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使用學步車對幼兒發育存在多方面影響,如影響平衡能力、骨骼發育、腿部肌肉力量、走路姿勢、獨立探索能力等。 1. 平衡能力:學步車限制了幼兒自主調整平衡的機會,可能導致平衡感較差。 2. 骨骼發育:幼兒骨骼較軟,學步車的不當使用可能影響骨骼正常形態和發育。 3. 腿部肌肉力量:依賴學步車行走,不利于腿部肌肉力量的自然鍛煉和增強。 4. 走路姿勢:容易養成踮腳、外八字等不正確的走路姿勢。 5. 獨立探索能力:減少了幼兒自主探索和嘗試的欲望,影響其獨立性發展。 總之,學步車的使用存在諸多潛在不利影響,家長應謹慎選擇,多鼓勵幼兒通過自然的方式學習行走和探索世界。
2024-11-24 13: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無論孩子多大,都不要用學步車!孩子在十一個月左右才會自己扶著站起來,并慢慢學步,原因是孩子在這個時候腿骨的強度才足夠以支撐體重-人的基因控制著人的生長發育,只有在十一個月左右才開始學步是有其道理的。如果在孩子還未有足夠的承重能力時,勉強孩子去學步,那就是拔苗助長了。過早坐學步車容易讓孩子的腿變成“O”型,也就是俗話說的“羅圈腿”。因為在孩子的腿骨強度還不足以支撐體重時,讓孩子過早坐學步車,第一是會令腿骨在體重的作用下出現變形,而第二是學步車的“座”又會讓孩子的兩腿叉開,這兩種情形合起來就會令孩子真的容易出現“羅圈腿”了,我在臨床中已經見了不少這樣所致的“羅圈腿”。也勿過早讓孩子學步。道理同上面所述的第一種情況。只有當孩子的腿力量足夠時,孩子才會自己站起來。在人的發育過程中,必須經歷爬行階段,因為從受精卵到直立行走這個發育階段,是從單細胞動物發展到人這段發展史的濃縮。如果嬰兒缺少了爬行階段,相當于其發育過程中出現了跨越式發育,會對孩子日后的成長過程有非常重大的影響,至少會導致孩子出現感覺統合失調。原因是人為地過早剝奪了孩子的爬行,四肢及各種感官協調得不到足夠的訓練,大腦中本應由此協調運動而產生的神經聯系就會缺失,到孩子長大后,就容易出現學習困難、多動癥、壞脾氣等種種不良情況。因此,請勿“拔苗助長”。醫生詢問:
2024-11-24 13: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孩子在十一個月左右才會自己扶著站起來,并慢慢學行,原因是孩子在這個時候腿骨的強度才足夠以支撐體重-人的基因控制著人的生長發育,只有在十一個月左右才開始學行是有其道理的。如果在孩子還未有足夠的承重能力時,勉強孩子去學行,那就是拔苗助長了。過早坐學行車容易讓孩子的腿變成“O”型,也就是俗話說的“羅圈腿”。因為在孩子的腿骨強度還不足以支撐體重時,讓孩子過早坐學行車,第一是會令腿骨在體重的作用下出現變形,而第二是學行車的“座”又會讓孩子的兩腿叉開,這兩種情形合起來就會令孩子真的容易出現“羅圈腿”了。過早坐學行車還容易導致孩子感覺統合失調。原因是人為地過早剝奪了孩子的爬行,四肢及各種感官協調得不到足夠的訓練,大腦中本應由此協調運動而產生的神經聯系就會缺失,到孩子長大后,就容易出現學習困難、多動癥、壞脾氣等種種不良情況。因此,請勿“拔苗助長”,不要再給孩子坐學步車啦。
2024-11-24 13: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依照你所描述的情況,寶寶過早學步車是不好的。寶寶學步車的坐墊較高,小寶寶坐在上面只能用腳尖觸地滑行,所以前行時,基本是用腳尖用力,這就容易使足關節變形,形成趾外翻,甚至扁平足。另外,由于嬰兒骨骼中含鈣少,骨骼較軟,過早過多使用學步車行走,容易出現“X”或“O”型腿等建議月齡在11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坐學步車,且每次時間不宜過長。多讓寶寶爬行,再學行走,這對寶寶是有利的。祝你寶寶你身體健康
2024-11-24 13: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杰 主治醫師
閬中市精神衛生中心
二級乙等
全科
-
據專家透露,依照孩子成長的行為準則來看,嬰兒不宜使用學步車是有科學道理的,許多家長為了防止寶寶摔倒或怕孩子亂抓東西不安全,所以把孩子放進學步車是不科學的,不但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會影響身體的發展。其實,當孩子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自由行走時,或是拿到身邊的東西時,這對他心智上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據長春社科院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調查,在學步車里長大的孩子,語言發展和肢體能力上明顯不如自然學會行走的孩子。所以奉勸各位家長不能為了安全,為了省事而忽略了孩子的心智成長,不用學步車或盡量減少使用學步車。最新醫學研究證實,學步車不僅不能促進嬰兒的運動發育,還與多方面的嬰兒運動發育遲緩有關。使用學步車的嬰兒與未使用者相比,學會爬行、獨自站立和行走的時間都晚。調查發現,使用學步車時間每增加24小時,獨自站立和行走的時間就會延遲3天多。關于學步車,有多方面的意見,從目前的報道看,似乎反對的意見較多。對于學步的寶寶來說,學步車有利有弊。利1.為寶寶學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2.使寶寶克服膽怯心理,成功獨立行走;3.比寶寶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學走路更不易摔跤;4.在某種程度上解放了家長(不必夾著、扶著、拉著寶寶學走路等)。弊1.把寶寶束縛在狹小的學步車里,限制了自由活動空間;2.減少了寶寶鍛煉的機會。在正常的學步過程中,寶寶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學會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性,讓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寶寶會有一種自豪感,對增強其自信心很有好處,而學步車沒有這一功能。3.增加了寶寶學步的危險性。一些爸媽常將寶寶擱置在學步車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寶寶發生意外,如撞傷及接觸危險物品等。4.不利于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而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5.許多寶寶不具備使用學步車的協調、反應能力,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另外,在快速滑動的學步車中,寶寶會感到非常得緊張,這不利于寶寶的智力發育和性格的形成。使用學步車5點注意:如果確實需要使用學步車,爸爸媽媽需要謹慎對待。1.不能過早使用。在寶寶滿10個月之前,最好不要嘗試使用學步車。過早使用學步車,會使寶寶跳過“爬行”的自然生長發育規律,造成以后身體平衡和全身肌肉協調差,容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表現為手腳笨拙、靈活性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問題(沖動、任性、脾氣暴躁)等。同時,過早使用學步車,還有導致走路步態異常的危險,如腳尖走路、八字腳和彎曲畸形等。2.盡量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學步車。學步車的高度應適中、部件應牢固、車輪不會太滑。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嬰兒學步車安全要求》中已經規定:·學步車不應有外露的開口管子、速度調節器和其他可能擠夾傷害嬰兒的突出物;·學步車必須安裝胯帶,寬度不得小于35毫米;·除了腳輪,學步車的其他部分離地不得少于25毫米。購買時要詳細參照這一規定。3.仔細閱讀裝配使用方法。注意寶寶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極限時間、場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裝卸與高低調節的有關說明等。同時,零部件應定期檢查維修。4.寶寶使用學步車時,爸媽一定要在旁邊看護,避免發生意外。5.不同寶寶對學步車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選擇學步車要因人而異。兩種寶寶不適合使用學步車:·有佝僂病或超低體重的寶寶;·難養型氣質的寶寶,難養型氣質的表現為:看見生人就害怕;對新事物采取拒絕態度,適應慢;任性、好哭、脾氣急躁,易發脾氣;多動、不安;睡眠困難等。6.學步的環境要安全。·要為寶寶創造一個練習走路的空間,要遠離電器、插座,盡量減少堆積的雜物。要把四周帶棱的東西拿開,避免學步空間內家具凹進凸出。·地面不要過滑,不要有坡度。·寶寶手能夠到的小物品要拿走,以防寶寶將異物放入嘴里。特別提示:1.劣質學步車(車輪問題、高度不當、部件不牢固或脫落等),會導致寶寶發生各種損傷,嚴重者殘廢,所以要購買有質量認證的學步車。2.使用學步車前加強對寶寶的爬行訓練,這不僅有助于寶寶邁步,而且有益于身心發育。3.不少專家建議,盡量不要給寶寶使用學步車。
2024-11-25 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