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肥胖可能是飲食不當、缺乏運動、遺傳因素、睡眠不足、內分泌失調等導致的。 1.飲食不當:寶寶攝入過多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容易導致肥胖。應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攝入。 2.缺乏運動:寶寶活動量少,能量消耗不足。家長要鼓勵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如散步、玩耍等。 3.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肥胖者,寶寶肥胖的概率會增加。這種情況更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調整。 4.睡眠不足:睡眠不好會影響激素分泌,導致肥胖。保證寶寶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 5.內分泌失調:某些疾病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導致肥胖。需及時就醫檢查。 總之,寶寶肥胖需要家長重視,通過改善飲食、增加運動、保證睡眠等方式幫助孩子控制體重。如果肥胖情況嚴重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1-24 14: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要注意飲食了,不要一喂的給寶寶吃,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注意微量元素補充,含鐵量高的食物:普中紅蘑、動物肝臟、蛤蜊、海帶、黑木耳、魚、雞、牛肉、蛋、紫菜、菠菜、芝麻、紅棗、山藥、豆類等。此外,在吃含鐵食物的同時,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及蔬菜,這樣更有助于鐵質的吸收和利用一般植物性食品中含鋅量低,生物有效性即吸收和利用率亦低;動物性食品含鋅量較高,吸收率高,生物有效性大,如肝臟、魚肉、瘦肉、人奶內的鋅含量高且易于吸收。而牛奶中的鋅由于與較多的大分子量配體形成難吸收的絡合物,而干擾了鋅的吸收。所以在一些人工喂養兒及以谷類為主食地區的兒童容易發生鋅的缺乏癥。多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例如:奶類(人奶、牛奶、羊奶等)含鈣較豐富,吸收也充分;動物肝臟、蛋黃、魚、肉及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動植物中的維生素D要經過紫外線照射轉化為內源性維生素D,才能被人體利用,故小兒要適當曬太陽。海帶、小蝦皮等海產品含鈣量高;紫菜、菜花含鈣也較豐富或者去買些紅蘑鮮蔬/金槍魚海苔/香菇三文魚拌飯料給寶寶拌在飯里吃也不錯,淘寶上有賣的。里面食材種類比較豐富,對寶寶發育很有好處的。
2024-11-24 14: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依照你所描述的情況,寶寶肥胖的原因有奶量過多,許多父母不管寶寶是否吃飽,一哭就給奶吃;奶粉喂養嬰兒的父母一定要將瓶中的奶喂完。加糖過多,不少嬰兒吃的奶中加糖過多。添加淀粉類輔食過早肥胖體質嬰兒對食物耐受能力較強,有些父母在寶寶2-3個月時就開始喂米粉、面條或稀飯。但與遺傳也有一定的關系,父母肥胖的話也會出現這樣子的狀況。建議合理飲食對肥胖兒的治療至關重要。寶寶出生后既要增加營養,同時也要防止營養過剩。嬰兒每天奶量少于900毫升,不能滿足嬰兒需要的量用水補足,其中白糖加入量為5%。吃飯不要過飽,控制體重不合理增長。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祝你寶寶身體健康
2024-11-24 14: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白白胖胖總是很招人喜歡,大人看到藕段似的胳臂、軟乎乎的小胖臉,總忍不住親親、捏捏。但如果寶寶太胖了,就會給爸媽帶來煩惱。 中標1寶寶的體重標準 周歲以內嬰兒肥胖標準是指體重大于同年齡、同性別嬰兒平均體重的20%。嬰幼兒單純性肥胖癥的病率在10%左右。 不同年齡階段的正常體重,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計體重——0-6個月嬰兒體重=出生時體重(公斤)+月齡×0.77-12個月嬰兒體重=6+月齡×0.25生后第二年內體重平均增加2.5公斤2歲至青春前期體重=年齡×2+7或8 中標2寶寶超重的原因 肥胖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尤易發生在周歲以內嬰兒期。既往的研究證實,人體脂肪細胞數目增多以胎兒期和嬰兒期(生后第一年)最明顯。嬰兒肥胖主要是脂肪細胞增多,而青春期發生的肥胖則以脂肪細胞增大。 具有肥胖遺傳基因的兒童容易發生肥胖。父母都是肥胖者,其孩子發生肥胖的幾率可以達到80%以上,父母中有一個人是肥胖者,孩子發生肥胖的幾率達50%,父母中沒有肥胖者,孩子發生肥胖的可能在10%。 但遺傳基因必須通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表現。貧窮時代老百姓吃不飽,盡管那時就存在肥胖基因,可幾乎沒有肥胖發生。肥胖發生率的明顯上升總是伴隨于經濟條件改善和物質生活的豐富。除遺傳因素外,肥胖還與非母乳喂養、飲食過量、喜吃甜食和零食、肥胖家族史以及孩子活動量較少有關。母乳喂養的嬰兒肥胖發生危險較低可能與激素反應、生物活性因子、能量或蛋白質攝入量較少等有關。 嬰幼兒肥胖發生的直接原因有——1.奶量過多許多父母不管寶寶是否吃飽,一哭就給奶吃;奶粉喂養嬰兒的父母一定要將瓶中的奶喂完。2.加糖過多不少嬰兒吃的奶中加糖過多,超過正常比例(每100毫升放糖6-8克),甚至飲水中加糖也過多。3.添加淀粉類輔食過早肥胖體質嬰兒對食物耐受能力較強,有些父母在寶寶2-3個月時就開始喂米粉、面條或稀飯。 中標3寶寶肥胖的危害 我國傳統觀念是以胖孩子為榮,殊不知,嬰兒肥胖對健康是不利的,肥胖嬰幼兒易生病——1.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而喘型肺炎半數以上為肥胖嬰兒。這些寶寶反復發作性氣喘、咳嗽、煩躁不安、甚至呼吸困難并出現青紫,往往需要住院搶救。2.脂肪肝近幾年,國內學者對數百例肥胖兒童進行肝臟B超普查,結果發現其中1/3肥胖兒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這一比率是正常體重兒童的51倍。國內報告最小的一例脂肪肝只有11個月的嬰兒。3.多種疾病隱患嬰兒期和兒童期的肥胖癥成為成人肥胖癥、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隱患。 中標4飲食習慣改善肥胖 3歲以下嬰幼兒還沒有定性,可以利用飲食和教育來改變其生活習慣,避免繼續發胖—— 1.合理飲食(喂養)對肥胖兒的治療至關重要*寶寶出生后既要增加營養,同時也要防止營養過剩。*嬰兒每天奶量少于900毫升,不能滿足嬰兒需要的量用水補足,其中白糖加入量為5%。*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合理增加輔食,摒棄“填鴨式”喂養法,平時少給嬰兒喂甜食和糖水。*每月稱體重1-2次,發現超重及時調整飲食結構,減少脂肪含量,但要保證蛋白質和熱能的供給。*斷奶后的寶寶需“管好嘴“,建議1歲幼兒飲用低脂奶,還要嚴格控制“垃圾食品”(尤其是洋垃圾食品)。*父母多了解一些兒童合理營養的知識。*從學齡前開始少食膽固醇含量及熱量高的食物,如魷魚、墨魚、帶魚、蛋黃、蟹黃、魚子、油炸食品等。*應該多吃白肉,如魚肉、雞肉,少吃紅肉,如牛、羊、豬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吃飯不要過飽,控制體重不合理增長。*從小限鹽,飲食清淡有助于防止高血壓及心臟病。 2.從小培養慢食習慣 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進食20分鐘以上,飽食感會提前到來。因此應有意培養超重寶寶的慢食習慣,胖寶寶的中、晚餐時間應多于20分鐘。有的父母認為喝水多了會發胖,增加體重,這是不正確的。因為肥胖是由于體內的脂肪過多,而不是水分過多,飲水與脂肪和肥胖沒有關系。水對人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水在物質代謝、血液循環、體溫調節和排泄過程中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胖寶寶減肥千萬不要限制飲水。必須注意的是,我們這里所說的水是白開水而不是飲料,飲料里含糖分很高,當然會助長發胖的。 3.監測體重 定期監測體重,測量其體重指數(BMI)可以判斷脂肪、肌肉的發育水平,能及早發現那些潛在的肥胖高危險兒童。 具體做法是,對所有學齡前兒童(尤其是有肥胖家族史和有肥胖趨勢者)每隔1-3個月稱體重一次,一旦發現超重應馬上減少飲食量,控制高脂、高糖及多鹽飲食,使寶寶體重降至標準體重便可。 中標5產前、產后預防嬰兒肥胖 避免巨大兒 巨大兒不僅會造成媽媽難產、引起各種并發癥,而且將來發展成肥胖癥的幾率是正常體重兒的4倍多,且與遺傳因素無明顯的相關性。準媽媽在孕期要做到——·注意合理膳食,定期稱量體重,記錄自己的體重增長。·職場準媽媽不要久坐,適時起身做輕微的運動,幫助血液循環,腸胃通暢。但要注意懷孕超過4個月后應避免仰臥姿勢的運動,因為胎兒的重量會影響孕婦血液循環。·少吃高熱量的食品,如油炸食物或糖分過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保證睡眠時間充足。·認真配合醫生做每一次產前檢查。 母乳喂養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享有“白色血液”的美稱,現在大多數年輕媽媽都知道母乳是寶寶健康成長的最佳食糧,而且母乳喂養可以預防孩子肥胖癥的發生。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伯特霍爾德·蔻茲可教授等研究發現,母乳喂養對童年后期肥胖和超重的患病率有長期的規劃作用。母乳喂養的嬰兒,其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大大低于采用配方奶粉喂養的嬰兒。 TIPS:適量的健康運動很重要 (1)父母要為胖寶寶選好住所,因為居住環境影響兒童肥胖概率。住所最好選擇公園附近、有大片綠地草坪或其他利于日常鍛煉的場所,目的是增加兒童戶外活動的機會,從而有助于降低他們罹患肥胖癥的風險。 (2)讓胖寶寶多與非胖寶寶在一起玩耍,讓他們有“危機感”,并監督孩子通過控制飲食和多運動來達到減肥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對嬰幼兒來說,過大的運動強度不但不能起到減肥的作用,反而可能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2024-11-25 0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