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經和子宮內膜異位癥關系密切。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導致痛經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發病與經血逆流、免疫因素、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和環境因素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經血逆流:子宮內膜細胞通過輸卵管逆流至盆腔,在盆腔內種植生長,引發癥狀。 2.免疫因素:機體免疫功能異常,無法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 3.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 4.內分泌因素:激素失衡影響子宮內膜的生長和脫落。 5.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有害物質或不良生活環境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總之,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需要引起重視。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1-24 16: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子其 主治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內膜侵犯子宮以外的組織(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宮漿膜層的異位內膜)或器官,常累及多個器官或組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預防:一、避免在臨近月經期進行不必要的、重復的或過于粗暴的婦科雙合診,以免將子宮內膜擠入輸卵管,引起腹腔種植。二、婦科手術盡量避免接近經期施行。必須進行時,術中操作要輕柔,避免用力擠壓宮體,否則有可能將內膜擠入輸卵管、腹腔。三、及時矯正過度后屈子宮及宮頸管狹窄,使經血引流通暢,避免淤滯,引起倒流。四、嚴格掌握輸卵管通暢試驗(通氣、通液)及造影的操作規程,不可在月經剛干凈或直接在刮宮這一周期進行,以免將內膜碎片經輸卵管壓入腹腔。五、剖宮產及剖宮取胎術中應注意防止宮腔內容溢入腹腔,在縫合子宮切口時,勿使縫線穿過子宮內膜層,縫合腹壁切口前應用生理鹽水沖洗,以防內膜種植。由于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的預防意見也僅對少數情況適用,經血倒流本身是否致成子宮內膜異位癥尚有爭議。
2024-11-24 16: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育齡婦女有進行性痛經或/和不孕史,婦科檢查時摸及盆腔內有觸痛性硬結或子宮旁有不活動的囊性包塊,可初步診斷為內異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初期癥狀如下:1、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為不孕。子宮內膜異位到輸卵管后可能會致使管腔出現堵塞現象。直接導致受精卵無法通行出現不孕。 2、痛經。痛經屬于繼發性痛經。繼發性疼痛就是在出現內膜異位以后,在之前通常沒有疼痛感覺。 3、月經變多。在月經周期時,發現自己的月經量有明顯的增多情況,月經的經期通常會明顯的延長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若患者診斷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請及早治療,不然會導致女性不孕甚至切除子宮。服用中藥像“溫宮內異湯”等是不錯的選擇,能很快的消除痛.經,調理身體機制。
2024-11-24 16: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痛經是很多女性都碰到的一個問題,有些人表現的比較輕微,有些人卻表現得非常嚴重,說到底,主要是由于宮寒造成的經血不暢的原因,和你們以前在經期或者經期前后吃冰冷的東西,受冷,夏季貪涼等有非常大的關系。治療痛經應該從保暖,暖宮方面入手。先治本,在痛經的時候,可以用熱水袋熱敷小腹,多喝紅糖水,注意穿衣保暖等。在治本,去看中醫大夫,開一些養陽氣的藥方,服用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大的效果的。
2024-11-24 16: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發女性重度痛經的罪魁禍首,在導致不孕癥的病因中居第二位,一旦患上后,就難以根治。患病后,病人卵巢內產生黑色糊狀觸痛性的“巧克力囊腫”,隨病情的惡化,囊腫發生破裂,導致子宮粘連,影響生育。年輕女性應對痛經予以足夠重視,月經期內避免劇烈運動,以免經血沿輸卵管倒流回盆腔。當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時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防止病變的發生。如果還有生育要求的話建議中醫保守治療,目前西醫保守治療主要是激素用藥來抑制卵巢功能,從而抑制內異病灶的生長和痛經的出現,這種治療對卵巢功能的抑制會影響以后的生育。根據病人年齡、病情輕重和有沒有生育要求等綜合考慮。治療方法應因人而異。多不考慮手術治療,不僅風險大,且費用較高。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中醫治療。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我們應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中藥,像治療效果比較好的有中藥“祛瘀正宮貼”,祛瘀正宮貼乃傳統中醫黑膏藥,由多味名貴中藥材精細配伍,謹遵竹林寺女科古方炮制而成的。黑膏藥乃純中藥材熬制,效專力宏,無刺激無副作用,以其貼于體表穴位,強勁的藥力透過體表作用于臟腑直達子宮,打通子宮脈絡,起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軟堅散結、滋陰補腎的功效。同時改變患者的體質,,從而徹底治愈子宮內膜異位癥。本方為中醫黑膏藥,每付兩貼,一貼貼敷于(肚臍)“神闕穴”,一貼貼敷于(后腰)“命門穴”即可,用藥之前當先以生姜擦拭相應貼敷部位皮膚。每付可貼三天,十付為一療程。
2024-11-24 21:5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長繁殖而形成的一種婦科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子宮內膜異位癥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有時與病變程度很不相符,臨床表現很嚴重的患者,其病變可能是輕度的或局限的,而病變廣泛甚至盆腔解剖結構嚴重變形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卻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