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子宮肌瘤的病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激素水平失衡、遺傳因素、干細胞功能失調、性生活不和諧、長期精神壓力大等。 1. 激素水平失衡:雌孕激素分泌過多,可刺激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肌瘤。 2. 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如果親屬中有子宮肌瘤患者,發病風險可能增加。 3. 干細胞功能失調:子宮內干細胞的異常分化和增殖,也可能導致子宮肌瘤的發生。 4. 性生活不和諧: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分泌紊亂,誘發子宮肌瘤。 5. 長期精神壓力大:精神壓力過大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激素分泌異常,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病幾率。 總之,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可能引發子宮肌瘤。女性應關注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處理問題。
2024-11-24 13: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現代醫學認為子宮肌瘤為激素依賴性腫瘤。子宮肌瘤好發于生育年齡,青春期前少見,絕經后萎縮或消失。研究認為雌孕激素協同促進肌瘤生長。主要機制可能是卵泡期雌激素上調了子宮平滑肌上的雌孕激素受體,隨后孕激素在黃體期促進肌瘤的有絲分裂活動,從而刺激了肌瘤的生長。子宮肌瘤的治療應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癥狀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等全面考慮,做到個體化治療。
2024-11-24 13: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肌瘤的發生跟激素分泌失衡有關,瘤體在5CM以下可以采取藥物治療,以控制肌瘤的增長,超過5CM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一般單個的肌瘤可以通過手術摘除肌瘤就可,如果是多發性的,而且未進入更年期的患者,醫生會建議切除子宮,以預防肌瘤再長
2024-11-24 13: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子宮肌瘤要看大小而且位置也很重要,如果只是小肌瘤的話,應該是不影響懷孕的,我也是有個小肌瘤,將近3那么大了,可是醫生說因為太小不能做手術,可以先懷孕,等生完孩子再做手術.
2024-11-24 13: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子宮肌瘤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子宮疾病,同時也可能會導致女性朋友不孕不育的發生。子宮肌瘤的發生,影響著不少女性朋友正常的生育情況,因此給患者造成了嚴重的困擾。由于子宮肌瘤病癥初期并沒有很特別的癥狀,很多患者都會忽略身體出現的一些異常,如果患者不清楚子宮肌瘤會帶來哪些危害,我們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子宮肌瘤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患者出現貧血: 子宮肌瘤的患者由于長時間月經量過多,很容易出現繼發性貧血,嚴重時還可能引起貧血性心臟疾病,出現面色蒼白、渾身虛弱無咯、心慌氣短等癥狀。 2.痛經: 子宮內膜組織若在身體肌層內廣泛的出血,會造成子宮張力擴張增高,會使女性朋友發生痛經等現象,甚至還會每月逐漸加重。 3.影響女性懷孕: 子宮肌瘤是導致女性不孕的危害之一,由于子宮肌瘤壓迫著輸卵管的入口,導致子宮變形,從而造成女性發生不孕的情況。 4.肌瘤發生扭轉: 肌瘤在蒂部若發生扭轉時可能會引起患者急性腹痛,若不能及時手術治療,則可能引起子宮軸性扭轉。 5.子宮肌瘤癌變: 若處于更年期的子宮肌瘤患者持續出現子宮出血,就應該警惕是否有子宮內膜癌的存在,因此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夏季三伏為人體經絡氣血旺盛之時,從溫經活血、止痛化瘀的效果來看,對于治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中醫治療子宮肌瘤,采用冬病夏治膏藥貼敷的方法,療效十分顯著,易祛除體內陰寒,舒經通絡,溫化寒濕,活血祛淤,貼在穴位上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功能,從而消除腫瘤,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除此之外,對于其它很多慢性婦科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治療子宮肌瘤可以用“軟堅化瘤膏”治療,傳統黑膏藥沒有副作用,可以根治子宮肌瘤使其不復發,減少患者病痛。夏季貼膏藥的注意事項:藥物貼敷后,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于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如果感覺特別劇烈、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請患者及時取下藥物,用清水沖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撓,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貼敷藥物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以利于藥物吸收;注意防止藥膏污損衣物;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應盡量避免煙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現發皰現象。
2024-11-24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