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哺乳期婦女用藥需謹慎,要考慮藥物對乳汁分泌和嬰兒的影響,包括藥物的安全性、乳汁中的濃度、嬰兒的年齡和健康狀況、用藥時長以及替代治療的可能性等。 1.藥物安全性:某些藥物可能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如利巴韋林、異維 A 酸等,應避免使用。 2.乳汁中濃度:像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藥物在乳汁中濃度較高,可能影響嬰兒。 3.嬰兒年齡和健康狀況:若嬰兒存在肝腎功能不全等問題,母親用藥更需小心。 4.用藥時長:短時間用藥相對風險較小,長期用藥則風險增加。 5.替代治療:能通過非藥物方式治療疾病時,應優先選擇,如物理治療、調整飲食等。 總之,哺乳期婦女用藥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務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保障母嬰健康。
2024-10-10 20: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當哺乳期婦女用藥的時候,很多藥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嬰兒體內,眾而對乳嬰產生作用;盡管有的藥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但對于體稚身嫩的乳嬰來說,其禍害甚大.根據你的癥狀,下列抗生素及止瀉藥不可用:青霉素族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新青霉素Ⅲ,氨基芐青霉素等各種青霉素.這類藥很少進入乳汁,但在個別情況下可引起乳兒過敏反應.磺胺類藥物,如復方新諾明等.這類藥物屬弱酸性,不易進入乳汁,對乳兒無明顯的不良影響.但是,鑒于乳兒藥物代謝酶系統發育不完善,肝臟解毒功能差,即使少量藥物被吸收到嬰兒體內,也能產生有害影響,導致血漿內游離膽紅素增多,可使某些缺少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乳幼兒發生溶血性貧血,所以,在哺乳期不宜長期,大量使用,尤其是長效磺胺制劑,更應該限制.滅滴滅.為廣譜抗力藥,對乳兒的損害尚未肯定,應慎用.氯霉素.乳兒,特別是新生兒,肝臟解毒功能沿未健全,若通過乳汗吸入氯霉素,容易發生乳兒中毒,抑制骨髓功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甚至引起致命的灰嬰綜合癥,應禁用.四環素和強力霉素.這兩種藥都是脂溶性藥,易進入乳汁.特別四環素可使乳兒牙齒受損,琺瑯質發育不全,引起永久性的牙齒發黃,并使乳幼兒出現黃疸,所以也應禁用.緩瀉藥應忌用.迄今還沒發現服藥后既不被吸收又能改變大便性狀的理想藥物,象較常用的鼠美季皮等緩瀉藥必可轉移到乳汁使嬰兒腹瀉.如果你實在要用到上述藥物,建議停止哺乳數天.預后護理:建議在飲食期間防涼,注意飲食衛生,包括路邊小攤什么之類的.這樣有助于乳兒的發育!
2024-10-10 20: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 有些藥物對寶寶是安全的,有的藥物卻會產生不良甚或非常嚴重的反應,如病理性黃疸,紫紺,耳聾,肝腎功能損害或嘔吐等,因此,哺乳媽咪一定要慎重使用藥物.明智的做法是需要用藥時,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不可濫用中藥 有些中藥對產后的媽咪有滋陰養血,活血化淤的作用,可增強體質,促進子宮收縮和預防產褥感染.但有些中藥會進入乳汁中,使乳汁變黃,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黃,炒麥芽,逍遙散,薄荷等.因哺乳期婦女中服藥物通過乳汁分泌,傳給嬰兒,故哺乳期婦女忌服下列藥物: 1)抗腫瘤藥. 如環磷酰胺,馬法蘭等可造成胎兒畸形及死胎,或新生兒畸形. 2)抗驚厥藥: 如苯妥因鈉,奎寧,腎上腺皮質激素,抗甲狀腺藥物,細胞毒性藥物. 3)四環素: 可引起嬰兒牙齒染色,骨生長抑制. 4)氯胺類: 對骨髓能產生毒素. 5)磺胺類: 有等等糖--6--磷脫氫酶缺乏時,存在溶血性貧血的危險. 6)阿司匹林: 新生兒出血. 7)異菸肼: 可引起驚劂. 8)利血平: 鼻塞,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體溫不穩,抑郁等. 9)心得安: 可致心動過緩.
2024-10-10 20: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感冒是常見的疾病,產褥期的婦女容易出汗,又加上抵抗力低及產后的忙碌,患有感冒的很常見。應該怎么辦呢?許多產婦不敢吃藥,怕影響乳汁的成分對孩子不利,又怕把感冒傳給孩子。如果感冒了,不伴有發高燒時,產婦需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服用感冒沖劑、板蘭根沖劑等藥物,同時最好有人幫助照看孩子,自己能有多點時間睡眠休息,照樣可以哺乳孩子,由于接觸孩子太近,可戴口罩的情況下喂奶。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自身帶有一定的免疫力,不用過分擔心傳給孩子而不敢喂奶。如果感冒后伴有高燒,產婦不能很好地進食,十分不適,應到醫院看病,醫生常常會給輸液,必要時給予對乳汁影響不大的抗生素,同時仍可服用板蘭根、感冒沖劑等藥物。高燒期間可暫停母乳喂養1~2日,停止喂養期間,還要常把乳房乳汁吸出,以保持以后的繼續母乳喂養。產婦本人要多飲水、新鮮果汁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好好休息,這樣常常會很快好轉的。
2024-10-10 20:4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藥物在一般劑量下,都不會讓寶寶受到影響,但仍建議哺乳媽媽在自行服藥前,要主動告訴醫生自己正在哺乳的情況,以便醫生開出適合服用的藥物,并選擇持續時間較短的藥物,達到通過乳汁的藥量最少.你好,提示;回復只是給您提供參考意見,不能代替臨床診斷.最后確診還請到相關醫院就診:原則是哺乳母親最好不服藥,必須服藥時,一定要慎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還要考慮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及可能對嬰兒帶來的影響.各種藥物在母親乳汁中的濃度不同,其對嬰兒的影響也會不同.一般來說,大部分藥物在乳汁中的濃度會很低,少量服用不會對嬰兒有什么副作用,但母親如果患急性或嚴重疾病需大量用藥時,最好考慮暫停哺乳.如果母親患有嚴重慢性病需長期服藥,則最好向醫生咨詢看是否能繼續哺乳.現在新藥層出不窮,有些藥對嬰兒是否有不利影響,尤其是是否會有遠期不利影響,往往連醫生也不能確定,那就最好暫停母乳哺喂.嬰兒體質稚嫩,許多臟器還在迅猛的生長發育階段,對各類藥會十分敏感.比如母親服用四環素類藥會影響嬰兒的腎臟功能,影響其骨骼和牙齒的生長,使牙齒永久著色.服用青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類藥可能會對嬰兒聽覺神經造成永久性不可逆轉的損害,使嬰兒一輩子耳聾;服用紅霉素,氯霉素,合霉素,可能會抑制新生兒的造血功能;服用磺胺類藥如復方新諾明等,可能會使新生兒出現貧血或黃疸;母親服用美沙酮,會使四周內的嬰兒出現抽搐;服用阿司匹林,APC和水楊酸,會影響嬰兒骨骼,血管,腎臟健康,致使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甚至嚴重出血;母親服用乙醚類藥,會使新生兒出現神經抑制狀態,嚴重的可致死亡;母親服用香豆類衍生物藥,可使新生兒出血,腦出血;服用安定類安眠藥,會使嬰兒全身出現瘀斑,高鐵血紅蛋白癥,生長遲緩;服用阿托品類藥如顛茄等,可使嬰兒出現呼吸抑制;服用六甲溴銨,可使新生兒出現麻痹性腸梗阻,骨骼生長抑制,或得血液病.服用降壓藥會使嬰兒出現嗜睡,鼻塞現象;服用避孕藥不僅會減少乳母的乳汁分泌,還會使女嬰今后易生陰道癌和子宮癌.總之,抗生素類藥,磺胺類藥,抗甲狀腺制劑和碘劑,降血壓類藥,抗瘧疾類藥,解熱止痛類藥,避孕類藥,抗結核類藥,鎮靜安眠類藥等,都是哺乳期間不宜服用的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對于初生的嬰兒來說,可能更得是“七分毒”了,所以哺乳期間,乳母最好不服藥.注意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空氣新鮮,可對房間進行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5至10毫升食醋加等量水加熱蒸發.此法簡便易行,可預防感冒.
2024-10-11 1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