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血小板減少的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輸注血小板、去除病因、飲食調整、避免受傷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促血小板生成藥物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這些藥物能調節免疫、促進血小板生成。 2.輸注血小板:當血小板嚴重減少且有出血風險時,可輸注血小板以快速提升血小板數量。 3.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從根源上解決血小板減少問題。 4.飲食調整: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蛋類、新鮮蔬果等,有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 5.避免受傷: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磕碰、劇烈運動,防止出血。 總之,血小板減少的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定期復查。
2024-11-24 16: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可分為:(1)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生成減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藥物,惡性腫瘤,感染,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干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2)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藥物血小板減少.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3)血小板在脾內滯留過多:最常見于脾功能亢進一般血小板減少的治療方法:慢性血小板減少患者出血不重或在緩解期均不需特殊治療,但應避免外傷,預防感染,有時輕微呼吸道感染即可引起嚴重復發.急性血小板減少患者主要于發病1~2周內出血較重,因此發病初期,應減少活動,避免創傷,尤其是頭部外傷,重度者臥床休息.應積極預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須避免.給予足量液體和易消化飲食,避免腔粘膜損傷.為減少出血傾向,常給大量維生素C及P.局部出血者壓迫止血飲食要有規律,主副食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如小麥,玉米,小米,糯米,豆類,瘦肉,蛋類等.多吃新鮮水果,如橘子,紅棗,核桃,紅皮花生,菠菜,青椒,覓菜,白菜等.忌辛辣,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煙酒等刺激類物品應以戒除.
2024-11-24 16: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能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傷口出血時能被及時止住,血小板聚集后可起到止血作用。成人血小板參考值的正常范圍為直接計數法:(100--300)×109/L(10--30萬/mm2)。換算成SI單位因數:0.001。1)臨床意義1.增加--生理性有運動或進餐后,病理性有急性失血,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早期,骨髓纖維化,淋巴網狀細胞瘤,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炎或腎病綜合癥,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疾病,淀粉樣變性,潰瘍性結腸炎,急性化膿性感染,脾切除后,腎移植發生排斥反應時。2.減少--生理性有婦女月經期;病理性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骨髓纖維化,何杰氏病,結核病,骨髓癌移植,壞血病,惡性貧血,肝炎,部分巨幼紅細胞貧血,嚴重感染,苯、砷、金制成中毒,放射線及過度鐳照射,抗癌藥,抗甲狀腺藥,噻嗪類利尿劑,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進行體外循環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巨大血管瘤等。
2024-11-24 16: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血小板減少的飲食療法 1、花生:每日吃120~1809帶衣花生,或用花生衣309,紅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5~7日為三個療程。本方有促使血小板升高的作用。 2、大棗粥:大棗1元,粳米100克。共煮粥,每日早晚服用,久服效佳。本方有益氣養血之功。 3、藕柏飲:生藕節500克,側柏葉。搗爛取汁,加溫開水服用,每日3~4次。本方有涼血化瘀,收斂止血之功。 4、二鮮飲:鮮茅根1509(切碎),鮮藕20()(切片)。煮對常飲,每日4~5次。本方有涼血養陰,消瘀止血之功 5、黃花魚膘:1209,加水文火燉1日,時時攪拌至溶化,全料分作4口量,每日分2次服,服時需再加熱。本方有調補氣血之功。患者可以使用中藥的,比如卷柏紫癜方。治療的比較徹底,沒有什么副作用。
2024-11-24 16: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時血小板還有維護毛細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創口,釋放與凝血有關的各種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處,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釋放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物質,是促進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還有營養和支持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使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鑒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如在肝素有關的血小板減少癥停用肝素).由于血小板反復輸注會產生同種血小板抗體,造成療效的降低,因而要間歇性使用以預防上述抗體產生.若血小板減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則血小板輸注應保留于治療致命性或中樞神經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則血小板輸注保留于治療急性出血或嚴重性血小板減少(如血小板數<10000/μl).成年人的治療通常開始口服皮質類固醇(例如強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計數將在2~6周內恢復正常,然后逐步遞減皮質類固醇.但大多數病人的療效不夠滿意,或是減少腎上腺類固醇劑量后即復發.脾臟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緩解.對于用類固醇和脾臟切除治療難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藥物的療效尚未證實.由于慢性itp病程長,同時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對治療方法的利弊仍須慎重權衡.應用合成的雄激素(達那唑),或使用硫唑嘌呤,長春新堿,環磷酰胺,或環孢菌素的免疫抑制療法的療效并不一致.對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靜注(ivig),這可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清除包被抗體血小板的作用.ivig劑量1g/kg,1天或連續2天.患者血小板數常可在2~4天內上升,但僅維持2~4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1g/(kg.d)靜脈輸注3天,可使血小板數迅速上升,且費用略低于ivig.對那些有致命性出血的患者亦應輸注血小板.由于糖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能預期在幾天內顯效,因而對itp患者不應預防性輸注血小板.患兒治療與成人相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復血小板數,但不能改善臨床結果.由于大多患兒在幾天或幾周內可從嚴重血小板減少癥自發性恢復,有時推薦單用支持療法.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無效的慢性型itp患兒脾切除術應至少推遲6~12個月,這由于無脾患兒增加了嚴重感染的危險,即使患病經年累月,大多患兒可自發性緩解.
2024-11-24 1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