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判斷是否患有多動癥,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學習困難、社交問題、情緒不穩定等。 1.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長時間專注于一項任務,容易分心,做事拖拉。 2.多動沖動:過度活動,坐立不安,難以安靜等待,經常搶答或打斷別人。 3.學習困難:成績不佳,理解和記憶能力較差,作業完成困難。 4.社交問題:難以與同伴建立良好關系,不懂得分享和合作。 5.情緒不穩定:情緒波動大,容易發脾氣,焦慮或抑郁。 多動癥的診斷需要專業醫生綜合評估,如果孩子出現上述多種癥狀,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兒童保健科就診,以便盡早明確診斷和治療。
2024-11-24 13: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童多動癥的診斷標準:(1)起病于學齡前期,病程至少持續6個月.(2)癥狀標準:至少需具備下列行為中的四條,其癥狀嚴重性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習和適應環境的能力.①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常常動個不停;②容易興奮和沖動;③常常干擾其他兒童的活動;④做事粗心大意,常常有始無終;⑤很難集中思想聽課,做作業或其他需要持久注意的事情;⑥要求必需得到立即滿足,否則就產生情緒反應;⑦經常話多,好插話或喧鬧;⑧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⑨學習困難.成績差,但不是由于智能障礙所引起;⑩動作笨拙,精巧和協調動作較差.(3)排除標準:不是由于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期精神病,焦慮狀態,品行障礙或神經系統疾病所引起.多動癥的病因: 1,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2,腦組織器質性損害.3,遺傳因素.4,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量,環境壓力遠遠超過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導致孩子心理發育滯后,自控能力降低.另外,過量攝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鉛量過度的食物,雖不一定達到鉛中毒,但可能會導致多動癥.1.藥物治療: 多數ADHD兒童在服藥物后多動行為或認知功能都有改善,但藥量難掌控及藥物副作用可導致因營養不良影響骨骼生長和成長發育,以及停藥可能引起行為反彈現象(出現未用藥前更加嚴重的行為癥狀)等問題,要求在用藥過程中,藥物劑量的控制和藥物療效的評價一定要做得專業精確可靠.2.物理治療: 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通過微電流刺激大腦,能夠直接調節大腦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多動癥和抽動癥癥狀的神經遞質和激素,如內啡肽,已酰膽堿,這些激素參與調節人體多項生理和心理活動,能夠全面改善多動和抽動癥患兒情緒不穩,易激惹,活動過度等表現.3.心理治療: 主要針對ADHD兒童的情緒,親子關系,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展開,這些方面對于ADHD兒童適應社會,發展自我是非常有益的,但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本身的癥狀效果不明顯,可作為ADHD的一個常規的輔助治療出現.4.行為治療: 對改善兒童行為有明顯作用.主要體現在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學校及家庭行為控制等方面.行為治療是ADHD的必要治療措施.如果單純的藥物治療很可能隨著停藥效果就消失了,但如果同步配合行為學治療就會在停藥后保持某些有效的行為特點.5.神經生理訓練: 對改善ADHD兒童的神經反應能力有效.ADHD歸根到底是一種神經病學疾病,因此有著明確的神經反應缺陷.神經生理訓練可以有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切實改善這種神經反應缺陷.具體效果的可反應在兒童對目標刺激反應的正確率越來越高,疏漏越來越少,反應在正確的前提下越來越快.因此,神經生理訓練對改善ADHD兒童學業反應的高錯誤是很有幫助的.家長要照顧好孩子,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言行,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要多給他們補充維生素,如發現孩子有什么異常要及時治療.
2024-11-24 13: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孩子的情況應該還不能診斷為多動癥 九種表現可判斷兒童多動癥 1.需要安靜的場合,他卻難以安靜,常動個不停. 2.容易興奮和沖動. 3.注意力難以集中,極易轉移. 4.做事常有始無終. 5.話多,好插話或喧鬧,常干擾其他兒童的活動. 6.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或紀律. 7.情緒不穩,提出的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會產生情緒反應. 8.學習成績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礙引起的. 9.動作較笨拙,精細運動技能差.多動癥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本癥有兩大主要癥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沖動和學習困難.通常起病于6歲以前,學齡期癥狀明顯,隨年齡增大逐漸好轉.部分病例可延續到成年.表現為: (1)注意障礙(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癥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注意對象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著老師,但腦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注意障礙是本癥必須具備的癥狀. (2)活動過度:活動過度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過分地不安靜,來回奔跑或小動作不斷,在教室里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喜觀玩危險的游戲,常常丟失東西.多動有兩種類型:一是持續性多動.患兒的多動性行為見于學校,家中等任何場合,常較嚴重.二是境遇性多動.多動行為僅在某種場合(多數在學校),而在另外場合(家中)不出現,各種功能受損較輕. (3)沖動性:情緒不穩,易激惹沖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考慮后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后不會吸取教訓. (4)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癥患兒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決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動癥的輕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嚴重多動癥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出現學習困難.智力水平較高,多動癥狀較輕的,可在初中階段才出現學習困難. (5)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征,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2024-11-24 13: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愛玩好動是每個幼兒的天性,特別是聰明的孩子一般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凡事都喜歡問一問、看一看、摸一摸,作為媽媽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行為不是故意的,而是年齡特點的一種表現,切不可過度急躁;其次,要因勢利導,與幼兒園積極配合,采取多種途徑對孩子加強培養,下面就向您介紹一些方法,您不妨試一試。正面引導:當孩子能堅持做完一件事情,或有一點進步時,家長要及時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逐步養成自我控制能力,切不可動不動就拿孩子坐不住說事,反復批評,或以讓孩子“獨坐”作為一種懲罰,讓孩子有逆反心理。培養習慣:一些孩子坐不住往往和一些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有關,學齡前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家長要為孩子立規矩,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怎樣做是對的。專心做事:當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時,家長切不可隨意地打斷孩子,要盡可能減少周圍的環境對孩子的刺激,要讓孩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從小學會善始善終。投其所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觀察孩子有哪些興趣,進行什么活動時他能夠很專注,從而有目的地讓孩子進行一些興趣活動,當他能堅持長時間全神貫注地完成他的作品時,他的注意力也得到了鍛煉。適當運動:好動坐不住的孩子一般大腦的興奮程度較高,精力過剩,因此家長可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體育項目,每天都有一定的時間讓孩子運動,這樣可以使孩子的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交替運行,讓多余精力在運動中得以釋放。
2024-11-24 13:3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童多動癥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響學習。多動癥的發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多動癥的表現其核心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現有以下四個方面。活動過多這類孩子不論在何種場合,都處于不停活動的狀態中,如上課不斷做小動作,敲桌子,搖椅子,啼鉛筆,切橡皮,撕紙頭,拉同學的頭發、衣服等。平時走路急促,愛奔跑,輪流活動時迫不及待,經常無目的地亂闖、亂跑,手腳不停而又不聽勸阻。由于自控力差,這類孩子常說一些使人惱怒的話,好插嘴和干擾大人的活動,常引起大人的厭煩。這類孩子膽大不避危險,不計后果,尤其在情緒激動時,可出現不良行為,如說慌、偷竊、斗毆、逃學、玩火等。敢翻墻爬高,喜爭吵打罵,常稱王稱霸。注意力不易集中這類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不符合實際年齡特點,如上課時,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靜,實則“走神”、“溜號”,聽而不聞。做作業時,邊做邊玩,隨便涂改,馬馬虎虎,潦潦草草,錯誤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無終,虎頭蛇尾。沖動任性這類孩子由于自控力差,沖動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當玩得高興時,又咕又叫,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當不順心時,容易激怒,好發脾氣。這種喜怒無常,沖動任性,常使同學和伙伴害怕他,討厭他,對他敬而遠之。因為患兒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發生自傷與傷人的行為。學習困難這類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注意聽講,對教師布置的作業未聽清楚,以致做作業時,常常發生遺漏、倒置和理解錯誤等情況。部分孩子讀書時可把“6”讀成“9”,或把“d”讀成“b”,甚至左右不分。寫字時,不是多一橫,就是少一豎,或偏旁反寫。畫圖時,不是比例大小失調,就是位置安排不當,這些也是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這類孩子考試成績波動較大,到3-4年級時,留級的可能相對較多。但因智能正常,如課后能抓緊復習、輔導,尚可趕上學習進度。多動癥的原因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有人認為,多動癥的發生,可能是由于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住處不能及時傳遞而造成的一種病態。腦內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濃度降低,可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而治療多動癥的藥物,其化學結構與去甲腎上腺素相似,服藥后,可通過各種途徑,增加去甲腎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兒動作減少,因此,多動癥患兒必須服藥治療。腦組織器質性損害大約85%的患兒是由于額葉或尾狀核功能障礙所致,包括:(1)母親孕期疾病:高血壓、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2)分娩過程異常:早產、鉗產、剖腹產、窒息、顱內出血等。(3)生后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及外傷的患兒,發生多動癥的機會較多。遺傳因素大約40%的多動癥患兒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親屬,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單卵孿生兒中多動癥的發病率較雙卵孿生兒明顯增高,多動癥同胞比半同胞(同母異父、異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幾點均提示遺傳因素與多動癥關系密切。其他因素近年,許多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量,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當前造成兒童多動癥(注意力渙散、多動)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攝入含鉛量過度的飲食(不一定達到鉛中毒)也會導致多動。此外,國內資料表明,在多動癥患兒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長中所謂的“嚴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過分溺愛者占7.05%。國外亦有學者認為,暴力式的管教,會使患兒癥狀發展,并增加新的癥狀,如口吃、擠眉、眨眼。而對患兒漠不關心、放任自流和過于溺愛等,常可能促使癥狀出現,或使已有的癥狀加重。怎樣確定孩子是否患多動癥根據國際診斷標準,這類兒童必須有注意渙散、沖動任性和活動過多三個特征。注意渙散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3項:1.做事情往往有始無終。2.上課常常不聽講。3.注間容易隨境轉移。4.很難集中思想做功課和從事其他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的事情。5.很難堅持做某一種游戲或玩耍。沖動任性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2.過于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3.不能有條不紊地做事情。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聲叫喊。6.在游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輪換。活動過多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2項:1.坐立不安。2.經常奔跑。3.難于呆在教室座位上。4.躺在床上還常常扭動翻身。5.終日忙忙碌碌,沒完沒了。6.7歲以前開始出現多動現象。7.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在應用上述診斷標準時,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在允許活動的場合,如下課時、放學后,不管孩子的活動多么厲害,也無診斷意義。只有在不該活動的場合,如上課時、做作業時,而他仍約束不住,始終動個不停,才有診斷意義。第二,如只有活動過度,而無注意力渙散,不能診斷為多動癥。相反,若注意力渙散明顯,而無活動過度,才應考慮有多動癥的可能,因為有的兒童屬所謂“不伴多動的多動癥”。在美國,從1979年起,根據多動癥最為常見和突出的癥狀是注意力集中困難,已把“多動癥”改稱為“注意缺陷癥”并分為“注意缺陷伴多動”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動”兩種,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動的多動癥”。多動癥患兒與頑皮兒童間的區別注意力方面的區別患多動癥兒童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書”、“動畫片”時,也不能專心致志;但頑皮兒童卻不同,在看“小人書”、“動畫片”時,能全神貫注,還討厭其他孩子的干擾。行動目的性方面的區別頑皮兒童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計劃及安排。而多動癥患兒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沖動,且雜亂,有始無終。自控能力方面的區別頑皮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亂鬧;多動癥患兒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為“不識相”。此外,近年來隨著多動癥知識的普及,一些幼兒園老師,已能發現某些多動癥兒童(7歲以下)的早期癥狀。如不守紀律、不睡午覺等,催促家長及早診治,頑皮兒童雖活動亦多,但約束自己方面較多動癥患兒好得多。怎樣治療兒童多動癥以往認為,多動癥是一種兒童自限性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自然消失。現經學者們長期追蹤觀察發現:(1)僅部分多動癥患兒可自愈多數患兒的癥狀可延續至成年。(2)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預后上,可有顯著的差異。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動癥應及早治療,綜合治療。家長和老師應統一以下幾點認識:第一,兒童多動癥是病態,不應歧視,不應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傷。第二,對兒童多動癥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不能代替教育,藥物可為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并應正確理解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療效,必須四方面(患兒、家長、教師、醫師)的互相配合。藥物治療目前大多數專家認為,利他林治療兒童多動癥非常有效,可使注意力集中,養活活動過多的癥狀,從而達到改善行為的目的。患兒隨著行為的改善,學習成績也會有所提高,隨著情緒的穩定,與同學之間的沖突也會減少。因此,該藥也間接地促進了兒童的心理發育。不過,利他林唯一的缺點是,它無法根除這種疾病,只能長期服用。利他林每片10mg,每晨1片,餐后服用,如服用一段時間后,效果不顯,可酌情增量,藥物有效劑量,因人而異家長應經常與老師聯系,密切觀察反應,摸索其有效量,如出現食欲減退、頭昏、失眠等情況,家長不必驚慌,可稍減量,2-3周后,患兒即可適應,反應消失。為避免產生耐藥性,在周日、假日及不學習時,可以不服藥,寒暑假也可停藥,但如假日須要學習及做作業,可在學習前半小時服用利他林。利他林一次服藥作用時間只能維持4-6小時,因此,必須堅持長期服藥才有效果,隨意停藥,癥狀又復出現。根據個人不同情況,可服用1-5年,但隨年齡增長,情況好轉,藥量可逐漸減少,直至停藥。教育方法服藥同時家長要重視教育工作,要學習了解有關兒童多動癥的知識。不要責備、怪罪、歧視、打罵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緊輔導。教育多動癥的患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求必須切合實際。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癥的特點,對于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肽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提要求不應過于苛求。2.把過多的精力引導起來。對于這類活動力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使他們的過多的精力能發揮出來。家長和老師要組織他們多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如有條件,應安排他們做一些室外內活動,使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但是,在安排他們進行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危險。3.加強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對于這類兒童應逐步培養其靜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可以從看圖書、聽故事做起,逐漸延長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可把他們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課時能隨時得到老師的監督和指導。如果兒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進步,應及時表揚、鼓勵,以利于強化。4.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對這類兒童應從小培養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要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應遷就兒童的興趣而讓他們看電影、電視至深夜,以致影響睡眠。5.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這類兒童,應耐心地反復地進行教育和幫助,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們所存在的緊張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控能力。父母應和醫生經常保持聯系,幫助醫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況,征求醫生關于治療上的指導性意見,有條件時,應爭取醫生、家長、教師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如果藥物治療和教育措施配合得當,在部分患兒可在短期內變得安靜,注意力集中,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行為治療行為療法是利用學習原理來糾正孩子的不適宜行為的一種方法。當他們在學習中出現適宜行為時,就及時給予獎勵,以鼓勵他們繼續改進。并求鞏固;而當有些不適宜行為出現時,就要加以漠視或暫時剝奪他們的一些權利,這樣就會促使這些行為逐漸消失。如教師把患兒在上課時間內屁股扭動的次數記下來,倘使減少了,就加以表揚,并且每天給家長帶一份報告去,扭動次數減少了,家長就根據報告給予獎勵。而獎勵的辦法可根據各家的具體條件確定,如準許其晚上看電視,或假日去動物園,或獎勵給玩具等。飲食療法近年來,研究表明,大量進食含有酷氨酸、水楊酸鹽的食物以及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鉛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發生多動癥遺傳素質的兒童發生多動癥,或者使多動癥狀加重。相反,多動癥的患兒只要限止這類食物,癥狀可明顯減輕,因此,多動癥患兒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1.應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桔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大紅是、柑欖等食物。2.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因為鋅是人體內的微量無素,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密切有關。鋅缺管常使兒童食欲不振,發育遲緩,智力減退。研究發現,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大多數頭發中鋅含量較高。所以,常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幫助。3.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癥狀。因此多動癥孩子,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禽血、瘦血等。4.應少食含鉛食物。因為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所以多動癥患兒應少食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5.應少食含鋁食物。因為鋁是一種威脅人體健康的金屬。食鋁過多可致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動癥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制作油條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育不利。
2024-11-24 1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