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淚囊炎是淚囊部位的炎癥,多由細菌感染、鼻淚管阻塞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淚道沖洗、手術等。治療時要注意眼部衛生,避免病情加重。 1.病因: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鼻淚管阻塞,可能是先天發育異常或后天炎癥、外傷導致;全身性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等;鄰近組織炎癥蔓延,如結膜炎等;淚液分泌異常,淚液分泌過多或過少。 2.癥狀:眼睛流淚、膿性分泌物增多、內眥部紅腫、疼痛等。 3.檢查:淚道沖洗可明確阻塞部位和程度;眼部分泌物涂片和培養有助于明確致病菌。 4.治療:藥物治療,常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紅霉素眼膏等,需遵醫囑使用;淚道沖洗,可清除淚囊內的膿液和分泌物;手術治療,如淚囊鼻腔吻合術等。 5.預防:注意眼部衛生,避免用手揉眼;積極治療眼部和鼻部的炎癥;定期進行眼部檢查。 淚囊炎需要及時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影響視力。患者應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注意日常眼部護理。
2024-11-24 16: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如果寶寶自出生一直這樣,一般是淚囊炎,癥狀輕的只需滴眼藥水加按摩內眼角即可,癥狀重的就需要到醫院通淚道了。如果只是近期才有的狀況,你可試著下翻你小孩的下眼板,可見眼結膜充血發紅,可能是結膜炎可以到藥店買一支小孩專用的消炎眼藥水,按說明書用。要注意日常的護理,用干凈的棉紗布沾鹽水擦掉眼屎,再滴眼藥水。當然也不排除上火,經常給寶寶喂點白開水或者金銀花水,如果是母乳喂養,媽媽就得注意忌辛辣和油膩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因為眼睫毛倒長刺激眼淚流出的,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臉型的變長,鼻骨的發育,絕大多數的倒睫是可以恢復正位的。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最好到正規眼科檢查一下。祝寶寶健康嬰兒淚道阻塞或狹窄可試用手指有規定地壓迫淚囊區,自下瞼千分之下線內側與眼球之間向下壓迫,壓迫數次后點抗生素眼液,每日3-4次,堅持數周,能夠促使鼻淚管下端開放。大多數患兒可隨著鼻淚管開口發育開通而自愈,或經過壓迫痊愈。若保守治療無效,半歲以后可考慮淚道探通術。
2024-11-24 16: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新生兒淚囊炎是一種較常見的外眼疾病,由鼻淚管堵塞造成的,通常新生兒鼻淚管的出口處都有膜狀物封閉,大多數新生兒在產生淚水的同時膜狀物就會自動破裂(一般在出生后3-4周),淚道開始暢通,但有少數新生兒封閉的膜狀物較厚,或由于鼻淚管部先天性狹窄或鼻中隔畸形,造成淚道阻塞,淚水就會潴留在淚囊內,淚嚇內溫度最適宜細菌生長繁殖,一旦感染,淚水即變成了膿液。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應每天在孩子患眼的鼻梁側由上向下順序進行適度的淚囊區按摩,按摩時用拇指緊貼皮膚將力用于皮下的淚嚇區使之由上而下的滑動與按摩。這樣的按摩每天可進行2-4次,同時,應配合點用抗生素、眼藥水(如利福平等),每天3-4次,每次點1-2滴。滴藥水前應用棉簽將膿液擦試干凈。如按摩不見效,還可以到醫院讓眼科醫生為孩子反復進行淚管沖洗,如果仍未奏效,則應盡早行淚管探通術,否則有可能引起淚囊周圍組織發炎,或形成淚囊瘺,這是一種極不容易徹底治.)
2024-11-24 16: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媽先別著急通,做疏通很難受的,主要是寶小不配合,還容易傷到眼睛,其實怎么說呢,就是淚腺發育不良堵了,我們家寶也是這樣,從生下來眼淚眼屎都超多,早上起來眼睛都被眼屎糊住了,還老流眼淚,這大冷天的天天流,都擦不及,眼睛旁邊都是皴的,你可以試試幫他做按摩,洗干凈雙手,指甲一定不能長,用大拇指和食指一起按壓內眼角下邊一點,擠一擠,提一提,就像我們幫小寶捏鼻子要鼻梁高那種感覺,但不是捏鼻梁,堅持如果你找不到位置,可以先照鏡子看看自己的淚點在哪里,在自己眼睛上實驗幾次,不要讓寶難受,堅持每天一次,每次三十秒左右吧,一定會有效果,我家寶爸是醫生,他們醫院眼科在我們當地很有名,寶三個月我就帶寶去做個咨詢,醫生不給用眼藥水也不給做疏通,說寶小慢慢就好,等一歲了實在不好再來!我們天天按摩,現在的結果是,右眼四個多月就通了,左眼前幾天剛剛通,我們家1號的!你要對寶有信心!
2024-11-24 16:0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的寶寶這么小就有淚囊炎,可能是先天性的。(一)病因新生兒淚囊炎是由于鼻淚管下端的胚胎殘膜沒有退化,阻塞鼻淚管下端,淚液和細菌潴留在淚囊內,引起繼發性感染所致。約有2~4%足月產嬰兒,可能有此種殘膜阻塞,但絕大多數殘膜可望在生后4~6個周內自行萎縮而恢復通暢。因骨性鼻淚管發育不良、狹窄所致者較為少見。(二)臨床表現嬰兒出生后1~2周,發現淚囊部有腫塊,有彈性,沒有紅、腫、壓痛等急性炎癥表現,偶爾可引起急性淚囊炎的癥狀。(三)治療用手指對淚囊腫塊向下作按摩,如囊腫突然消失,表示殘膜已被擠破,即告痊愈。如經6個月以上的保守治療,包括多次按摩仍不見效者,可經沖洗及滴用抗生素后再用探針探通,多可獲得痊愈。如有淚囊周圍炎時,應先按照急性淚囊炎處理。嬰幼兒鼻淚管堵塞絕大多數是先天性的,少數是因為外傷或是眼球周圍組織感染所致。因眼睛附近腫瘤壓迫而導致的鼻淚管阻塞,在嬰幼兒期相當罕見。根據統計,約有2~4%的足月新生兒,出生兩周后會產生鼻淚管阻塞的現象。溢淚及眼屎過多是常見癥狀。鼻淚管的治療方式,最主要取決于孩子的年齡。約有90%在出生6周之內會自然緩解或痊愈。所以若是在出生至6個月這段期間發現有鼻淚管阻塞,可采取保守的治療方式,由按摩鼻梁近兩側內眼角的方式幫助疏通。6個月至1歲半這段時期,假如鼻淚管阻塞現象仍然存在,則自行改善的機會就狠小了,可使用淚管探測術,約有九成病童一次手術就能治愈。若阻塞情況再度發聲,可再加上淚液排泄系統內留置軟性通條,以確保通道順暢,手術并不困難,但由于小孩無法合作,常常必須全身麻醉進行手術。為避免影響嬰幼兒眼眶骨的發育,最后等3歲以后眼眶發育定型了再進行手術。附:按摩方法先洗凈雙手,將食指放在眼內角的位置,以均勻的力量向下按壓,用食指指腹從眼眥內側至鼻梁而后鼻翼,順著鼻淚管方向上下按摩,重復10~20回,每天按摩4次。利用按摩產生的內壓,將鼻淚管末端的薄膜拆開,原理就象擠牙膏一樣。
2024-11-25 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