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尿崩癥是由于下丘腦-神經垂體病變引起精氨酸加壓素(又稱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腎臟對其不敏感,導致腎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礙。治療方法包括病因治療、藥物治療、飲食調整等。 1.病因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如腦部腫瘤、感染等。 2.藥物治療: 去氨加壓素:是目前治療尿崩癥的首選藥物,能有效減少尿量。 鞣酸加壓素注射液:適用于輕型尿崩癥。 氫氯噻嗪:通過排鈉排水,減少尿量。 3.飲食調整:適當限制鈉鹽攝入,增加水分攝入。 4.生活方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防止大量出汗導致脫水。 5.心理調節:保持良好心態,減輕精神壓力。 尿崩癥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復查,遵循醫囑調整治療方案,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4-11-24 14: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崩癥是因抗利尿激素(又稱加壓素)缺乏而致的疾病。起病往往為漸進性,在數日或數周內病情逐漸明顯,有時可突然起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尿次數增加,尿量增多,繼而煩渴多飲,有時煩渴出現在多尿之前,尿液甚清,不含糖及蛋白質,比重低,通常在1.001-1.005,逐漸消瘦。如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得不到飲水,或是在手術、麻醉、創傷后神志不清,或是下丘腦病變同時累及口渴中樞時,多尿得不到飲水補充,病人可迅速發展到嚴重脫水,出現高滲證群,主要為腦細胞脫水所致的神經系統癥狀。根據高滲程度的輕重,出現頭痛、肌痛、心率加速、性情改變、煩躁及神志模糊,可發展至譫妄、昏迷、體溫可降低或出現高熱,引起死亡。病人在用抗利尿激素治療過程中,如果用量過大,尿量減少時,仍不適當地大量飲水或是由于口渴中樞功能減退,皆可造成體內水分過多,出現低滲證群,主要表現亦為精神癥狀。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病因是由于創傷,腫瘤、感染、血管病變、血液病及網狀內皮系統疾病等使下丘腦-神經束受損所致。也有與遺傳因素有關?! ”静〉脑\斷主要依據臨床特點尿量多(可達8-10升/日或更多),尿比重低;用興奮抗利尿激素釋放的刺激(如禁飲,注射高滲鹽水等)不能使尿量顯著減少、尿比重顯著提高?! ‖F代醫學對本病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療法。1、激素替代療法 ?。?)加壓素水劑作用僅能維持3—6h,每日須多次注射,長期應用不便。主要用于腦損傷或手術室出現的尿崩癥,皮下注射,每次5—10U?! 。?)鞣酸加壓素注射液即長效尿崩停(5U/ml),肌肉注射,開始時每次0.2—0.3ml,以后根據尿調整劑量,作用一般可維持3—4d,具體劑量因人而異,用時應搖勻。慎防用量過大引起水中毒。 ?。?)去氨加壓素為人工合成的加壓素類似藥,鼻腔噴霧或滴入,每次5—10μg作用可維持8—20h,每日用藥2次。此藥抗利尿作用強,副作用少!為目前治療尿崩癥比較理想的藥物,該藥也有針劑可供皮下注射,近年來還有口服制劑,使用更為方便。 2、其他抗利尿藥物 ?。?)氫氯噻嗪每次15mg,每日2—3次,可使尿量減少約一半。其作用機制可能是由于尿中排鈉增加,體內缺鈉,腎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到達遠曲小管原尿減少,因而尿量減少,長期服用氫氯噻嗪可能引起缺鉀、高尿酸血癥等,應適當補充鉀鹽?! 。?)卡馬西平能刺激AVP分泌,使尿量減少,但作用不及氯磺丙脲。每次0.2g,每日2—3次?! 。?)氯磺丙脲可加強AVP作用,也可能刺激其分泌,服藥后可使尿量減少,尿滲透壓增高,每日劑量不超過0.2g,一次口服。本藥可引起嚴重低血糖,也可引起水中毒,應加注意?! ?、病因治療繼發性尿崩癥應盡量治療其原發病?! ☆A后:輕度腦損傷或感染引起的尿崩癥可完全恢復,特發性尿崩癥常屬永久性。
2024-11-24 14: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崩癥可能繼發于其他嚴重疾病,對尿崩癥病人應積極尋找病因。CT及磁共振檢查在病因診斷上極有價值,對于可能引起尿崩癥的藥物及電解質紊亂應加以重視,對可能患遺傳性尿崩癥的病人應積極采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段盡早明確診斷,及時采取治療手段。放射治療是治療鞍區生殖細胞瘤最有效的方法。CDI患者采用精氨酸加壓素(AVP)以及相應的腺垂體激素替代治療預后良好。 1.避免長期精神刺激。長期精神刺激(如恐嚇、憂傷、焦慮或清神緊張等)可引起大腦皮層功能紊亂,進而引起內分泌失調。使抗利尿激素分泌更加來足,尿量更多,使本病更加嚴重?! ?.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和含鹽過高的食品及煙酒。因為這些可使血漿滲透壓升高,從而興奮大腦口渴中樞;并且易助火生熱,化燥傷陰,加重本病煩渴等癥狀?! ?.忌飲茶葉與咖啡。茶葉和咖啡中含有茶堿和咖啡因,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腎及周圍血管,而起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病情加重。無特效治療。主要治療方法為保證液體入量和適當限制鈉鹽,以保證血容量和血鈉在正常范圍。水的入量須保持在6~10L/m2/d。并應注意足夠的營養和熱量。由于患兒每排出一個mOsm的溶質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減少電解質的入量則可相應地減少水的排出。年長兒應限制鈉鹽的入量在2~2.5mmol/(kg·d)。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比例應相應地提高,蛋白質的比例應減少。磷的入量亦應適當限制。在限制鈉鹽的同時,服用氯噻嗪類(cholorothiazide)利尿劑,可導致鈉的負平衡,使尿量減少和尿濃度上升。其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鈉減少后,近曲小管對鈉的回吸收增加,水分隨之回收。實驗證明,口服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60mg/(m2·d)〔或0.5~1.5mg/(kg·d)〕,同時減少鈉的入量至1mmol(1mEq)/(kg·d),可使尿量減少40~50%。利尿酸(ethacrynicacid)120mg/m2/d口服,亦可起到同樣作用。此類藥物可使鉀的排出增加,故需要注射或口服鉀的入量不少于2~3mmol(2~3mEq)/(kg·d)。近年來應用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如消炎痛亦可起到減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的作用。
2024-11-24 14: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無特效治療。主要治療方法為保證液體入量和適當限制鈉鹽,以保證血容量和血鈉在正常范圍。水的入量須保持在6~10L/m2/d。并應注意足夠的營養和熱量。由于患兒每排出一個mOsm的溶質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減少電解質的入量則可相應地減少水的排出。年長兒應限制鈉鹽的入量在2~2.5mmol/(kg·d)。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比例應相應地提高,蛋白質的比例應減少。磷的入量亦應適當限制。在限制鈉鹽的同時,服用氯噻嗪類(cholorothiazide)利尿劑,可導致鈉的負平衡,使尿量減少和尿濃度上升。其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鈉減少后,近曲小管對鈉的回吸收增加,水分隨之回收。實驗證明,口服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60mg/(m2·d)〔或0.5~1.5mg/(kg·d)〕,同時減少鈉的入量至1mmol(1mEq)/(kg·d),可使尿量減少40~50%。利尿酸(ethacrynicacid)120mg/m2/d口服,亦可起到同樣作用。此類藥物可使鉀的排出增加,故需要注射或口服鉀的入量不少于2~3mmol(2~3mEq)/(kg·d)。近年來應用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如消炎痛亦可起到減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的作用。
2024-11-24 14:1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崩癥有兩種。一種是產生調節尿量的抗利尿激素(加壓素又名后葉加壓素)的視索上核、室旁核和產生抗利尿激素的腦下垂體后葉發生了病變,使分泌出來的抗利尿激素不夠用。這是由腦炎、慢性特發性黃瘤病、腦腫瘤、外傷等所引起的。另一種尿崩癥是腎臟的腎小管有病變,對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正常情況是腎小管接受抗利尿激素的支配,從腎小球濾出的尿液中重新回收水分,但尿崩癥患者則不能,只能排出清稀的尿。西醫尿崩癥(diabetesinsipidus)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中樞性或垂體性尿崩癥),或腎臟對ADH反應缺陷(又稱腎性尿崩癥)而引起的癥候群,其特點是多尿、煩渴、低比重尿和低滲尿。ADH又稱血管加壓素(VP),主要在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合成,為分子量1084的9肽。ADH分泌后沿丘腦-神經垂體束下達其末梢,儲存于垂體后葉中。在生理刺激下垂體后葉以固定比例釋放抗利尿激素及其運載蛋白神經垂體素(neurophysinII)。ADH的分泌主要受血漿滲透壓的調節,此外還受到有效血容量、情緒、氣溫、藥物等因素的影響。ADH主要作用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通過激活膜上腺苷酸環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后者激活膜上結合的蛋白磷酸激酶,使上皮細胞管腔腔面膜蛋白磷酸化,增加了膜孔的數目,使水更易透過上皮而吸收,從而減少尿量。由上可知,如果①分泌ADH的神經元遭破壞;②輸送ADH的通道垂體柄受損;③儲存ADH的垂體后葉受破壞;④腎小管對ADH的反應缺陷,都可引起尿崩癥。在此著重論述垂體性尿崩癥。下丘腦垂體性尿崩癥的診斷標準:1.定性主要根據禁水和加壓素試驗的結果,具體操作及判斷標準見前述“五、實驗室檢查及其他特殊檢查”。2.定位確診本病后,須查明原因,可通過顱正側位片,查看蝶鞍及鞍上部位病變,必要時作CT或氣腦造影,部分患者需作眼底和視野測定,以明確有無占位或浸潤性病變。中醫中醫將尿崩癥歸于消渴癥中的上消和下消范疇。《素問·陰陽別論》說:“二陽結謂之消。”《素問·氣厥論》說:“肺消者,飲一溲二”。中醫認為五志過極,肝氣不舒,郁而化火;或濕熱內侵,熱熾于內,熱傷胃陰、腎陰而致消渴。《四圣心源·消渴》說:“消渴者,足厥陰之病也?!崩顤|垣認為:“消渴皆燥熱為病也?!痹诎l病機理上,中醫認為本癥患者素體陰虛,如再有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致使燥熱盛,陰津耗竭,易致本病發生。如熱傷胃陰,津液干枯,則煩渴多飲;熱傷腎陰,則津液外流,致使多溲?;剂四虮腊Y后,小便很多。迄今夜間不小便的孩子,都要夜尿了。孩子出生后,很快就出現癥狀。母親發現孩子哭鬧好象是因為肚子餓,但喂奶并不能滿足他。讓他喝熱水,才停止哭鬧。喝了大量的水,又排出很多尿。尿崩癥患兒經常發燒、嘔吐、便秘、一般長不了很大。務必減少鹽分的攝入,每天按每公斤體重將食鹽量限制在0.5~1克。對蛋白質也要限制,每日按每公斤體重給予1~2克。
2024-11-24 1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