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晚上出汗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如環境過熱、衣物過多、睡前活動量大等,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如缺鈣、結核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等。 1.生理性因素:環境溫度過高或給寶寶穿蓋過多,會導致寶寶出汗。睡前寶寶活動量大,新陳代謝旺盛,也容易出汗。 2.缺鈣:寶寶生長發育迅速,鈣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容易導致神經興奮性增高,引起出汗。 3.結核病:結核菌感染可導致寶寶出現盜汗,還可能伴有低熱、咳嗽等癥狀。 4.甲狀腺功能亢進:寶寶甲狀腺功能亢進時,代謝加快,產熱增多,會有多汗表現。 5.低血糖:寶寶晚餐進食過少或消耗過多,可能出現低血糖,引起出汗。 總之,如果寶寶晚上出汗情況頻繁且嚴重,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平時要注意給寶寶提供適宜的環境和飲食,保證其健康成長。
2024-11-24 16: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出汗是一種生理現象,是機體通過排出汗液來散發熱量,從而維持正常體溫的過程。出汗過多稱為多汗,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絕大多數嬰幼兒為生理性多汗。這是因為嬰幼兒皮膚含水分量大,微血管豐富,因此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也相對的較多,加上嬰幼兒活潑好動,出汗自然多于成人。此外穿衣過多、蓋被過厚、室溫過高低溫因素也造成幼兒多汗,通常小兒剛入睡時出汗多是由于積存體內多余的能量需要釋放造成的,也是生理性多汗。不必擔心!寶寶睡眠出汗或稍一活動就出汗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小兒新陳代謝旺盛,且活潑好動因此出汗比成人多。人體中微量元素都能通過汗液排泄,鋅是其中之一。因此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量出汗會使鋅丟失過多,所以多汗寶寶應適當補鋅。
2024-11-24 16: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親,你要先看看家里的室溫是不是太高了啊?正常對于寶寶而言,當然最適合的室溫也在22度左右,如果太熱的話,還是建議親最好采用一些合適的降溫方式!當然,親,如果家里的室溫和適宜,寶寶也仍然睡覺的時候出汗,也可能是穿的過多或不太透氣,或是寶寶有些缺鈣的跡象!親要適當補充哦!還有,親一定要勤給寶寶擦拭汗哦!避免寶寶因過于潮而起痱子或濕疹哦!也要勤給寶寶更換枕頭哦!親,如果寶寶總出汗的話,還是人工喂養的話,就要注意補水了!!!!!可以給寶寶每天隔一段時間喝點溫水,用小勺喂即可!祝寶寶健康快樂哦!
2024-11-24 16: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你好;考慮缺鈣所致,由于小兒生長迅速,并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后可見枕禿圈.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④1歲以后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后仍不閉合.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2024-11-24 16:0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小兒夜汗是指孩子在正常的溫度下,甚至是冬天睡覺時額頭,鼻子尖滲出大粒的汗珠,胸背部也是汗淋淋的,甚至大汗淋漓,但平時精神很好,能吃能喝,能玩能動,并沒有什么異常表現.能引起小兒夜汗的原因有下面幾種情況. 1,生理性夜汗.汗液是由分布在皮膚的汗腺產生并排泄的,受交感神經控制,出汗的多少與汗腺的發育情況和交感神經敏感性有關.嬰幼兒的汗腺和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同時,新陳代謝旺盛,皮膚微血管分布多,含水量大,這些生理特點是嬰幼兒夜間出汗的主要原因.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白天運動量大,產生的熱量多,機體沒有能力將多余的熱量通過出汗散發出去,熱量積聚在小孩體內,小孩夜間入睡后,產生的熱量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身體便通過出汗散發多余熱量,以維持機體正常體溫.而在天氣悶熱的夏季,室內通風不好,小孩更容易出汗,一般都發生在上半夜剛入睡時,睡熟后汗液逐漸減少至沒有.這種出汗在稱之為“生理性出汗”,這對這種生理性出汗,大人不必過于擔心,這只是小孩生長過程中的一種生理現象,隨著小孩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 2,病理性出汗.小部分孩子夜間出汗是由于疾病所致,這里就要跟“生理性出汗”區分開了.病理性出汗比較常見的是佝僂病.患這種病的孩子,由于營養不足,缺少陽光照射等原因,體內缺乏維生素D,血鈣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促使汗腺分泌增多,孩子在睡覺或吃奶時多汗,此外,還伴有睡覺時不安,煩燥,驚跳及不同程度的骨髓改變等. 急性或慢性感染也可引發小孩夜汗.下半夜出汗又稱盜汗,是身體能量因感染消耗過大,天亮前血糖深度降低引起的虛汗,如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的盜汗.這種小孩常有與肺結核病人如家人或鄰居等密切接觸史.除盜汗癥狀外,還有發熱,消瘦,咳嗽等癥狀,化驗血液,血沉值增大. 對于懷疑為病理性出汗的孩子,應注意觀察伴隨癥狀,及時到醫院檢查,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佝僂病患兒,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感染性疾病應抗感染治療,疾病治愈后,夜汗癥也消失了.
2024-11-24 1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