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寶寶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現象,通常由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主要因素包括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母乳喂養以及感染等。 1.膽紅素生成過多:寶寶出生后紅細胞破壞增加,膽紅素生成過多,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寶寶肝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對膽紅素的攝取和結合能力不足。 3.膽汁排泄障礙:膽管阻塞或發育異常,膽汁無法正常排泄,導致膽紅素在體內積聚。 4.母乳喂養:部分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因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響膽紅素代謝。 5.感染:寶寶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影響肝臟功能,引發黃疸。 6.其他因素:如新生兒溶血病、紅細胞增多癥等也可能導致黃疸。 寶寶出現黃疸,家長不必過于驚慌,但要密切觀察。如果黃疸持續加重或長時間不消退,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新生兒黃疸是在新生兒時期出現皮、鞏膜及黏膜黃染,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其病因特殊而復雜,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導致死亡和嚴重后遺癥。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大類。生理性黃疸屬于正常生理現象。由于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約60%足月兒和80%以上的早產兒在出生后3-5天可出現黃疸,但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14天內黃疸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3-4周黃疸全部消退。病理性黃疸則屬于異常,一般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①細菌感染和新生兒敗血癥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細胞病毒等;②新生兒溶血病;③先天性膽道閉鎖和膽總管囊腫;④母乳性黃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現黃疸,2-3周達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膽紅素即可下降,如3天無明顯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黃疸;⑤其他因素如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當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過早(于生后24小時出現);黃疸程度重或進展快;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黃疸退而復現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黃疸都應找出原因進行治療,尤其是1周內的早產兒和有嚴重缺氧、酸中毒、顱內病變、嚴重感染的患兒,必須盡早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24-10-21 13: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大便顏色正常嗎?如果寶寶大便顏色正常并且除了黃疸以外沒有其他不正常的表現就給寶寶平時多曬曬太陽,喝葡萄糖水,平時開著日光燈照射,可以試試停兩天母乳看是不是母乳性黃疸。
2024-10-21 13: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你的描述,如果小兒還有一點眼睛黃的癥狀可以檢查膽紅素的情況,看只否還有一定程度的黃疸.最好好似到醫院在醫生的檢查后確定具體的情況.一般小兒在出生以后母乳喂養以后可能會有母乳性黃疸的出現注意觀察. 有的寶寶剛出生時,皮膚的顏色紅潤,但喂母乳后不久,就發現皮膚變黃,而且久久不退。但寶寶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經化驗,膽紅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寶寶的肝臟和脾臟也不大,無貧血,白細胞數不高,肝功能正常。這就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為1-2%,甚至更高。為什么有些寶寶用母乳喂養后會出現黃疸呢?醫生研究發現,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有關。專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由于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別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復吸收,于是,寶寶便出現了黃疸并持續不退。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為早發型及遲發型兩種類型。早發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峰值的時間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現,并于第4-6天最明顯,然后在兩周內消退。然而,從臨床實踐來看,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發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后發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后加重,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后7-14天出現。 無論是早發型或遲發型母乳性黃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黃疸就減退;若再開始母乳喂養,黃疸又會重新出現。母乳性黃疸比一般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長,有的可長達1-2個月,但通過化驗可與肝炎區別開。 出現母乳性黃疸后是否應停止喂養母乳呢?一般來說不必,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通常不會出現較重癥狀,也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如果經化驗確診為母乳性黃疸,就不必緊張地帶著寶寶多次去醫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吃藥。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重時應該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營養品,為使寶寶得到必需的營養,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養的方法。暫停期間,可以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證乳汁持續分泌,等寶寶黃疸減輕或消退后,再繼續母乳喂養。此后,即使有輕度黃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一般來說,隨著月齡的增長,黃疸可逐漸消退,對寶寶生長發育并無多大影響,不必過于擔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黃疸沒減輕,或反而加重,應該再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024-10-21 11: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小民 醫師
中北大學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寶寶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現象,通常由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主要因素包括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母乳喂養以及感染等。 1.膽紅素生成過多:寶寶出生后紅細胞破壞增加,膽紅素生成過多,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寶寶肝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對膽紅素的攝取和結合能力不足。 3.膽汁排泄障礙:膽管阻塞或發育異常,膽汁無法正常排泄,導致膽紅素在體內積聚。 4.母乳喂養:部分母乳喂養的寶寶可能因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響膽紅素代謝。 5.感染:寶寶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影響肝臟功能,引發黃疸。 6.其他因素:如新生兒溶血病、紅細胞增多癥等也可能導致黃疸。 寶寶出現黃疸,家長不必過于驚慌,但要密切觀察。如果黃疸持續加重或長時間不消退,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2 0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