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肝硬化晚期通常難以完全治愈,但通過綜合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并發癥處理、肝移植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抗病毒藥物,可抑制病毒復制,減輕肝臟炎癥;螺內酯、呋塞米等利尿劑,用于消除腹水;普萘洛爾等降低門靜脈壓力的藥物。這些藥物需遵醫囑使用。 2. 飲食調整: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攝入,避免粗糙、堅硬、辛辣食物,嚴格戒酒。 3. 并發癥處理:針對腹水,除使用利尿劑,還可能進行腹腔穿刺放液;若有消化道出血,需采取止血、輸血等措施。 4. 肝移植:對于病情嚴重、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肝移植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5. 定期復查:監測肝功能、血常規、腹部超聲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肝硬化晚期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以改善預后。
2024-10-20 20: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休息肝功能代償者宜適當減少活動失代償期患者應以臥床休息為主(二)飲食一般以高熱量高蛋白質維生素豐富而可口的食物為宜(三)支持療法二、藥物治療目前無特效藥不宜濫用藥物否則將加重肝臟負擔而適得其反(一)補充各種維生素(二)保護肝細胞的藥物如肝泰樂維丙肝肝寧益肝靈(水飛薊素片)肌苷等10%葡萄糖液內加入維生素CB6氯化鉀可溶性胰島素(三)中藥三、肝移植人類第一例正規肝移植是1963年完成的據國外統計自1980年以來肝移植的3年存活率依病種的多少為序是;晚期非酒精性肝硬化41%左右;酒精性肝硬化20%;膽道閉鎖60%;肝細胞癌20%;膽管癌
2024-10-20 20: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肝臟損害,肝臟呈進行性、彌漫性、纖維性病變。引起肝硬化常見原因有: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國,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是引起門靜脈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2、酒精中毒:長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肝硬化必須及時治療,否則容易發展成肝癌,建議您到正規的醫院完善下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采用科學的、最新的治療方法,切勿盲目治療。平時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不要熬夜、最好不要飲酒。
2024-10-20 20: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肝硬化晚期如果養護的好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重點是如何養護肝臟,除了飲食要多注意不能吃太硬的東西外,也要堅決的戒酒,禁止辛辣食物,多吃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蛋、蔬菜、魚等,同時除了常規治療外建議服用體恒健養肝片來軟化變硬肝臟,消除常用藥副作用,且不會加重肝負擔目前比較適合的方式。
2024-10-20 20: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在中醫書籍中,沒有肝硬化的病名,只有與肝硬化病相類似的癥狀。最早見于《內經》。《靈樞·水脹》篇云:“鼓脹何如?”歧伯日:“腹脹身皆大,大于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對癥狀的描述頗為詳細。《難經·五十六難》謂:“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發肌膚。”其癥狀的描述與肝硬化引起的脾臟腫大頗為吻合。現代醫學的肝硬化,或肝硬化腹水,屬中醫的“單腹脹”,“水臌”的范疇。 病因病機:: 肝硬化主要表現為腹脹大,積和黃疸,中醫根據其發病過程及臨床證候,作為辯證依據,常見的病因有酒食不節,情志內傷,感染邪毒等。 1,酒食不節,損傷脾胃,蘊生濕熱,雍阻中焦,脾土雍滯則肝失條達,肝脾同病,水濕內停,氣血交阻而成鼓脹.醫書云:少年縱酒無節,多成水鼓。 2,肝氣郁結:肝藏血,性喜條達,若情志不舒,肝氣抑郁,失于疏泄,則氣機不利,血脈瘀阻.肝郁橫逆犯脾胃,脾失運化,則水濕內仃,水瘀互結,痞塞中焦,形成是癥.正如古醫書云:鼓脹¨¨¨或由怒氣傷肝,漸蝕其脾,脾虛之極,故陰陽不交,清濁相混,遂道不通,郁而化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故其腹脹大。 3,感染邪毒蟲積:邪毒蟲積由皮表而入,內傷肝脾,瘀阻脈絡,蘊結不散,致升降失常,清濁相混,水濕內仃,氣,血,水相互搏結,日久而成。 4,久病失治:黃疸失,誤治,日久傷肝脾,肝失條達,氣機阻滯,病之入絡,則氣血凝滯;脾虛失運,水濕仃留;肝腎同源,肝病及腎,腎失氣化,水濕泛濫,導致血瘀,水聚,形成鼓脹。
2024-10-21 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