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隔代教育,主體還是補充有一組不完全的數據統計,平均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幫著照看第3代;相關話題的爭論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這個現象呢?隔代教育日益成為主體?隔代教育占據主導并非偶然。一些上班族父母們會覺得,每天朝九晚五的日子很是辛苦,又忙又累,根本沒時間照看孩子,就更沒法騰出專門的時間教育孩子。可是,與自己帶孩子麻煩多不一樣,年輕一輩的父母把孩子交給祖輩來看管實在是“方便實惠”多了,一方面時間騰出來了,另一方面也省下了把孩子“全托”給幼兒園的經濟開支。因為是親人照顧孩子,年輕爸媽們可以相當放心,除此之外,作為“過來人”的爺爺奶奶在教育孩子上駕輕就熟,還可以替自己解決這個時期孩子出現的各種問題,何樂而不為呢?祖輩們對于年輕爸媽表示理解,兒女工作辛苦,這的確是事實,能幫他們分擔些就盡量多分擔些,畢竟養過孩子了就會感受到撫養一個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了,再說還能享受天倫之樂。于是,越來越多的祖輩家長開始上崗“重操舊業”,給自己孩子的孩子當“爸媽”。隔代教育利大還是弊多?不可否認,隔代教育的確解決了年輕上班一族無法照顧孩子的難題。祖輩們從和孫輩們的一起生活、交流過程中也重溫了自己年輕時期撫養孩子的樂趣,心態也因此變得年輕,享受當個“老小孩”的幸福和快樂,并且每天在和孫子孫女的相處中,一種融洽和諧的關系也在不知不覺地加深。另一方面,祖輩家長積累的生活經驗、撫育孩子的經驗,都是年輕父母所不及的。可是,在肯定隔代教育的積極方面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極方面,大多數老人基本上對孫兒們的教育采取溺愛的方式,這無疑會培養出一個自私自利、無理取鬧的孩子;有時年輕爸媽在責罵犯錯的孩子的時候,祖輩出于保護孩子的心理,常常會出來干預,而這樣無疑給孩子人為地制造了一個“避難所”,以后每次挨罵都會跑到爺爺奶奶那里參上爸爸媽媽一本,給自己的錯誤開脫,長此以往,祖輩和父輩不同的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另外,祖輩畢竟年紀已高,一些老年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也會潛移默化給孩子,以至于讓孩子養成“少年老成”的性格特征,間接剝奪了孩子玩樂的天性,越發的孤僻和冷漠。隔代教育最好是補充教育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根本上來說是祖輩和父輩教育思維模式上的差異。從社會層面上,面對著隔代教育盛行的局面,應該開展相關的親子活動或者對祖輩家長進行一系列的“育兒資格培訓”課程,讓爺爺奶奶輩的家長教育思維模式跟上時代的步伐,轉變一些不合時宜的教育理念,而這不僅是祖輩的調整,更是一個孩子成長形式的規范和調整。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年輕父母必須要明確一點,隔代教育,自始至終只能是一個補充,自己該承擔的對孩子的撫養和教育責任不能單純靠“推”來解決,把孩子“推”給爺爺奶奶只能解決一時的困難,不會是長久之計。既然決定把孩子暫時委托給祖輩,那在教育孩子方面就要不斷地和祖輩溝通、協調,不能“不聞不問,不管不顧”。減少一切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地快樂成長。
2016-05-18 1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種疤痕是不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的,是由于用力過大造成的,但是往往不會影響骨骼的發育,淘氣是寶寶的本性,建議不要以這種方法去教育孩子,容易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容易走極端,以免出現意外現象,教育孩子一定要科學,提倡說服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引導.這樣才可以使寶寶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同時發展,將來成為國家之棟梁,
2016-05-18 12: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提兩點建議:1敢快接來自己帶。畢竟是親母子,慢慢的她會和媽媽親的,自然就會聽話多了。2實在不能自己帶,就仍由爺爺奶奶帶,做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孩子不是聽他們的話嗎,解鈴還需系鈴人嗎!
2016-05-18 12: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情況對孩子的身高發育式沒有影響的,但是建議你以后不要打孩子,如果打出點什么毛病,當父母的都會后悔終生的,孩子3歲正是淘氣的年齡,等長大點就好了.
2016-05-18 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