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乳房的大小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遺傳、激素水平、營養狀況、體重變化、運動鍛煉等。 1.遺傳:遺傳因素在乳房大小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家族中女性乳房的大小和形態可能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2.激素水平: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對乳房發育有顯著影響。青春期時激素分泌旺盛,促進乳房生長。 3.營養狀況:充足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是乳房發育的基礎。營養不良可能導致乳房發育不良。 4.體重變化:體重增加時,乳房中的脂肪組織可能增多,使乳房變大;體重減輕則可能導致乳房變小。 5.運動鍛煉:適當的胸部運動有助于增強胸部肌肉,對乳房的形態和支撐有一定影響。 總之,乳房大小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果對乳房大小存在過度的擔憂或異常情況,建議咨詢專業醫生,以獲得更準確的評估和建議。
2024-10-20 19: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作語 主治醫師
北京國醫堂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女性乳房常常略有差異,一般右側大于左側,但也有少數青年女子呈現明顯的差別,有礙美觀,這時可通過加強左側胸肌的鍛煉加以矯正.平時有意識地多用左手提,捧重物,不但可健壯左側胸肌,增大乳房,而且多用左臂,可促進大胸右半球的發育,使你更聰穎.另外,還可用右手輕壓左側乳房,循順時針方向按摩,每日3次,每次30下,亦可起到增大乳房的作用.青春發育期少女的兩側乳房可因生理一大一小,這通常是由于對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的敏感性較強的一側乳芽先發育,且生長較快而顯得較大;敏感性較差的一側乳芽則因發育遲緩,生長較慢而顯得較小.隨著發育成熟,兩側乳房會逐漸趨向對稱.這種暫時性兩側乳房大小不一的現象并非少見,對此不必憂慮,更不必有手術干預,宜耐心等待.身體發育成熟,身材定型后,若兩側乳房一大一小異常懸殊,采用上述自我矯正法無效時,可考慮手術矯正.
2024-10-20 19: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一些較小的嬰兒可能在吃了一側乳房內的奶后已經飽了,或僅從另一側乳房中吃少量的奶,所以有些年輕的母親常有喂翼側乳房的習慣。如果嬰兒經常從一側乳房吃奶多,另一側乳房吃奶少的話,那麼吃得少的那側乳房的乳汁必會逐漸減少,甚至停止分泌,還會造成兩側乳房大小不一。為了避免發生上述現象,兩側乳房應輪換喂,即先喂一側乳房,吸完后再喂另一側,下次喂奶時要調換一下程序,先喂上次后喂的那側乳房,后吃上次先喂的那側乳房,以后喂奶時依次類推,這樣可使兩側乳房乳汁分泌均勻,而且不會造成兩側乳房大小不一。如果已經大小不一就需要嬰兒每次母乳時先吃小的一側,一般過一段時間會逐漸恢復的。
2024-10-20 19: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懷孕以后,由于孕媽媽體內孕激素水平增高,乳腺組織內的腺泡和腺管不斷增生,乳房的皮下脂肪漸漸沉積,使乳房的外形有了很大的變化。最初的一月內,孕媽媽會感覺到乳房有點微微脹痛,而且變得特別敏感。隨著月份增加,乳頭和乳暈也會變得越來越大,顏色一點點變深,到孕晚期的時候就會變成棗黑色。有些孕媽媽在懷孕20周后,還會從乳頭分泌出少量的乳汁,這些都是在為今后的哺乳做準備呢。 從外觀來看,伴隨著乳房的脹大,左、右乳頭之間的距離開始逐漸變寬,雙乳開始向腋下擴展并下垂。除了形狀的變化以外,由于乳房周圍的皮膚缺乏彈性和張力,雙乳的外側還有可能出現少量的妊娠紋。 一則是為了乳房的健康舒適,再則為了美觀挺拔,孕媽媽從懷孕起就要開始呵護自己的乳房啦,諸如保持清潔、佩戴合適的文胸等等。 在懷孕5個月后,應經常用清水擦洗乳頭;如果乳頭結痂難以清除時,還可先涂上植物油,待結痂軟化后再用清水清洗,擦洗干凈后涂上潤膚油,以防皸裂。 由于刺激乳頭可能會引起宮縮,因此一般在懷孕9個月以后進行乳房按摩會比較安全。按摩過程中可以軟化乳房,使乳管腺暢通,有利于乳汁分泌。另外,刺激乳頭和乳暈,還可使乳頭的皮膚變得強韌,將來寶寶也比較容易吸吮。孕媽媽可以用手掌側面輕按乳房,露出乳頭,并圍繞乳房均勻按摩,每日1次。
2024-10-21 02: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