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據調查93.0%的患兒父母對兒童抽動癥的臨床癥狀均無認識,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現眨眼、擠鼻等臨床癥狀時,往往誤認為孩子調皮、出怪相,不時指責、謾罵甚至毆打孩子,給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有些患兒在與父母就餐或看電視時,擔心父母注視自己,而心情緊張恐懼、焦慮不安,從而使抽動癥狀加重,不利于患兒的康復。為此必須讓父母認識到,患兒的癥狀表現是疾病所致,而不是故意出怪相,父母要穩定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2024-10-21 13: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抽動癥有治愈的可能,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時機、治療方法、家庭環境、孩子自身心理狀態等。 1.病情嚴重程度:癥狀較輕、發現及時,治療效果通常較好;若癥狀嚴重且復雜,治療難度會增加。 2.治療時機:早期診斷并開始治療,能更好地控制癥狀,提高治愈機會。 3.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氟哌啶醇、硫必利、可樂定等)、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等綜合手段。 4.家庭環境:溫馨和諧、給予孩子充分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的康復。 5.孩子自身心理狀態:積極樂觀、有良好應對能力的孩子,康復效果往往更理想。 總之,小兒抽動癥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況,及時帶孩子就醫,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只要積極治療,多數孩子的癥狀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治愈。
2024-10-21 13: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小兒多動癥的臨床表現有、;1.注意障礙,患兒注意力難以集中,2.活動過度 患兒往往從小活動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兒期就特別好動。隨著出生后身體機能的發展更顯得不安分。3.感知覺障礙 表現為視一運動障礙、空間位置知覺障礙、左右辨別不能,經常反穿鞋子,聽覺綜合困難及視一聽轉換困難等。4.情緒和行為障礙 多動癥患兒情緒不穩,極易沖動,對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興奮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發脾氣、哭鬧。5.學習困難 雖然多動癥兒童的智力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學習成績卻普遍很差。對兒童多動癥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不能代替教育,藥物可為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并應正確理解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
2024-10-21 13: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肯定不容易治愈的,只是西醫治療抽動癥的費用并不便宜,而且長期治療,人體還會產生抗藥性等等不良反應。抽動癥患兒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學習成績下降,有的不及格,甚至留級。給孩子及家長都帶來很大的痛苦。也影響孩子的將來升學。所以,在初期發現孩子有異常癥狀時,首先應帶孩子到權威部門進行確診。
2024-10-21 13:0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抽動癥有治愈的可能,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時機、治療方法、家庭環境、孩子自身心理狀態等。 1.病情嚴重程度:癥狀較輕、發現及時,治療效果通常較好;若癥狀嚴重且復雜,治療難度會增加。 2.治療時機:早期診斷并開始治療,能更好地控制癥狀,提高治愈機會。 3.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氟哌啶醇、硫必利、可樂定等)、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等綜合手段。 4.家庭環境:溫馨和諧、給予孩子充分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的康復。 5.孩子自身心理狀態:積極樂觀、有良好應對能力的孩子,康復效果往往更理想。 總之,小兒抽動癥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況,及時帶孩子就醫,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只要積極治療,多數孩子的癥狀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治愈。
2024-10-21 19:00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抽動癥,指局限于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出現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嘔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見于5—10歲的兒童,男孩多于女孩.一般在治療后會好轉的對于抽動障礙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1)藥物治療可分為針對抽動癥狀的治療與針對抽動癥所伴有的癥狀的藥物治療(2)心理治療對抽動障礙的兒童也相當重要.首先,作為家長和老師要正確認識抽動障礙,避免各種加重癥狀的因素.其次,通過減輕心理壓力,解除造成心理緊張的各種因素,教會孩子正確處理所遇到的問題.家長與老師要鼓勵孩子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長對孩子不必過分關注,更不要批評指責.雖然對一些孩子批評后可使癥狀在短時間內減輕或消失,但過后會出現“反跳”現象而使癥狀更加嚴重.抽動障礙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一般預后良好.大部分患兒到少年期癥狀會好轉,只有一小部分兒童會持續至成年.
2024-10-21 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