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肺炎的癥狀多樣,包括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治療方法通常有藥物治療、對癥治療等。常見的病原體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 1.癥狀: 發熱:體溫可高達 38℃以上,呈不規則熱或弛張熱。 咳嗽:初為干咳,后有痰,嚴重時可出現劇烈咳嗽。 呼吸急促:呼吸頻率加快,伴有鼻翼扇動、三凹征等。 喘息:可聞及哮鳴音。 精神狀態差:煩躁不安、嗜睡、食欲不振等。 2.治療: 抗感染治療:細菌感染常用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病毒感染可用利巴韋林;支原體感染用阿奇霉素。 對癥治療:發熱時給予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退熱;咳嗽劇烈用氨溴索祛痰止咳。 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鼻腔分泌物,必要時吸氧。 一般治療:讓患兒多休息,保證充足的水分和營養攝入。 中醫治療:如中藥貼敷、推拿等輔助治療。 小兒肺炎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變化,若病情加重,應立即就醫。
2024-11-24 13: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并保持適當的室溫(18~20℃)及濕度(60%左右)。保持呼吸道通暢,經常翻身更換體位,利于排痰。不同病原體肺炎宜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供給充足水分,宜給熱量豐富、含有較多維生素并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重癥不能進食者給予靜脈營養。合并佝僂病者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伴維生素A缺乏癥或麻疹肺炎,應給予維生素A治療。
2024-11-24 13: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起病急驟或遲緩。驟發的有發熱、嘔吐、煩躁及喘憋等癥狀。發病前可先有輕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數天。早期體溫多在38~39℃,亦可高達40℃左右,大多為弛張型或不規則發熱,新生兒可不發熱或體溫不升。弱小嬰兒大多起病遲緩,發熱不高,咳嗽與肺部體征均不明顯。常見嗆奶、嘔吐或呼吸困難。嗆奶有時很顯著,每次喂奶時可由鼻孔溢出。
2024-11-24 13: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眼下正值細菌、病毒滋生的時節,也是肺炎的高發季節“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持續高熱、體溫在39℃以上、刺激性干咳癥狀,要及時就診千萬不要自行用藥,特別是不要輕易使用鎮咳藥水。”提早發現:如果孩子在發熱、咳、喘的同時精神很好,則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狀態不佳、口唇青紫、哭鬧或昏睡;有時不用聽診器也能聽到水泡音,細心的家長可以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聽聽他的胸部。聽胸部時,要求室溫在18℃以上,脫去孩子的上衣,將耳朵輕輕地貼在孩子脊柱兩側的胸壁,一般肺炎患兒在吸氣時會聽到“咕嚕兒”、“咕嚕兒”的聲音,醫生稱之為細小水泡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征。癥狀表現:家長如發現孩子有發熱、咳嗽、呼吸比平時加快,并且呼吸聲音粗大、吸氣時胸廓凹陷、鼻翼扇動、發出哼哼聲,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就診。小兒肺炎多為支氣管肺炎,患兒大多數先有輕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或者受涼;在外界接觸了細菌,呼吸道防御機能降低,細菌被吸入下呼吸道,在肺泡內繁殖,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腫,迅速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滲出,含菌的滲出液向肺的中央部分擴散,甚至蔓延幾個肺段或整個肺葉,且容易累及胸膜。預防方法:保持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一定濕度,太悶太熱對肺炎患兒都非常不利,可導致孩子咳嗽加重,呼吸更為困難。要注意患兒鼻腔內有無干痂,如有可用棉簽蘸水后輕輕取出,以解決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暢。讓寶寶多喝水、吃富含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加強營養,補充魚肝油、多戶外日曬以保證內外源性維生素D的生成。要注意加強患兒身體鍛煉,平時可多做日光浴,堅持戶外體育活動,常曬太陽,吸收新鮮空氣,增強體質,抵御疾病的侵襲。萬一您的孩子患有肺炎,父母也不必過于驚慌,應及時送到醫院診治。
2024-11-25 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