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寶寶耳后有淋巴結,可能是正常免疫反應、感染、過敏、腫瘤或其他少見原因。常見于呼吸道感染、耳部炎癥等。 1. 正常免疫反應:寶寶免疫系統發育中,接觸病原體后會刺激淋巴結反應性增大,無需特殊處理。 2. 感染:如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炎癥,導致淋巴結腫大,需抗感染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克洛、利巴韋林等。 3. 過敏:接觸過敏原后,身體發生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淋巴結腫大,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必要時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4. 腫瘤:較為少見,如淋巴瘤等,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可能涉及化療、放療等治療。 5. 其他原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需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總之,寶寶耳后出現淋巴結腫大,家長不必過于驚慌,應密切觀察其變化,如持續增大、增多、疼痛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治療。
2024-11-24 13: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淋巴結屬于良性的病變,是不需要治療的,平時不可以過多的刺激它,保持清潔衛生就行。
2024-11-24 13: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小兒頸部觸摸到淋巴結很常見,它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每個正常人都有淋巴結,其直徑為0.2~0.5厘米,質地柔軟,表面光滑,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如果淋巴結直徑大于0.5厘米,屬于淋巴結腫大。凡遇淋巴結腫大,最好找醫生診斷,以確定原因及是否需要治療。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很多,有些暫時不必治療,但必須密切觀察;大部分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 一般來講,淋巴結輕度腫大,單個或散在的幾個,質軟,無壓痛,無粘連,無伴有其他癥狀,可暫時不必治療,但必須密切觀察其變化。如不增大或逐漸縮小,則可繼續觀察;如果增大或增多,必須找醫生診治。如果腫大的淋巴結較大、較多,尤其是成串,逐漸增大或迅速增大,與周圍組織粘連,其他部位(如腋下)也有淋巴結腫大,伴有發熱、貧血、消瘦等其他癥狀者,都應該立即到醫院做相關檢查(甚至淋巴結活檢),以達到及時診斷和治療。你的來信沒有描述淋巴結的大小、多少及1年來的變化,請你按上述方法觀察,必要時到醫院檢查。只有明確病因才能正確治療。瘤 體里長有淋巴管與淋巴結,有不少淋巴結長在身體的表淺部位,例如分布在枕部、耳后、頸部、領下、鎖骨上、腋下、肘部、腹股溝和胸窩等處,在正常情況下,腹股溝部和頜下常可捫及小淋巴結,其他部位一般難以摸到。如果摸到也不必緊張,但要請醫生檢查一下,分析一下腫大的原因。淋巴結不僅是造血器官之一,對異物(包括細菌、病毒、腫瘤細胞等)還能進行捕捉和吞噬,產生免疫反應,所以,許多疾病都可引起淋巴結的腫大,其中以感染最為常見。如皮膚和粘膜的發炎常引起相應部位的局限淋巴結腫大,這種因發炎而腫大的淋巴結,質軟,常有局部紅腫和疼痛,稱為急性淋巴結炎。俗稱的“疬子頸”,則是結核菌感染頸部淋巴結而引起。 許多全身性感染,如風疹、麻疹、水痘、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常引起全身性或多組淋巴結腫大。所有感染所致的淋巴結腫大,隨著感染的控制,腫大的淋巴結便可縮小或消失。轉移性癌腫引起的淋巴結腫大,是人們最為恐懼的,它的特點是質地堅硬、固定,呈進行性腫大,可因壓迫附近神經或器官而引起疼痛。但是,有一種發生于淋巴結本身的腫瘤——淋巴瘤,卻常常為人們所忽視。這類病人早期除局部淋巴結腫大外,常無任何全身癥狀。大多數病人先在頸部觸及腫大的淋巴結,早期質軟,呈橡皮感,可活動,無壓痛。隨著病程的進展,才逐漸增大,融合成塊,引起壓迫癥狀,并出現多組或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同時出現發熱、消瘦、盜汗等全身癥狀。 淋巴瘤是血液系統的一種惡性腫瘤,但其惡性程度一般要比急性白血病和癌癥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后,預后是比較好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因此,凡發現淋巴結腫大,都不能麻痹大意,要及時就診,尋找原因。如果一時原因不明,可作淋巴結穿刺或淋巴結切片檢查,這種檢查方法簡單,對病員并無多大損傷和痛苦,可反復進行。不論是急性炎癥、慢性炎癥、癌腫轉移或淋巴癌,都可及時得出正確診斷
2024-11-24 2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