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1、月經改變: 當子宮生長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絨毛膜癌時,可出現月經的異常,包括月經量過多,周期紊亂失去規律,月經持續時間延長,淋漓出血等。卵巢的某些腫瘤如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能分泌雌性激素,干擾月經周期,引起月經異常。 2、絕經后出血: 在閉經的第一年內,有時會偶有陰道出血。如停經1年以上又有陰道出血則稱為絕經后出血。絕經后出血原因很多,大多數情況下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決不能忽視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雖然有時出血量并不多。 3、腹痛: 卵巢腫物扭轉、破裂或感染,子官粘膜下肌瘤自宮口脫出或肌瘤變性,均可引起較劇烈的下腹痛。 4、腫物: 可生長在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一般是本人偶然發現。這些腫物即使無任何癥狀,也是一種不正常現象,大多是長了腫瘤。5、飲食及大小便改變: 卵巢癌的最初表現可能僅有腹脹、納差以及消化道癥狀,腫瘤壓迫或侵犯膀胱和直腸可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大便干燥等。當出現上述癥狀時,病人應及時就診,不可因癥狀輕能忍受而消極觀察以致貽誤治療。但也要知道上述癥狀并非腫瘤所特有,大多仍為良性疾病所引起,病人不必過分擔心。 6、陰道異常分泌物: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宮頸內膜的分泌物及陰道滲出物形成白帶,一般量不多,并隨月經周期變化。當女性生殖道發生腫瘤,腫瘤出現壞死、破潰,可出現水樣、血性和米湯樣白帶,如合并有感染,可有臭味。白帶異常可能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輸卵管癌的表現。 7、繼發性貧血: 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8、低糖血癥: 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治療方法:手術治療法雖然見效快,但是容易復發,不能除根,建議用中藥保守治療,其中效果比較好的是“軟堅化瘤膏”依托中醫黑膏藥劑型載藥量大之優勢,以一系列清熱化濕、軟堅散結、行氣活血之劑入藥,可針對各種證型之子宮肌瘤而強效行滯祛瘀,并滋陰益腎以扶正固本,進而實現徹底治愈之功效。
2024-10-10 20: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子宮肌瘤是否需要手術,取決于肌瘤大小、癥狀、生長速度、患者年齡和生育需求等。 1.肌瘤大小:直徑較大(如超過 5 厘米)的肌瘤可能需要手術。 2.癥狀:如果導致月經過多、貧血、嚴重腹痛或尿頻尿急等,通常要手術。 3.生長速度:肌瘤生長迅速,有惡變可能時,建議手術。 4.患者年齡:接近絕經年齡,肌瘤可能會隨絕經而萎縮,可不手術;年輕患者則多考慮手術。 5.生育需求:有生育計劃但肌瘤影響受孕或妊娠,一般需手術。 總之,子宮肌瘤的手術決策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就診,以便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2024-10-10 19: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僅于盆腔檢查時偶被發現。若出現癥狀,與肌瘤的部位、生長速度及肌瘤有無變性等關系密切。 1、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腹塊: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癥狀: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或便秘。當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 7、繼發性貧血: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8、低糖血癥: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hypoglycemia)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
2024-10-10 19: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子宮肌瘤也可以采用中藥治療,中醫認為子宮肌瘤主要是由于氣血虧虛、濕熱郁結所致,一般藥物很難根治。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見效快,療效確切,建議你采用傳統中藥山藥、玉竹、蟲草、桂圓肉、丁香、廣東紫珠、坤草、雞血藤、千金拔、麥冬、阿膠、烏蛇、制首烏、太子參、青陽參、鐵膽粉、紫河車、白魚膘、懷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各、紅花、桃仁、紫云英、鮮羅勒、石楠葉、仙茅、仙靈脾、肉蓯蓉、敗醬草、菟絲子、路路通、生薏仁、紅藤、熟地、三棱、片姜黃、生甘草治療,許多患者治愈后不復發。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以徹底清除濕熱邪氣,消散經脈郁結,補氣養血,平補陰陽,從而達到氣血雙盛,標本兼治,強力清除子宮及內陰未脫落和壞死的上皮、淤血、殘質、渣質、病毒、病菌等未能自動排出的有害有毒物質,好像在內陰進行一次深層沐浴,徹底使女性生殖器官內全面清潔環保,對子宮肌瘤有非常獨到的治療作用。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24-10-10 19: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1、飲食:肉食為主的婦女患子宮肌瘤的機會,比素食為主的婦女高;維生素可降低子宮肌層對雌激素的敏感性,對神經內分泌系統有調節作用,特別是維生素C。2、遺傳:子宮肌瘤有一定的遺傳傾向。3、肥胖:一方面脂肪會代謝成雌激素,而子宮肌瘤依賴于雌激素生長;另一方面,婦女每超重10公斤,患子宮肌瘤的風險相應增加21%。4、口服避孕藥:服用避孕藥年齡較早的女性,患子宮肌瘤的機會相對較高。5、生育年齡: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晚生孩子的女性,相對更易得子宮肌瘤。6、環境影響:長期處于有毒有害環境,比如接觸農藥、食用用含激素飼料喂養的黃鱔、甲魚等。如果肌瘤小,可以用延志化瘤貼外貼消瘤,通過調節氣血、調理臟腑,恢復機體代謝平衡,達到治愈子宮肌瘤的目的
2024-10-10 1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