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毛細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血管腫瘤,由毛細血管異常增生導致。常見癥狀為皮膚紅斑、腫塊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等。 1.癥狀表現:皮膚出現鮮紅色或紫紅色斑塊,可能隆起或平坦,大小不一。 2.發病原因:可能與遺傳、胚胎發育異常、激素水平等有關。 3.診斷方法:通過體格檢查、超聲、磁共振成像等明確診斷。 4.藥物治療:常用普萘洛爾、噻嗎洛爾、潑尼松等藥物。 5.激光治療:如脈沖染料激光,可破壞異常血管。 6.手術治療:適用于較大或影響功能的血管瘤。 小兒毛細血管瘤多數預后良好,家長發現孩子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1-24 16: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目前臨床上對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不同方法適應證不同,療效也不一,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病情進行選擇。一般來說,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手術治療:適用于局限的、面積不大的體表血管瘤,且術后不會影響美容者。臨床觀察發現,手術后,血管瘤的復發率約為5%,但草莓狀血管瘤術后復發率較低。對于那些有血管瘤綜合征者(即各種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全身有出血傾向者),更應積極準備亞急診手術。2.激光和冷凍治療:適用于面積不大、不會影響美容的部位。在激光束照射下,數秒鐘內組織變性、凝固壞死、炭化和氣化。激光照射后的組織反應與燒傷類似,最后會遺留皮膚的瘢痕等改變。由于激光嚴重干擾了血管瘤內的血流動力學,減緩了血管瘤的生長,因此有利于病灶的自然消退,但它難以根治血管瘤。冷凍療法,是將病損組織快速凍傷、壞死,因局部反應較大,已較少用。3.放射與放射性核素治療:X線照射不良反應較大,因此少用。目前,主要用于引起血小板減少及貧血的巨大血管瘤,放射性核素對草莓狀血管瘤療效特別好,治愈率可達95%,年齡越小,療效越好。但其遠期不良反應仍相當嚴重,包括骨骼、乳腺、生殖器、晶狀體、甲狀腺及皮膚等,會有較高的癌變性。4.激素治療:激素對生長期的草莓狀血管瘤效果較好,半歲以內的嬰兒特別適用,一歲以后效果較差。適用于顏面、耳、鼻等不適合手術切除的病灶,以及大面積迅速增大的血管瘤和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減少者。激素給藥可經口服或靜脈注射,也可局部注射,用藥后,多能明顯促使血管瘤退化。激素療法的療程一般為一個月左右,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激素的不良反應也是多方面的,停藥后多能恢復。5.觀察變化:如前所述,血管瘤尤其是草莓狀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因此,對生長緩慢、其他療法又會毀容的病灶,可密切觀察其變化,有必要時,再考慮治療。
2024-11-24 16: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孩耳朵后面長了個血管瘤,皮膚血管瘤;并非真正的腫瘤,是周圍血管發育異常形成,所以是一種良性腫瘤,一般建議生后6月再處置。目前一般是通過冷凍治療,硬化劑注射療法、同位素敷貼法,瘢痕較小,首選,但需要多次才能治愈;手術切除對血管瘤效果比較好,一次即可治愈,瘢痕較大,顏面部不建議手術治療的。除非以上物理治療失敗,再考慮手術治療。平時只要注意不碰破就可以,血管瘤一般是動脈血管,如發生破裂容易導致止血困難。失血性貧血、失血性休克。
2024-11-24 16: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毛細血管瘤是血管瘤的一種,較為常見,屬于血管畸形。由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網構成,包括草莓狀血管瘤及葡萄酒色斑。多見于嬰兒,大多數是女性。大多數為錯構瘤,但如果其增大速度比嬰兒發育更快,則可能為真性腫瘤。許多患兒的毛細血管瘤在1歲內可停止生長或消退。鮮紅斑痣:壓之退色的鮮紅斑片,不突出皮膚表現,一般在出生時即明顯可見,不會自然消退。病理檢查可見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內皮細胞無異常增殖。
2024-11-24 16:0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血管瘤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良性腫瘤,約3/4小兒血管瘤在出生時就已存在,其余的也在1歲內出現,女嬰較男嬰多見.血管瘤好發于顏面及四肢皮膚,影響美觀,還可因外傷,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細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長先快,后慢,甚至會自行消失.家長應該密切觀察嬰兒血管瘤的生長情況,做好家庭護理,掌握最佳時機進行治療.小兒常見的血管瘤有以下五種:◎橙色斑出生后即有,斑塊大小不等,呈橙紅或淡紅色,不高出皮膚表面,輕壓即退色,哭鬧時顏色加深.橙色斑多見于前額,上眼瞼及枕部,一般都在出生后數月內自行消退,不必處理.◎紅斑痣又稱葡萄酒色斑.出生后即有,為淡紅色或暗紅色斑塊,壓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膚表面,位于真皮層內,由毛細血管網組成.出生后,紅斑痣隨身體的增長按比例增長,但范圍不再擴大.紅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紅斑痣除影響美觀外,一般無其他危害,必要時可采用冷凍治療.◎毛細血管瘤多見于皮膚,以枕部,頭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長于口唇和舌部.毛細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據面部或肢體的大部,小的只有幾毫米,略高于皮膚.毛細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已存在,6個月內生長迅速,一二歲后逐漸停止生長.它影響美觀,破損后有大出血的危險,家長應密切留意.如果血管瘤較小,生長速度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長后自行消退.若血管瘤生長速度較快,又嚴重影響美觀,就應立即進行治療,可采用同位素敷貼等方法治療.◎海綿狀血管瘤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肝,腎等處都可發生.外觀呈紫紅色,周圍有迂曲,怒張的小靜脈,捫之柔軟,有彈性,擠壓時縮小,撤壓后即復原.這種血管瘤隨嬰兒年齡增長而增大,有時長得很大,很深,嚴重損害容貌和破壞正常組織.一旦確診,應立即進行治療,注射硬化劑或行手術切除.◎蔓狀血管瘤多見于四肢,表面及周圍有許多樹枝狀擴張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狀,局部皮膚呈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可摸到血管搏動或聽到血管雜音.對于這種血管瘤,應盡早手術,也可用彈力繃帶等包扎肢體,以緩解肢體出現的酸痛等癥狀.
2024-11-25 08:4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毛細血管瘤? 毛細血管瘤的特點是血管呈腫瘤樣生長。通常出現在新生兒,并在出生頭幾周內迅速生長。偶爾毛細血管瘤可合并其他病變,并成為消耗性凝血病的誘因。患者不宜吃辣椒、狗肉、花椒等刺激性的食物。要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雞肉、豬肉,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