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脾虛可能由飲食不當、勞累過度、情志失調、久病體虛、先天不足等引起。調理方法包括飲食調理、運動鍛煉、藥物治療、中醫理療、生活習慣調整等。 1.飲食調理: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芡實、紅棗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2.運動鍛煉: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增強體質,促進脾胃功能。 3.藥物治療:可選用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歸脾丸等藥物,但需遵醫囑。 4.中醫理療:如艾灸、按摩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有助于改善脾虛癥狀。 5.生活習慣調整: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 總之,脾虛需要綜合調理,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并堅持長期調理。同時,若脾虛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4 14: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脾虛癥是指中醫所稱之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癥,其病情雖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后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言懶語,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按,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3、中氣下陷: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4、脾不統血:多見于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癥狀。脾虛證的宜忌食物宜食食物: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忌食食物: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卜、香菜等。食療參考方a.羊肉羹:煮熟的瘦羊肉80克,用刀背砍成泥狀,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湯,放少許鮮姜汁、蒜泥、料酒、味精、鹽、淀粉,拌勻后置籠上蒸45分鐘,熱食。b.尖椒雞丁:尖辣椒100克,掰成拇指甲大小;雞胸脯肉60克,切成丁塊,以料酒、鹽、鮮姜汁、蒜泥煨好后,入油鍋過至九成熟撈起,然后以油鍋旺火爆炒尖椒至七成熟,放入雞丁,炒熟后置盤中,以雞湯加入適量鹽、味精勾欠,澆汁于雞丁、尖椒上即可,熱食。c.核桃仁粥(宜于陽虛便秘):核桃仁30克,研成膏狀,注入50毫升熱水拌勻濾汁;秈米50克煮粥,米熟爛后將核桃汁加入再煮,待無核桃生油氣后即可,熱食。d.糯米粥(宜于陽虛泄瀉):糯米50克,狗肉湯250毫升,文火燉煮成稀糊狀,加適量胡椒、味精即可,熱食。
2024-11-24 14: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中醫脾虛證是指中醫所稱之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雖較繁雜,但就筆者長期的臨床觀察,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等,我在治療方面積累了點滴經驗,現略述如下:脾虛嘔吐證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嘔,方選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脾虛泄瀉證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脾虛泄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治宜健脾滲濕止瀉,方選參苓白術散化裁.中醫脾虛證是指中醫所稱之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雖較繁雜,但就筆者長期的臨床觀察,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等,我在治療方面積累了點滴經驗,現略述如下:脾虛嘔吐證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嘔,方選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脾虛泄瀉證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脾虛泄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治宜健脾滲濕止瀉,方選參苓白術散化裁.脾虛水腫證見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面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治宜溫脾利水消腫,方選實脾飲加減.脾虛出血證見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面白無華,頭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攝為罹,治宜健脾益氣攝血,方選歸脾湯加減.
2024-11-24 14: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嬰兒階段,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消化適應能力較差,由于飲食喂養不當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定時喂奶造成喂養量過多,飲食成分搭配不合理,牛奶濃度太大或者突然改變飲食品種,對過多地添加輔食不適應,以及斷奶期食物營養量過高等都會使嬰幼兒消化器官不能適應,從而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大便異常。表現是量多,泡沫多、粥樣、蛋花樣、稀水樣并伴有特殊的酸臭氣味等,對于這些消化不良的癥狀只要調節好飲食即可糾正。建議給孩子口服食母生、乳酶生、復方淀粉酶口服以促進消化,使用的時候要約兩周。或者請推拿科做小兒捏脊,會有幫助的。
2024-11-24 14: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脾虛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并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癥. 脾虛嘔吐癥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嘔,方選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脾虛泄瀉癥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脾虛泄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治宜健脾滲濕止瀉,方選參苓白術散化裁. 脾虛水腫癥見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面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治宜溫脾利水消腫,方選實脾飲加減. 1.脾虛證的臨床表現及宜忌食物 臨床表現: 精神疲倦,少氣懶言,疲乏無力,食后困倦,食欲不振. 宜食食物:我的脾氣比較急噪,前段時間脾虛,飯后和胃不舒服的時候吃“阿膠大紅棗”效果就很好!價格也便宜~ 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卜,香菜等.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
2024-11-25 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