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強 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肌張力是肌肉在靜止松弛狀態下的緊張度。它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和正常運動的基礎。肌張力異常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部分情況可治療。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8-24 21:05
1.肌張力的原理:肌張力主要由肌肉內的神經、肌肉纖維和相關的化學物質共同調節。
2.常見的肌張力異常:包括肌張力增高,如帕金森病;肌張力降低,如周圍神經損傷。
3.病因:可能有腦部病變、神經系統疾病、遺傳因素、代謝性疾病等。
4.診斷方法:醫生會通過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來判斷。
5.治療方法:針對不同病因,治療方法不同。如藥物治療,常用巴氯芬、乙哌立松等;物理治療、康復訓練;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總之,肌張力異常能否治療取決于具體病因和病情。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肌肉靜止松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肌張力增高表現為肌肉較硬,被動運動阻力增加,關節活動范圍縮小,見于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病變。錐體系病變表現為痙攣性肌張力增高,特點是其肌張力增高有選擇性,上肢以內收肌、屈肌與旋前肌為主,下肢以伸肌肌張力增高占優勢,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張力增高明顯,被動運動患者關節開始時阻力較大,終了時變小即所謂摺刀樣肌張力增高。痙攣性肌張力增高和“痙攣”無關,后者單指一種不自主的肌收縮。建議寶寶住院接受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祝早日康復
2016-05-13 15: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在正常情況下,出生不久的嬰兒,肌張力多偏高,身體或四肢較硬,隨著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發育,肌張力就應該下降,恢復正常。如果出生1月后嬰兒肌肉仍然發硬,特別是受到刺激和哭鬧時發硬明顯,就要引起注意了。家庭護理,需要做撫觸和導平。還可利用俯臥位訓練抬頭的能力,方法:讓孩子趴著,拿一個玩具停在與他的眼睛一般高處,為了讓孩子抬頭看它,把它一點一點抬高。每天至少俯臥30分鐘,以飯后10分鐘左右最適宜。
2016-05-13 15: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肌張力是在靜息狀態下的緊張度,表現為肌肉組織微小而持續的不隨意收縮。臨床上以被動活動肢體或按壓肌肉所感到的阻力來判斷肌張力。小孩兩個多月大的時候,頭基本可以直立起來了,三個月會翻身。在家平時多觀察,如果您家寶寶達不到上述要求,您可以帶他到醫院進行一下神經方面的檢查。因為肌張力高會與腦神經發育不全有關系。三個月到六個月為早期干預,對小兒恢復健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6-05-13 16:0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肌張力高一般在六個月內干預就會好的很多的,醫院里有專門給治療這個的,多進行撫觸對寶寶也很有利的。
2016-05-13 1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