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女性月經不來可能由妊娠、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疾病影響、藥物作用等導致。 1.妊娠:如果有性生活且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懷孕后月經會停止。可通過驗孕棒或血HCG檢測確認。 2.內分泌失調: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會影響激素分泌,導致月經紊亂甚至閉經。 3.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可能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致使月經不來。 4.疾病影響:子宮內膜損傷、宮腔粘連等子宮疾病,以及嚴重貧血、營養不良等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影響月經。 5.藥物作用:長期服用避孕藥、抗精神病藥等,可能干擾內分泌,引起月經失調。 總之,月經不來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月經長時間不來,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4 14: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根據你的情況考慮的是因為服用緊急避孕藥導致的月經不調和月經量少建議你吃益母草顆粒或者服用桂枝茯苓膠囊和逍遙丸來調理,如果月經還不來可以到醫院進行黃體酮注射,但是這個方法只是暫時性的,最好的方法是到醫院檢查一下內分泌,因為長期服用避孕藥會導致內分泌失調的。另外,生活要有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以免造成荷爾蒙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他疾病。平時還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2024-11-24 14: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女性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屬正常范圍,精神緊張、壓力大,環境改變等心理因素,一些影響內分泌的疾病、婦科疾病等都可以引發月經推遲。建議您找個中醫把把脈,找準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些中藥調理一下身體,過一段時間癥狀會有緩解。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和過度操勞,注意衛生、預防感染,經期不能性交。
2024-11-24 14: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哺乳期月經不正常是很多見的,多是由于內分泌暫時失調引起的。由于腦垂體分泌催乳素,除了使乳房分泌乳汁外,還作用于腦垂體,抑制卵泡發育,因此一般產婦在哺乳期半年內卵巢沒有排卵功能,不來月經。即使有月經來潮,也因激素水平波動可出現哺乳期月經不正常的情況。但是也不應忽視造成月經不正常的其他原因,而這些原因則有可能是比較嚴重的。
2024-11-24 14: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哺乳媽咪的月經母乳喂哺嬰兒的新媽媽,排卵及月經恢復較遲,有的要在一年后才來月經。大多數人第一次的月經量比平時月經量多,第二次月經就正常了,因此不必治療。當月經來潮時,哺乳媽咪的乳量一般會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質量也稍有變化,蛋白質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這種乳汁有時會引起嬰兒消化不良癥狀,但這是暫時的現象,待經期過后,就會恢復正常。因此無論是處在經期或經期后,媽咪都無須停止喂哺。產后惡露,并非月經通常情況下產婦在分娩后,產道會流出如月經一般的血狀分泌物,這種由胎盤著床位置的出血,混著殘留在子宮的蛻膜、組織碎片及黏液等分泌物,稱為惡露。正常情況下,起初的4~5天,惡露量多且呈紅色;產后一星期后,惡露量逐漸減少而變成褐色;第10天以后,顏色變得更淡,慢慢地由黃色轉為白色,沒有特殊的氣味。惡露一般在產后4-6周消失。但有時少量褐色的惡露會持續到產后第1次月經來潮。惡露一般不超過月經量。如果流血持續兩周以上,超過月經量或有血塊,陰道流出物呈爛肉樣組織或有腐敗臭味時,應該及時求醫。常見的產后月經異常常見的產后月經異常,有不間斷陰道出血和閉經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由于產后的第一次月經通常是無排卵的周期,或是因功能不良的黃體誘導而產生的,而且此時卵巢對于性腺激素的剌激仍不太敏感,所以,諸如產后惡露一直滴滴答答流不停、偶爾會有不定期的反復少量出血,或是還在坐月子期間即有類似月經來潮的出血等各種異常現象很常見。如果確定以前并沒有服用會抑制子宮收縮的食物或藥物,而且產后出院前的檢查并沒有發現會引起產后出血問題的情況,可在產后回診時詢問醫師。如果在坐月子期間與之后,有經常或大量出血等情形,建議還是要立即就醫,接受婦產科醫師的診斷及治療。第二種情況:產后閉經的情況主要見于長期哺乳和產后大出血、感染所致的漢氏綜合征;另外,體內泌乳激素過高也會抑制排卵而形成無月經。分娩前,孕婦體內的泌乳激素濃度雖然高,但是由于受到雌激素的影響,泌乳激素無法表現其作用。在胎盤娩出之后,泌乳激素的作用因體內雌激素濃度驟減而加強。一般而言,泌乳激素在生產兩周后才會回復到孕前狀態。但是在哺乳產婦體內,泌乳激素不但維持在高于孕前的狀態,而且還因受到寶寶吸吮的反應而增加。哺乳性無月經的低雌激素甚至可維持180天之久。因此只要有哺乳,新媽媽的月經應該不會太早來。當然,不同人的差異性也很大。另外,部分產婦由于哺乳時間過長,結果導致子宮內膜萎縮性閉經。另一種主要的閉經情況,產生在產后大出血伴休克、嚴重的產后感染或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產婦身上。這些癥狀可導致閉經,即所謂的漢氏綜合征,此癥還可累及甲狀腺的分泌功能,出現如消瘦、消化不良、畏寒、乏力、性器官萎縮、基礎代謝低及毛發脫落等癥狀,需經醫生診治。沒有月經,也須避孕處于產褥期的新媽媽即使沒有月經,也能懷孕。因為能否懷孕,在女方來說取決于有無排卵。排卵的恢復不一定是與月經的恢復同步的,特別是在月經剛恢復的幾個周期,常常是無排卵的月經周期,但也有不少人在月經恢復之前就已開始排卵,尤其是不哺乳的婦女,排卵往往恢復較早。因此,產婦在哺乳期間性交,隨時都可能因已恢復排卵而受孕。據統計,在哺乳期受孕的婦女中,有一半是月經復潮以前受孕的。所以,產后只要開始有性生活,就應當采取避孕措施。滿月后,產婦就有恢復排卵的可能,所以,產后第一次性生活起就應采用避孕措施。適宜的哺乳期避孕方法可以是避孕套和單純孕激素避孕針。單純孕激素避孕針的使用方法是月經來潮第5天注射一針,以后每3個月一次。由于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可使乳汁分泌減少、質量降低,還能進入乳汁對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哺乳期的新媽媽不宜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藥。問和答我產后兩個月來月經。聽別人說第一次來月經要吃益母草膏,以便于淤血的排出,但我以前月經量就大,我擔心吃了以后會更多。請問我是否可以吃益母草膏,如果不吃會不會影響淤血的排出,影響子宮的恢復?在生產過后,可以吃些益母草。如果已經月經來潮,而且月經正常,就不必吃了。
2024-11-25 0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