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6 個月小孩低燒不退且臉色發黃,可能是感染、貧血、營養不良、免疫功能異常、血液系統疾病等原因所致。 1.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等。病毒感染多可自愈,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但要遵醫囑。 2.貧血:常見的有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需補充鐵劑(硫酸亞鐵)、維生素 B??和葉酸等。 3.營養不良:喂養不當導致。要調整飲食結構,保證營養均衡。 4.免疫功能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調節劑。 5.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等,較為少見,但需警惕。需進行骨髓穿刺等檢查明確。 總之,孩子出現低燒不退且臉色發黃的情況,家長應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1-24 1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孩子發熱,一般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最好查個血常規看看,大于38.5可先選用安全,副作用小的退熱藥物如美林,臣功再欣等,多喝水,物理降溫,將溫度降下再去醫院進行治療。祝寶寶健康。
2024-11-24 16: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有可能是積食引起的,積食引起的低熱一般就是發低燒,不超過三十八度,而且臉色發黃,食欲差。最好去醫院經驗下血象,看是否是細菌感染。
2024-11-24 16: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內,不必要吃退燒藥,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溫。首先應保持室內環境安靜、溫度適中(18℃~25℃)、通風良好,衣被不可過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時為寶寶更換干凈衣服,并用溫水擦洗。寶寶發燒時,呼吸會加快,蒸發的水分多,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讓寶寶多喝溫開水,促使多排尿、多發汗而降溫37.5℃~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0.4℃為高熱40.5℃以上為超高熱如果寶寶體溫較高,又沒有到吃退燒藥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溫。具體方法:用溫水蘸濕毛巾,擰得稍干后,給寶寶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幾下,以微紅為適度。也可將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前額,降低腦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體溫、保護大腦的作用。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溫,因為寶寶的皮膚嬌嫩,酒精容易吸收入體內,會引起寶寶煩躁、哭鬧。如果寶寶體溫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熱藥。給寶寶使用退熱藥物應嚴格按體重服用。寶寶常用的退燒藥物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百服寧)和布洛芬(如美林、托恩),這些都屬于解熱鎮痛類藥物。對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強、安全性高,可首選該藥。布洛芬退熱快而平穩,退熱持續時間達6~8小時,一般用于6個月以上的兒童。退熱藥是通過發汗達到退燒目的的,所以,吃了退熱藥后,要給寶寶多喝溫水發汗,或用溫水擦浴協助退熱。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寶寶吃了退燒藥后不到4個小時,體溫又升到了38.5℃以上,這時候又不能再給寶寶吃退燒藥,只能看著寶寶燒。其實應對這種情況是有辦法的,就是同時準備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和布洛芬(如美林)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將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這樣可以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具體服用方法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后4個小時,可給寶寶服用布洛芬。服用布洛芬后6小時后,如果體溫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寶寶服藥后不到4個小時體溫再次升高,不能繼續吃上一次吃的退燒藥,而要換另外一種退熱藥物。如果寶寶出現高熱驚厥,兩種藥物可以同時選用,劑量照舊。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寶寶在夜間容易發高燒。這是因為寶寶身體的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導致體溫升高。而寶寶生病的時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不喝水,體溫就更容易升高。如果晚上寶寶睡著了,體溫很高,要把他叫起來喂退燒藥或做物理降溫,否則體溫過高會導致高熱驚厥。若寶寶體溫持續超過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熱驚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熱藥后,及時送醫院就診。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一般多呈體溫持續升高,退熱藥物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病毒性感冒有自限性,到了一定的病程,體溫就自然而然地降下來了。所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期間,要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體溫超過38.5℃時使用退熱藥●4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宜用退熱藥,只需多喂水并適當減少衣服散熱即可,如果體溫降不下來,要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目前不主張肌肉注射解熱劑,因其可能引起局部感染或臀肌萎縮、坐骨神經損傷等。尤其是安痛定或復方氨基比林,注射后還可產生急性粒細胞缺乏癥。發燒,體內第一道“防護墻”發燒是一種癥狀,是體內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發燒時,機體內的各種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陳代謝增快、抗體合成增加和吞噬細胞活性增強等。這些免疫反應,可以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復。因此,發燒是體內的一道“防護墻”,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在確診病因前就急于用藥物強行降溫,等于支持了病原體的致病作用,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長。當寶寶發燒時,媽媽們只要了解了正確的護理,就可以從容以對,因為有時,發燒,也不全是壞事。
2024-11-25 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