒吃奶、喂飯時逗孩子玩,致使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吃奶、吃飯;大一點的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看小人書,隨便吃幾口就急于到鄰居家或外面玩,時間久了就會影響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造成食欲不振.3、飲食無度.有些年輕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長不胖,于是不惜一切代價,給孩子吃大量的高蛋白、高糖飲食滋補品,頓頓魚、肉,喝各種含糖飲料,傷及孩子嬌嫩的胃腸,使胃腸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久而久之,食欲必然下降,引起厭食.4、精神因素的影響.有的父母在吃飯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經常爭吵;有的在吃飯時,批評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的精神刺激很大;也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不一致,一個嚴,一個偏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發生厭食.家長寵出來的小兒神經性厭食兒童厭食可由軀體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厭食稱神經性厭食,在幼兒中頗為多見,小兒進食習慣不好,不僅影響營養的攝取,而且易患不少疾病,小兒神經性厭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會逐漸降低小兒食物中樞的興奮性,引起小兒神經性厭食.一、造成小兒神經性厭食常見的原因有:1、常讓孩子獨自一人先吃,不與家人一起進食,沒有飲食氣氛.2、孩子進食時,父母或其他人過分緊張地注視,造成小兒精神緊張.3、用種種許諾誘惑小兒進食或者用玩具逗哄小兒進食,降低進食興趣.4、孩子進食時注意力分散,邊吃邊看電視或畫冊,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響消化功能.5、孩子拒食時,家長強迫其進食,造成孩子沒有正常饑餓感,不能引起食欲.6、過量給孩子吃自認為高營養的食物,不注意變換食品花樣,忽視了食物的多樣性,造成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素不均衡.7、讓孩子亂吃0食,特別是在飯前讓孩子吃冰激淋、巧克力等0食,因為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食品可使食欲下降.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飯菜弄臟了衣服和居室,不讓孩子自己進食,使孩子缺乏吃飯的興趣.9、父母在喂孩子吃飯時,催著孩子快吃、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發脾氣,或用威脅的口吻及方式強迫喂養,使孩子十分反感.10、進食時父母嘮叨不休,數落孩子的錯誤,造成氣氛緊張和不愉快,抑制孩子的食欲.11、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自由過于限制,強迫孩子學畫圖、彈鋼琴、背唐詩等,學得不好還要大聲斥責,從而造成孩子情緒低落而食之無味.2、神經性厭食的心理治療主要是消除上述各種不良因素,幫助兒童建立進食時的愉快情緒,促進胃腸道腺體的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具體方法如下:1、通過解釋疏導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在自行進食時,父母不要訓斥孩子或包辦代替,更不要采用強制手段讓小兒進食,不讓小孩子邊吃邊玩邊看畫冊,也不應給小孩子多吃0食.2、培養孩子進食興趣,盡量提供孩子愛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對年幼兒童,可在大人協助下盡量讓孩子自己進食,增加進食興趣,促進食欲.還可安排孩子與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共同進食,并在進餐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3、進食前半小時不讓孩子做劇烈活動或聽緊張的故事,讓孩子集中精神進食.4、當孩子不愿進食時,家長不必強迫進食,等孩子饑餓而有食欲時再進食.5、對孩子進行鼓勵和獎賞.家長可記錄孩子每天的食物攝入量,這樣能清楚地反映孩子進食情況,當孩子飯量增加,則給予獎賞:如帶孩子郊游、看電視、講故事等.兒童厭食的糾正方法不少家長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著急,而孩子也為大人逼著他吃飯而厭煩.這樣一來,吃飯問題成了年輕的父母傷透腦筋的一大問題.什么原因使這些孩子不愿吃飯呢?其實,真正由于局部或全身疾病而影響消化功能、使食欲下降造成厭食的幼兒實屬少數,而大多數幼兒是由于喂養不當和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那怎么辦呢?就是要把已經顛倒了的飲食習慣重新糾正過來,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具體說有下列幾條:一是不要把0食當“主食”:已經這樣做的,要糾正過來.2是花樣翻新,誘導食欲:給兒童吃的食物,要注意新鮮和品種多樣化,不僅僅蛋類、肉類,還應有各種蔬菜瓜果,實踐證明,飯菜多樣化、藝術化、色香味俱全、是刺激兒童食欲的好方法.3是要順其自然:對已經有厭食習慣的孩子,遇到他不肯吃飯時,不要大驚小怪,而要不動聲色地把食物拿開,孩子少吃一點或不吃一餐,是沒有什么問題的,這時仍要注意不隨便給0食吃,孩子餓了,下餐飯自然會吃得好了,切不可再搞強迫或哄騙了.4是飯前要保持愉快的情緒:愉快的情緒有助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進食欲.可在飯前給孩子看些有趣的畫報,聽些音樂,講些笑話或者邀請其他孩子一同進餐,千萬不要邊吃飯,邊訓斥孩子,這會影響孩子的食欲.5是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隨便給孩子吃0食,數量和次數應予以限制.尤其飯前兩小時內,一定不能給0食吃.吃飯也要定時,孩子每餐吃的量要大致固定下來,避免養成有時多吃、有時少吃或不吃的不良習慣.人體必需的7大營養素與平衡膳食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7種,即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維生素、膳食纖維.營養學家提出的“營養全面,比例合理,均衡膳食”及“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5谷雜糧要吃夠”,很好地體現了膳食平衡的思想.只要我們認真做到了膳食平衡,保持身體健康是很容易的.一個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某種單一營養素的.否則,反而會打亂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狀態.一、水:水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占人體體重的2/3以上,水的生理作用:①水是人體體液的主要成分;②水是各種營養成分的溶劑;③水是物質運輸的載體,對食物的吸收排泄有攜帶作用;④水可以調節體溫;⑤水是體內的潤滑劑;⑥水是廉價的又頗具治療效果的奇藥.水的正常需要攝入量成人為每天1.5~2升.小孩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5~35毫升.多飲水有利于體內毒素的排泄,減少患肝膽及泌尿系結石的患病率.2、蛋白質:蛋白質是一切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可見蛋白質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正常成人體內16~19%是蛋白質.生理功能:①構成人體組織與修復組織,人體任何組織器官,都以蛋白質為重要組成成分;②是構成體內各種酶、激素和抗體的重要物質;③供給機體能量;④維持體內正常的滲透壓;⑤維持正常的酸堿平衡;⑥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參考攝入量:成人每天攝入按千克體重0.8克較好,以植物蛋白食物為主的,應按每千克體重1.0~1.2克為宜.兒童蛋白質每日攝入量為:按公斤體重乘以需要量系數,1~3歲為1.80;4~6歲為1.49;7~10歲為1.21(換算的蛋白質用量單位為克).瘦肉、雞鴨肉、蛋類、魚、牛奶、花生、豆類等食物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且最好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聯合使用,以利于蛋白的互補作用.由于蛋白質在體內無法儲存,因此只有每天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才能維持身體的需要.3、脂肪:脂肪主要用來變成生長發育和維持健康的“能量”,正常人體含脂肪為14~19%.脂肪的生理功能:①儲存能量,是人體含熱量最高的能源物質;②維持體溫;③是臟器的支持和保護者;④節約蛋白質作用;⑤機體重要構成成分;⑥增加飽腹感;⑦改善食物感觀性狀;⑧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參考攝入量:兒童生長發育快,一般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2—4克脂肪.嬰兒期占食物總攝入量的35~40%;幼兒期為30~35%;青少年期為25~30%;成人及老年人為20~30%.在乳類、蛋黃和肉類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攝入不足會導致體質瘦弱,發育不好.過量則易至肥胖癥發生.4、碳水化合物(糖類):人體80%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①儲存和提供能量:②構成機體組織成分:③節約蛋白質、能保證蛋白質不被過多分解;④幫助脂肪氧化;⑤幫助肝臟解毒;⑥改善食物感觀性狀;⑦提供食物纖維.參考攝入量: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我國居民碳水化合物類飲食供給量占總能量的55~60%較為合理.兒童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10—20克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于谷類、豆類、薯類和食糖中.上面提到的“5谷雜糧”即是指碳水化合物.5、微量元素:目前已發現有20種左右的元素是構成人體組織、維持生理功能、生化代謝所必需的,其中大于體重0.01%者,稱常量元素,如鈣、磷、鈉、鉀、氯、鎂與硫等7種.機體中含量小于0.001%者稱為微量元素,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有鐵、碘、鋅、硒、銅、鈷、氟、錳、鉻、鉬共10種:硅、鎳、硼、釩為可能的必需元素.只要按照膳食營養素參考標準,給予了均衡的膳食,微量元素攝入量基本能滿足生命活動和生長發育的需要.一個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某種單一營養素的.否則,反而會打亂體內各種營養素的平衡狀態,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6、維生素:維生素是一些有機化合物,是人體組織正常發育以及健康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水分等營養素不同的是,當人體內缺乏維生素或由于攝取、利用不當時,會導致人體各種缺乏癥或綜合征,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兒童缺乏維生素可致生長發育遲緩或導致佝僂病的發生.維生素攝入應以蔬菜水果為主,在蔬菜、水果、魚肝油、牛奶、動物內臟等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7、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①有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咀嚼時間長,可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接觸,有利于食物的消化.②增強腸蠕動功能,有利于排便.大多數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使腸肌肉保持健康和張力,還使糞便含水較多而體積增加和變軟,有利于糞便排出,減少了對毒素的吸收.③控制體重和減肥,食物纖維,特別是可溶性纖維,可減緩食物由胃進入腸內的速度和吸水作用,從而產生飽腹感而減少能量的攝入,達到控制體重和減肥作用.④降低血糖作用,大多數可溶性食物纖維,能減少小腸對糖的吸收,減少體內胰島素釋放.⑤對結腸癌的影響:攝入抗性淀粉會增加糞便量,通便可及時稀釋潛在致癌物,防止結腸癌的發生.⑥對脂質代謝的影響,各種食物纖維均有降膽固醇與3酰甘油的效果,尤其是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因其可吸附膽汁酸、脂肪等成分,使其吸收率下降,攝入者其糞便中膽汁酸含量明顯增加,因此有降血脂的作用.⑦不良反應:過多攝入食物纖維會致腹部不適,如增加腸蠕動和增加產氣量,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8、蔬菜與水果的營養價值:①含糖類:蔬菜水果所含糖類包括簡單糖、淀粉、纖維素和果膠等物質.②新鮮蔬菜水果是供給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只要每日攝入足量的蔬菜水果,就不會缺乏維生素.③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磷、鐵、鋅、鉀、鈉、鎂、銅等,是飲食物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起著重要作用.綠葉蔬菜通常每100克含鈣在100mg以上;肝、腎、蛋黃、瘦肉、血、菠菜、油菜苔、紅糖、黑木耳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鐵;肉類、蛋、乳、肝、卵、腦花、谷類、豆類、花生、黑米、豆腐、核桃、蘋果、扁豆、白菜、卷心菜、萵筍、金針菇、海帶、杏、菠蘿、山楂等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鋅.④含有對人體有宜的芳香物質、有機酸和色素.⑤蔬菜水果中還含有某些酶類、殺菌物質和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理活性成分.
2024-10-11 01:0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