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肺炎疫苗有接種的必要,這取決于個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生活環境、職業風險以及當地疾病流行情況等。 1.年齡:兒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統相對較弱,接種肺炎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2.健康狀況: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更易感染肺炎,接種疫苗能提供保護。 3.生活環境:居住在人員密集、衛生條件較差區域的人,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增加,接種疫苗可預防感染。 4.職業風險:從事醫療、保育等職業,經常接觸病患或兒童,易暴露于病原體,接種有益。 5.當地疾病流行情況:如果所在地區肺炎流行較為頻繁,接種疫苗能增強自身抵抗力。 總之,肺炎疫苗對于多數人來說是有益的,但具體是否接種還需綜合考慮自身情況,并咨詢醫生的建議。
2024-11-24 14: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個是2類疫苗,是寶媽可以選擇自愿的打的。雖然肺炎疫苗不是寶寶必須打的一類疫苗,但是通過疫苗注射后,可以減少寶寶呼吸道感染的次數,提高寶寶的免疫功能。如果經濟允許,我建議打比較好。因為得病的輕重不是自己所控制的,雖然說也是主動免疫的一種方式,但是因為您無法控制進入體內的抗原的毒株的量多少和強弱,所以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我們使用了疫苗來讓孩子通過自動免疫產生抗體,就讓孩子少得病,風險就會減少。
2024-11-24 14: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肺炎疫苗的接種必要性還是比較低的,主要是針對抵抗力較低的孩子和周圍肺炎比較多的孩子接種的,一般的話不必接種。孩子的這種情況可以針對具體的環境和身體狀態來選擇,根據您的描述看來沒有太大的必要,保證寶寶的睡眠和飲食質量就可以了,適當加強運動能增強抵抗力。祝寶寶健康成長
2024-11-24 14: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肺炎疫苗:該疫苗由肺炎球菌制成,接種后機體會產生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不易患肺炎球菌性肺炎。但引起肺炎的細菌、病毒有很多種,注射一種病菌的疫苗往往效果甚微。因此,健康的寶寶不一定接種;但年齡在2歲以上、體質比較差、到了季節更替時節經常發燒咳嗽的寶寶則應該接種。
2024-11-24 14: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疫苗接種時間一類疫苗出生時: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礎)一個月:乙肝疫苗(基礎)兩個月:脊灰疫苗(基礎)三個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礎)四個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礎)五個月:百白破疫苗(基礎)六個月:乙肝疫苗、A群流腦苗(基礎)八個月:麻疹疫苗、乙腦疫苗(基礎)九個月:A群流腦苗(基礎)1.5-2歲: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加強)3歲:A群流腦苗(加強)4歲:脊灰疫苗(加強)6歲:百白破疫苗(加強)、乙腦疫苗、A群流腦苗(加強)二類疫苗(1)A+C群流腦疫苗:3周歲注射1針次,6、9周歲各加強一針。(2)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程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3)麻腮風疫苗:1.5-2周歲注射一針,基礎免疫后4年加強1針。(4)甲肝減毒活疫苗或甲肝滅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4年后加強1針。滅活疫苗1-16歲接種2針,間隔6個月,16歲以上接種1針。(5)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次。(6)B型流感嗜血桿菌苗:2、4、6月齡各注射一次,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何時不宜接種卡介苗?1.發高燒。2.患有嚴重急性癥狀及免疫功能不全者。3.出生時伴有其它嚴重之先天性疾病。4.新生兒體重低于2500公克。5.可疑之結核病患,勿直接接種卡介苗,應先做結核菌素測驗。6.嚴重濕疹。接種卡介苗后的反應1.接種后7~14天在接種部位有紅色小節,微有痛癢。2.接種后4~6周可變成膿泡或潰瘍。3.接種后經2~3月潰瘍自然愈合,有時同側腋窩的淋巴腺會腫大。寶寶接種疫苗后如何護理?疫苗對人體來說是一種異物,因此接種后會刺激身體內產生一系列的反應,有些是正常的,很快可以消失,還有一些需要您的細心照顧。 疼痛和局部的紅腫。可能會持續1到2天時間。家長應對:無需處理,觀察小兒一般狀況。輕微到中度的發熱。一般1-2天,部分可伴有頭痛、頭暈、寒戰、惡心、乏力等。家長應對: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但超過38℃需用藥物退熱,同時注意多飲白開水,注意保暖。輕度皮疹。多在接種后數小時或數日內出現,一般出現在身體局部。家長應對:一般不超過2天可自行緩解,通常不需特殊處理,必要時可對癥治療。6)接種疫苗有哪些禁忌癥:不同種類疫苗的禁忌不一樣,接種時應嚴格按疫苗使用說明規定進行接種。同時,兒童家長在每次接種前應如實反映兒童的健康狀況,以減少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以下為疫苗接種的一般禁忌癥:(1)正患發熱、腹瀉等急性疾病的兒童,應暫緩接種疫苗;慢性疾。 不同種類疫苗的禁忌不一樣,接種時應嚴格按疫苗使用說明規定進行接種。同時,兒童家長在每次接種前應如實反映兒童的健康狀況,以減少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接種疫苗的禁忌(1)卡介苗禁忌:早產的寶寶、低出生體重的寶寶(出生體重小于2500克)、難產的寶寶應該慎種。正在發熱、腹瀉、嚴重皮膚病的寶寶應緩種。結核病,急性傳染病,心、腎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寶寶禁種。(2)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有腹瀉的寶寶,或一天腹瀉超過4次者,發熱、急性病的寶寶,應該暫緩接種。有免疫缺陷癥的寶寶,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如激素)的寶寶禁用。對牛奶過敏的寶寶可服液體疫苗。(3)百白破疫苗禁忌: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有抽風史的寶寶,嚴重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4)麻疹疫苗禁忌:患過麻疹的寶寶不必接種。正在發熱或有活動性結核的寶寶,有過敏史(特別是對雞蛋過敏)的寶寶禁用。注射丙種球蛋白的寶寶,間隔一個月后才可接種。(5)乙型腦炎疫苗禁忌: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有腦或神經系統疾患,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種。(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禁忌:腦及神經系統疾患(癲癇、癔癥、腦炎后遺癥、抽搐等),過敏體質,嚴重心、腎疾病,活動性結核病的寶寶禁用。發熱、急性疾病的寶寶可緩種。(7)乙肝疫苗禁忌:肝炎,發熱,急性感染,慢性嚴重疾病,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8)甲肝疫苗禁忌: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寶寶,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有些家長明知寶寶有接種禁忌證,但仍心存僥幸,接種前不向醫務人員說明情況,這樣接種疫苗是十分危險的。比如之前康Q網里的一個用戶就因為在寶寶發熱的時候,給寶寶接種了乙型肝炎疫苗,最后導致寶寶出現了嚴重的器官畸形,所以希望家長們在寶寶疫苗接種的問題上要慎之又慎,萬一出了問題對的寶寶可就是百分之百的損失,到時候就追悔莫及了。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通常接種疫苗后,寶寶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腹瀉、皮疹、發燒等。對輕微腹瀉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只要注意給寶寶多補充水分,及時更換尿布,保證充足的休息,兩三天就能復原。如果寶寶腹瀉嚴重,并持續3天以上都不見好轉,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有的寶寶在接種滅活疫苗后6~24小時會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其中大多數在37.5℃以下,僅有少數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可引起38.5℃左右的發熱,一般持續1~2天,很少有3天以上者。接種減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麻風腮疫苗、水痘疫苗等接種后的發熱反應是由疫苗病毒輕度感染所引起的,出現發熱反應較晚,一般在5~7天開始有短暫的發熱。這種發熱消失也快,1~2天可退燒。疫苗不同,接種疫苗后的發熱反應發生率也不同,輕微發熱一般不需處理,只要加強觀察,適當休息,多喝開水,注意保暖,防止繼發感染。體溫較高者,應該去醫院作對癥處理,必要時要補液。在接種疫苗后無其他原因而出現的皮疹當中,以蕁麻疹最為多見,一般在接種疫苗后數小時以至數日發生。特殊皮疹,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風疹疫苗于接種后5~7天出現稀疏皮疹,一般7~10天消退。麻疹疫苗引起的皮疹非常輕微。水痘疫苗接種后12~21天中常見有丘疹、水泡或皰疹出現,一般不多,約在10顆以下,不會結痂。經治療均可痊愈,預后良好。
2024-11-24 1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