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中藥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 1.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等,能緩解疼痛;孕激素類藥物,如地屈孕酮、醋酸甲羥孕酮等,可抑制內膜生長;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使用藥物治療需遵醫囑。 2.手術治療:對于病情較重、藥物治療無效或有較大異位囊腫的患者,可行腹腔鏡手術或開腹手術,去除異位病灶。 3.介入治療:包括子宮動脈栓塞術等,適用于部分特定患者。 4.中藥治療:一些中藥方劑可能有助于緩解癥狀,調理身體,但需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5.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良好的心態,均衡飲食,適當運動,避免過度勞累,有助于病情恢復。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4-11-24 1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經期應保持心情舒暢,減少劇烈的運動,腹痛劇烈時,應臥床 休息,經期,經后注意腹部保暖,尤以腰以下為甚,可用熱水袋熱敷. 三,注意經期衛生,避免月經期及月經剛干凈時性生活.準確計算經期,避免在月經前后進行子宮檢查,擴宮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避免醫源性子宮內膜種植. 四,保持外陰清潔,經期忌盆浴或游泳,勤換經墊及內褲,每日用1:5000高錳酸鉀或溫開水清洗外陰1-2次,以防感染. 五,保持月經通暢,有極度子宮后前傾曲,生殖道閉鎖或宮頸狹窄,粘連等引起的經行不暢的病人應及早治療,以免經血逆流. 六,激素治療療程長,要積極配合治療,尤其是未生育的婦女,應堅持服藥,孕激素治療中可能出現低熱,惡心,乏力,食欲不振,閉經等現象,服藥前應向患者解釋清楚,讓其消除顧慮,堅持服藥,不可中途停藥,否則可出現子宮出血.出現閉經是正常的現象,停藥后數月即可恢復正常. 七,藥物治療無效,長期腹痛者可根據年齡及生育要求采用手術治療: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術,保留卵巢功能的半保守性手術,根治性手術等. 八,注意飲食調護:飲食宜以清淡富營養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忌生冷,辛辣,煎炸,肥厚刺激之品..氣滯血瘀者:經前,經期可服益母草湯,或紅糖湯以助經血順利排出,減輕疼痛;亦可予用田七燉烏雞;.寒凝血瘀者:予服生姜紅糖湯,艾葉煎湯,或飲熱黃酒適量,以溫經散寒,行氣止痛;.氣虛血瘀者:經前,經后可服當歸養血湯或當歸羊肉湯,平時可常服山藥,大棗,龍眼肉等;.熱郁血瘀者:發熱時可予鮮果汁,西瓜汁口服,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必要時可服麻仁丸9g,每晚1次,以保持大便通暢;.腎虛血瘀者:應加強飲食營養等,可常食甲魚,豬腰,羊肉,淮山,杞子,桑葚子等. 九,中藥服法: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藥湯劑宜飯后溫服.而熱灼血瘀證所服的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中藥湯劑,煎煮時間應稍短,宜涼服或微溫服. 一,堅持接受規范治療.激素素治療患者囑醫囑,堅持服藥3-6個月,正確了解藥物治療副反應,服藥中有特殊不適隨診. 二,手術后患者一個月內禁同房,出院一月后門診復查. 三,注意經期,產后衛生,經期避免性生活,產婦宜及早開始做產后體操,以防子宮后傾. 四,注意飲食調養,不吃過于寒涼滋膩的食物,藥物及生冷之品,均有利于減緩疼痛. 五,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的手術方法: 1.生育指導 (1)性交后抬高臀部,利于上翹的宮頸浸泡在精液中,利于受孕. (2)性交后俯臥,使精液聚積在陰道前穹窿,同樣使上翹的宮頸浸泡在精液中. (3)采用膝胸臥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min,若能結合手法復位則易成功. 2.人工授精 3.手術治療對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圓韌帶縮短術,以恢復子宮正常位置,并可同時分離盆腔粘連.因為 某些引起粘連性子宮后傾屈的盆腔疾病,本身就可能是不孕的原因. 對于子宮過度前屈或后屈者,除了經血排出困難發生痛經外,也同樣影響精子上行,造成不孕.對此類患 者,若子宮發育正常,可直接行宮頸擴張術,該術在經后進行,一般擴大到4-5號,連續3個周期.如同時 子宮發育不良,宮頸細長者,可先服乙烯雌酚,促使增大變軟后,再行子宮頸擴張術,乙烯雌酚用法見本 章子宮發發育不良節.
2024-11-24 16: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概述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時稱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近年明顯增高,是目前常見婦科疾病之一。在婦科剖腹手術中,約5-15的患者發現有此病;在不孕而行腹腔鏡檢查患者中,12-48有內膜異位癥存在。此病一般僅見于生育年齡婦女,以25—45歲婦女居多,初潮前無發病者,絕經后或切除卵巢后異位內膜組織可逐漸萎縮吸收。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真正病因目前還不清楚,有經血逆流種植和組織化生兩種學說。我們認為它是一種在位內膜細胞的特殊類型,具有惡性腫瘤細胞的種植侵入性,這種細胞在瘢痕體質人身上極易種植,瘢痕體質毛細血管豐富,脆性高,易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要點(1)痛經因為經期異位灶出血而疼痛,特點為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以下腹及肛門墜痛顯著,多于經前數天即有腹痛,出血時更重,持續至經后才消失,疼痛逐漸加劇,重者不能忍受。單純卵巢上的異位灶(巧克力囊腫)無痛經,因為卵巢上沒有感覺神經。(2)月經過多如果病變累及子宮肌層,影響子宮收縮或因卵巢病引起內分泌紊亂而造成。(3)不孕多為繼發性,主要是因盆腔內粘連,輸卵管閉塞和盆腔化學環境改變所致。(4)婦檢隨病變部位、范圍及程度而有所不同,子宮呈不同程度的增大,一般不超過鵝蛋大,常后傾屈,活動受限,盆腔有粘連。卵巢可因積血形成巧克力囊腫,與周圍組織緊密粘連,固定于闊韌帶后葉或直腸子宮陷窩。在宮骶韌帶或后穹窿處有明顯觸痛,并可觸及不規則結節,月經期間變軟,增大,有時在陰道宮頸或手術疤痕處可見紫藍色結節,月經期間更明顯。(5)腹腔鏡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一般不以病理為最后診斷。(6)腹腔鏡下依據國際標準分為4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腹腔鏡、達非林(GnRH-a)和妊娠是治療內膜異位的3大法寶。宮內膜異位癥因為病因不清,藥物都為間接治療,所以不做手術直接用藥是做了浪費時間和金錢的無用功。現在認為腹腔鏡是診斷治療的金標準,腹腔鏡由于視野廣可最大限度地發現和清除病灶,包括膜囊腫剝出、分離輸卵管卵巢周圍粘連及盆腔病局部切除。而且手術越早越好,因為內膜異位被稱為良性“癌癥”,它會無限制的生長,1期術后無需藥物治療,即可痊愈。2-4期就需要配合藥物治療了,藥物只有GnRH-a效果好(獲得諾貝爾獎),但價格昂貴,每支2000多元,一般要用3支以上,如果早期手術不但能少受罪,也會減少治療成本。其他藥物如炔諾酮(婦康片)、甲地孕酮(婦寧片)、安宮黃體酮(甲孕酮)、雄激素、丹那唑和內美通等如果配合治療效果皆不如意。妊娠和哺乳也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有效手段,既是治療的目的也是治療過程。因為妊娠抑制卵巢功能而閉經異位內膜停止發展。
2024-11-24 16: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的常見病,甚至還衍生出一種特殊的疾病,即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異位癥對女性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女性患上此病一定要及時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通常會引起痛經、月經不調等癥狀,雖然不是此種疾病獨有,但是這種癥狀在子宮內膜異位患者中十分普遍。女性朋友一旦出現癥狀,應及時就醫,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則可以服用李小平中醫研制的中藥婦炎丸。
2024-11-24 16:2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以瘀血郁滯胞宮,沖任而致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因其大多數病變出現在盆腔內生殖器和鄰近器官的腹膜面,故稱之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治療前盡可能明確診斷,并考慮患者年齡,對生育要求,病情嚴重程度,癥狀及病灶范圍,加以全面考慮. 一,激素治療 (一)丹那唑:是一種合成甾體17α-乙炔睪丸酮的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下丘腦GnRH產生,從而使FSH,LH合成及釋放減少,導致卵巢功能受抑制.亦可直接抑制卵巢甾體激素的合成或競爭性與雌孕激素受體結合,從而導致異位內膜萎縮,不排卵及閉經.丹那唑還有輕度雄激素作用,產生毛發增多,聲音變低沉,乳房變小及痤瘡出現等男性化表現.丹那唑另一常見副作用是水分潴留及體重增加.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或腎功能不全者不宜應用.丹那唑主要通過肝臟代謝,并可能對肝細胞產生一定損害,故患有肝疾患的婦女禁用. 常用劑量為400mg/d,為2~4次口服,從月經開始服用,一般在1個月左右癥狀即有所減輕.如無效,可加至600~800mg/d,取得效果后再逐漸減至400mg/d.療程一般為6個月,90~100%均取得閉經的效果. 丹那唑對盆腔腹膜的內異癥療效較好,對大于1cm直徑卵巢異位腫塊療效較差. (二)內美通(Nemestran):即3烯高諾酮(R2323),為19去甲睪丸酮衍生物,具有較高抗孕激素活性及中度抗雌激素作用,抑制FSH及LH分泌,使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異位內膜萎縮,吸收. (三)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1982年Meldtum及Lemay報道,應用LHRHa治療內異癥獲得良好效果.LHRH對垂體有雙相作用.LHRH大量持續應用,使垂體細胞呈降調反應,即垂體細胞受體被激素占滿無法合成釋放FSH,LH,而起反調節作用.副反應為潮熱,陰道干燥,頭痛,陰道少量流血等. (四)三苯氧胺(Tamoxifen,TMX):為雙苯乙烯衍生物.劑量為10mg×2/d,月經第五天開始,20天為1療程. (五)合成孕激素:可用炔異諾酮,炔諾酮或甲孕酮(安宮黃體酮)等作周期性治療,使異位內膜退化.從月經周期第六天開始至第二十五天,每日口服上述一種藥物5~10mg.療程視治療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因此,對希望生育者,可從月經周期第十六天開始到第二十五天,每日應用炔異諾酮或炔諾酮10mg.這樣既可控制子宮內膜異位癥,又不致于影響排卵.部分病例在治療期有較重的副作用,如惡心,嘔吐,頭痛發脹,子宮絞痛,乳房疼痛以及由于水分潴留及食欲改善而體重過度增加等,給予鎮靜劑,止吐劑,利尿藥及低鹽飲食可以減輕. 睪丸素:對本癥也有一定療效.應用劑量應隨病人之耐受量而定.最好開始劑量為10mg,每日2次,于月經周期后2周開始口服.這種劑量很少影響月經周期及發生男性化副作用.但要達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續服用幾個周期.此后可減低劑量再維持治療一個時期后,停藥觀察.如能妊娠,則本病即能治愈. 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方法,因為在直視下可以基本上明確病灶范圍和性質,對解除疼痛,促進生育功能效果較好,療程短尤其對重癥者,纖維化多,粘連緊密,藥物不易奏效.較大卵巢內膜樣囊腫,藥物治療無效,手術尚有可能保留有效卵巢組織.手術可分為保守性手術,半根治性手術和根治性手術3種. (一)保守性手術:主要用于年輕,有生育要求者.保留子宮及附件(盡量保留雙側),只是切除病灶,分離粘連,重建卵巢,修復組織.近年來應用顯微外科手術,切除異位病灶,仔細縫合創面,重建盆腔腹膜,仔細止血,徹底沖洗,使手術效果臻于完善,提高手術后妊娠成功率,降低復發率. 1,腹腔鏡手術:通過腹腔鏡檢查,可明確診斷,可用特種設計的刀,剪,鉗等進行病灶切除,分離粘連.在腹腔鏡下可用CO2激光器或氦-氖激光器燒灼病灶,即在恥骨聯合上2cm處做第二切口,激光刀通過這切口的套管進入盆腔,在腹腔鏡直視下燒灼病灶.也可經腹腔鏡穿刺吸出囊液,再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后注入無水乙醇5~10ml,固定5~10分鐘后吸出,最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后吸出. 在腹腔鏡下還可行輸卵管通液檢查. 2,B超下行卵巢內膜樣囊腫穿刺術:對手術剝離術后或腹腔鏡下穿刺后復發病例,可考慮超聲下穿刺術及藥物治療. 3,剖腹保守性手術:用于較嚴重病灶粘連患者,尤其是無腹腔鏡設備醫療機構或腹腔鏡掌握不熟練者,皆可實行剖腹手術分離粘連,挖除卵巢子宮內膜樣囊腫,盡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如病灶僅限于一側且較重,另一側正常,有人主張將病側附件切除.這樣做妊娠率較保留病側卵巢后的妊娠率高.還可做簡單子宮懸吊術.是否做骶前神經切除值得商榷. 保守手術的重要目的之一,為希望妊娠足月分娩,故術前應對夫婦雙方進行徹底的不孕檢查.術后復發者仍可再次采用保守手術,仍可獲得療效. (二)半根治手術:無生育要求,病灶嚴重,而年齡較輕者(<45歲),可行子宮和病灶全切,但盡可能保留一側正常的卵巢組織,以避免絕經期癥狀過早出現.一般認為半根治術后復發率低,后遺癥少.切除子宮可去除具有活力的子宮內膜細胞種植的來源,從而可減少復發機會.但因保留了卵巢仍有可能復發. (三)根治性手術:年齡接近絕經期,尤其病情重,有過復發者,應實行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手術時盡可能避免卵巢內膜囊腫破裂.囊液流出時應盡快吸盡,沖洗.術后出現更年期綜合癥者,可用鎮靜劑及尼爾雌醇. 腹壁,會陰切口處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者,應徹底切除,否則會復發.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合并排卵功能障礙,故不論采用激素治療或保守性手術治療,皆可用HMG或/及克羅米芬促卵泡成熟排卵. 如為不育而實行保守手術治療者,可應用激素治療3~6個月以鞏固療效.但有人認為,術后1年是妊娠最易發生的時間,用丹那唑或假孕治療,反而減少受孕機會而不主張用. 三,放射治療 雖然放療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已有多年歷史,但應用多種藥物及手術達到很高療效,一般不破壞卵巢功能,而放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作用,在于破壞卵巢組織,從而消除卵巢激素的影響,使異位的內膜萎縮,達到治療的目的.放射線對異位的內膜破壞作用并不明顯,但對既不能耐受激素治療又因病灶位于腸道,泌尿道及廣泛盆腔粘連,尤其是合并心,肺或腎等嚴重疾病,本人又十分懼怕手術的個別患者,也可采用體外放療,破壞卵巢功能,達到治療目的.即便個別接受放療者,必須先明確診斷,特別是不能將惡性卵巢腫瘤誤診為子宮內膜囊腫,以至錯治而延誤正確治療.
2024-11-25 00:4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長繁殖而形成的一種婦科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子宮內膜異位癥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有時與病變程度很不相符,臨床表現很嚴重的患者,其病變可能是輕度的或局限的,而病變廣泛甚至盆腔解剖結構嚴重變形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卻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