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宮頸炎癥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癥狀包括白帶異常、下腹疼痛等。病因主要有病原體感染、機械性刺激、化學物質刺激、陰道菌群失調、內分泌失調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癥狀:白帶增多、發黃或呈膿性,可能伴有異味;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性交出血等。 2.病原體感染:常見的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鈉、阿奇霉素等。 3.機械性刺激:分娩、流產、刮宮等損傷宮頸,要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潔。 4.化學物質刺激:使用高濃度的酸性或堿性溶液沖洗陰道,應避免不當沖洗。 5.陰道菌群失調:可補充益生菌,如乳酸菌陰道膠囊。 6.內分泌失調: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使用藥物調節內分泌。 宮頸炎癥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潔性生活,增強自身免疫力,預防宮頸炎癥的發生。
2024-11-24 15: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建議停藥。中醫認為,宮頸炎主要是氣血虧虛導致的濕熱下注,西醫主要采取手術、LEEP刀、輸液、上藥等消炎殺菌以及物理治療等,不但不能根治,反而由于長期使用抗菌素,導致產生耐藥性等,因而更增加了治療難度,手術以及物理治療會造成新的創傷,所以一定要正確治療才能達到徹底根治的目的。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很多獨特的奇方秘方,建議采用傳統中藥桃仁、紫云英、鮮羅勒、石楠葉、仙茅、仙靈脾、肉蓯蓉、敗醬草、菟絲子、路路通、生薏仁、紅藤、熟地、三棱、片姜黃、生甘草、山藥、烏蛇、制首烏、太子參、青陽參、鐵膽粉、紫河車、白魚膘、懷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紅花等配合治療。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以徹底清除濕熱邪氣,消散經脈郁結,補氣養血,從而達到氣血雙盛,標本兼治,是治療婦科宮頸炎的最有效的方法。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24-11-24 15: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的腰酸考慮是感染盆腔炎造成的.如果確診可以口服左克膠囊和甲硝唑片,.癥狀緩解后可以用中藥灌腸加上理療,效果很好.您的陰道炎,不要輕視,對于比較頑固的陰道炎,最好積極到正規的醫院進行陰道菌群置換術來徹底治療.就是用消毒殺菌劑把陰道內包括正常菌群在內的所有微生物殺死后,換上實驗室培養的純陰道分枝桿菌,以維持陰道正常環境.正常女性陰道內存在大量的分支桿菌,它產生乳酸(這是臊味的來源),使陰道PH維持在3-4之間,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繁殖,被稱為陰道衛士,起到陰道自潔作用.陰道分支桿菌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天敵,它減少或缺失是陰道炎的內在病因.清理陰道環境后接種陰道分支桿菌,是陰道炎根治絕招.
2024-11-24 15: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患者女,32歲,咨詢宮頸DNA檢測高出多少就要注意你好,根據位點的相關性,臨床可行性,技術可行性,可干預性等原則選取6個基因位點檢查宮頸癌,分別是P53(Arg72Pro),GSTM1(Null/Present),GS(Null/Present),IL-18(rs1946519),P21(Ser31Arg),MTHFR(C677T).1.腫瘤蛋白P53(P53)當攜帶風險基因型時,Arg/Arg基因型的P53蛋白的降解速度比Pro/Pro基因型的P53蛋白快,體內P53蛋白的減少,會導致由P53調控的基因損傷修復,細胞分裂,細胞凋亡過程出現異常,讓正常的細胞轉化為腫瘤細胞,從而增加了宮頸癌的遺傳易感性.2.谷胱甘肽硫轉移酶M1(GSTM1)當攜帶風險基因型時,宮頸上皮細胞內無GSTM1表達,因此也無GSTM1的解毒活性,對環境毒素和致癌物質的敏感性提高,不能有效地將致癌物轉化為毒性低,水溶性強的代謝產物而及時地排出體外.這些未排除體外的致癌物可與機體內重要的腫瘤抑癌基因形成DNA加合物,導致DNA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從而增加宮頸癌的發病風險.3.谷胱甘肽硫轉移酶T1(GSTT1)當攜帶風險基因型時,宮頸上皮細胞內無GSTT1表達,因此也無GSTT1的解毒活性,對環境毒素和致癌物質的敏感性提高,不能有效地將致癌物轉化為毒性低,水溶性強的代謝產物而及時地排出體外.這些未排除體外的致癌物可與機體內重要的腫瘤抑癌基因形成DNA加合物,導致DNA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從而增加括宮頸癌的發病風險.4.5,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當攜帶風險基因型時,MTHFR耐熱性及酶活性降低,使5,10-亞甲基四氫葉酸轉化為5-甲基四氫葉酸的效率下降,影響甲基的傳遞,降低DNA的甲基化水平,使得DNA易于損傷,導致宮頸癌發生風險上升.5.細胞周期依賴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當攜帶風險基因型時,P21蛋白原有的G1期監控作用和結合PCNA,抑制細胞增殖的功能可能喪失,使DNA受損的細胞得以通過G1期檢測點,增殖為腫瘤細胞,導致宮頸癌的發病風險上升.6.白細胞介素18(IL-18)當攜帶風險基因型時,IL-18蛋白功能異常,可能抗腫瘤免疫和抗細胞內病原體能力下降,導致患宮頸癌風險上升.
2024-11-24 1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