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牙齦出血可能由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導致。局部因素包括菌斑和牙石堆積、牙齦炎癥、不良修復體刺激等;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紊亂、維生素 C 缺乏等。 1. 菌斑和牙石堆積:口腔清潔不到位,牙菌斑和牙石刺激牙齦,引發炎癥,導致出血。 2. 牙齦炎癥:牙齦受到細菌感染,出現紅腫、疼痛,容易出血。 3. 不良修復體刺激:不合適的假牙、補牙材料等刺激牙齦,造成損傷和出血。 4. 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影響凝血功能,導致牙齦自發性出血。 5. 內分泌紊亂:妊娠期、青春期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引起牙齦出血。 6. 維生素 C 缺乏:影響膠原蛋白合成,使牙齦組織脆弱,容易出血。 總之,牙齦出血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如果經常出現牙齦出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2024-10-20 19: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牙齦出血是口腔科常見的癥狀之一.一般情況下,牙齦出血常見于牙周炎的早期—牙齦炎.牙齦出血不僅僅出現于口腔科的疾病,它還會出現于全身的其它疾病.綜合牙齦出血的原因如下: (1)齦炎和炎癥增生:不潔性齦炎,牙間乳頭炎和牙齦炎癥性增生等,是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常在刷牙,咬硬食物,剔牙或其它刺激時發生出血,一般均能自行停止.治療:首先應去除病因,如病因為牙石的刺激,必須作潔治術,如食物嵌塞,則需矯治食物嵌塞;如為不良修復體,應去除.其次給予必要的藥物治療,控制感染. (2)牙周病:炎癥型牙周病患者的牙齦易出血,此外,尚有牙周袋形成并溢膿,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等癥狀,變性型牙周病雖然一般炎癥不明顯,但有些病例在早期尚未出現明顯的牙周袋和牙槽骨吸引以前,即有出血的主訴,這些患者常找不到明顯的局部刺激因素,唯有牙齦水腫,易出血.治療時可按牙周病治療原則進行治療. (3)壞死性齦炎:為梭形桿菌和口腔螺旋體的混合感染.主要表現為牙間乳頭的潰瘍,壞死,腐臭,疼痛和牙齦出血.治療時,首先要改改善口腔衛生情況,局部使用3%雙氧水液含漱,此外給予維生素C,必要時給予抗生素. (4)妊娠期齦炎和妊娠瘤:妊娠期間,牙齦充血,水腫,觸之易出血.妊娠3——4個月后,妊娠瘤易發生在牙齦乳頭上,呈腫瘤樣增生,觸之易出血.應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妊娠性齦炎在分娩后多能自愈,妊娠瘤在妊娠期后可縮小或停止生長,也可在產后進行齦瘤切除術. (5)肝臟疾病:可使凝血酶原或纖維蛋白原減少,以致血液凝固不佳,當口腔受到損害時,可發生持續性出血.檢查時可見肝腫大,肝功異常,凝血時間和凝備酶原時間過長.可采用凝血酶或肝素肌肉注射,注射維生素K進行治療. (6)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病:在口腔粘膜或牙齦受到損害后,可出血不止;也可發生牙齦廣泛的自動流血,除口腔外,皮膚和內臟也可出現瘀斑,化驗時血小板計數減少,出血時間明明延長,治療時可使用全血或血小板輸入,可使用可的松,或ACTH,等 (7)白血病:口腔牙齦珍現為帶污穢樣的腫脹,潰爛,并可突然發生大出血可長期少量滲出.此外,常出現全身貧血,白細胞和不成熟的白細胞增多,治療時,應采取輸血,可的松,強的松等全身治療. (8)血友病:僅見于男性,多在拔牙或口腔輕微損傷后發生持續性滲血,常因缺之凝血活素而致血液凝固延長,治療時可采取全血可新鮮血漿輸入,局部可用凝血酶或凝血活酶等 (9)再生障礙性貧血:也可珍現為牙齦廣泛出血.是由于紅骨髓明顯減少,造血功能底下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癥,主要表現為全白細胞減少,常以貧血為量先癥狀.可采取輸血治療 (10)腫瘤:有些生長在牙齦上的腫瘤如血管瘤,牙齦瘤等,較易出血,有些從身體其實部位轉移到牙齦的腫瘤,也可能引起牙齦大出血,如絨毛膜上皮癌等.應著手腫瘤的治療.根據您所說的情況,還不能確認您是何種原因引起的牙齦出血,建議您抓緊時間到正規醫院檢查清楚,以免延誤病情.祝您早日康復.
2024-10-20 19: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牙齦出血的原因很多,是口腔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一般分為局部性和全身性兩種:局部原因引起的牙齦出血,常見的是患牙齦炎和牙周炎病人.這些病人由于不經常刷牙,或由于刷牙的方法不正確,在牙齦邊緣的地方產生牙石.牙石是一種堅硬的石灰樣物質,對牙齦有刺激作用,能引起牙齦發炎,腫脹,充血,輕者在刷牙,吮吸,咬硬物或剔牙時出血,重者在輕微刺激或沒刺激時也會出血.如發炎,高燒致牙齦組織的血管結構發生改變,也會造成出血.口腔疾病所致的牙齦出血,多見于牙齦炎和牙周炎.此外,假牙不合適,食物嵌塞,牙周損傷等,都可造成牙齦出血.有的會在牙刷上留下出血的痕跡.人們遇到這種情況,不用擔心,因為這類出血,在刷牙完畢后,很快就會停止.另外,如齲已毀壞牙冠(醫學上叫殘冠),殘冠表面有鋒利的牙釉質組織,像小刀一樣刺割著牙齦而引起牙齦出血;有些人因吃東西不慎,把骨頭刺入牙齦里,也能造成牙齦出血,但這種出血只發生在個別牙齒的牙齦上,拔除殘冠,去掉骨刺后,出血就會停止;有些人因使用牙簽不當,剔傷牙齦而出血,這種出血,只要停止剔牙或改正命名用牙簽的方法,出血也會很快停止.有一部分牙齦出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這類牙齦出血往往是全身疾病的臨床癥狀之一,它對全身疾病的診斷有一定的幫助,治療也要特別小心.壞血病是由于缺乏抗壞血酸(也稱維生素C)所致的生身性出血性疾病,而牙齦出血是該病的一個突出癥狀.患壞血病的病人口腔牙齦呈暗紅色腫脹,腫脹的牙齦有時可遮蓋牙冠.隨著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在我國壞血病已十分罕見.值得注意的是,各種血液系統的疾病也可出現牙齦出血的癥狀,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常表現為牙齦出血或拔牙后出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方法不易止住.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請內科醫生詳細檢查,找出引起出血的原因,對癥況下藥.多年來,我們還發現有些患白血病的患者,因牙齦出血不止首先來口腔科就診的,對這些病人也應該引起口腔科醫生的高度警惕.肝硬化,脾機能亢進,腎炎后期,某些熱必疾病等,也可發生牙齦出血.
2024-10-20 19: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媽不用太擔心的,絕大部分是由于激素變化的緣故,一般在產后就會消失的,孕婦在孕期應注重口腔問題,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以免導致口腔發炎,可以使用溫開水中溶入一些海鹽來漱口,不宜隨便用藥,因為部分消炎會對寶寶不利,刷牙時可以換個軟毛質地的兒童牙刷,軟毛的質地可以減少牙刷對牙齦的傷害,有效解決牙齦出血的問題。除了要多刷牙,保持牙齒清潔外,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及蔬菜,也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最后祝福寶媽天天開心,身體棒棒
2024-10-20 19:2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 牙齦出血是口腔科常見的癥狀之一.一般情況下,牙齦出血常見于牙周炎的早期——牙齦炎.牙齦出血不僅僅出現于口腔科的疾病,它還會出現于全身的其它疾病,可能預示著其它系統的疾病,如白血病,遭遇放射性輻射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近年來,牙周病與糖尿病的關系也越來越被醫學界所認識.當口腔當中的牙菌斑在牙體表面形成后,如不及時清除,可逐漸硬化,形成牙石.牙石多位于牙體與牙齦的結合部位,這種較硬的牙石對于牙齦產生持續的刺激作用,當正常的牙齦受到炎癥的刺激,牙齦的毛細血管增多,變得充血,牙齦顏色變暗,一但受到刺激,牙齦就容易出血.這就是牙齦出血的原因.由于牙齦炎是牙周炎的早期,所以,定期的潔治(洗牙)以去處牙體上的牙石,緩解牙齦的炎癥,可以使牙齦炎得以康復. 牙周炎時,不僅牙齦出血,而且牙齒開始出現松動,僅僅定期的潔治(洗牙)已經不能使病變恢復,只有采取刮治和其它牙周治療或牙周手術治療,才能緩解病癥. 通常的口腔理論認為,牙齦出血是是牙齦組織缺乏維生素C,引發一種厭氧菌的滋生和爆發而導致的,這種說法只是從表面現象進行解釋,實際上并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 實際上,現代的生理研究發現,牙齦出血是牙齦組織的一種過早生理退化現象,繼而導致牙齦營養缺陷.因此單純大量服食維生素C,是治標不治本.此外還有許多保健理論認為,牙齦出血是由上火引起,這其中也有一個誤區,就是對“上火”這個概念的解釋.人們普遍理解的‘上火發炎’屬于西醫理論,與傳統中醫所說的‘內火’‘濕火’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牙齦出血屬于后者的理論范疇,因此市面上流行的多數口腔衛生用品,以消毒殺菌為手段,對于治療牙齦出血是沒有根本作用的.還有些健牙產品,將牙齦出血與外傷出血混為一談,說什么止血殺菌防感染,就更牽強了. 要徹底解決牙齦出血的難題,還是要從根本入手,以補充牙齦營養為根本,發現并提供能讓牙齦直接吸收的營養素,使退化的牙齦組織重新提高免疫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牙齦出血所帶來的一系列牙齒口腔問題.牙齦出血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受到輕微刺激如刷牙,進食,吮吸等時即出血,這種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出血量較少.另一種情況是在無任何刺激時自動流血,出血量較多,無自限性,前者與局面因素有關;后者常系全身因素引起,綜合牙齦出血的原因如下: (1)齦炎和炎癥增生:不潔性齦炎,牙間乳頭炎和牙齦炎癥性增生等,是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常在刷牙,咬硬食物,剔牙或其它刺激時發生出血,一般均能自行停止.治療:首先應去除病因,如病因為牙石的刺激,必須作潔治術,如食物嵌塞,則需矯治食物嵌塞;如為不良修復體,應去除.其次給予必要的藥物治療,控制感染. (2)牙周病:炎癥型牙周病患者的牙齦易出血,此外,尚有牙周袋形成并溢膿,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等癥狀,變性型牙周病雖然一般炎癥不明顯,但有些病例在早期尚未出現明顯的牙周袋和牙槽骨吸引以前,即有出血的主訴,這些患者常找不到明顯的局部刺激因素,唯有牙齦水腫,易出血.治療時可按牙周病治療原則進行治療. (3)壞死性齦炎:為梭形桿菌和口腔螺旋體的混合感染.主要表現為牙間乳頭的潰瘍,壞死,腐臭,疼痛和牙齦出血.治療時,首先要改改善口腔衛生情況,局部使用3%雙氧水液含漱,此外給予維生素C,必要時給予抗生素. (4)妊娠期齦炎和妊娠瘤:妊娠期間,牙齦充血,水腫,觸之易出血.妊娠3——4個月后,妊娠瘤易發生在牙齦乳頭上,呈腫瘤樣增生,觸之易出血.應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妊娠性齦炎在分娩后多能自愈,妊娠瘤在妊娠期后可縮小或停止生長,也可在產后進行齦瘤切除術. (5)肝臟疾病:可使凝血酶原或纖維蛋白原減少,以致血液凝固不佳,當口腔受到損害時,可發生持續性出血.檢查時可見肝腫大,肝功異常,凝血時間和凝備酶原時間過長.可采用凝血酶或肝素肌肉注射,注射維生素K進行治療. (6)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病:在口腔粘膜或牙齦受到損害后,可出血不止;也可發生牙齦廣泛的自動流血,除口腔外,皮膚和內臟也可出現瘀斑,化驗時血小板計數減少,出血時間明明延長,治療時可使用全血或血小板輸入,可使用可的松,或ACTH,等 (7)白血病:口腔牙齦珍現為帶污穢樣的腫脹,潰爛,并可突然發生大出血可長期少量滲出.此外,常出現全身貧血,白細胞和不成熟的白細胞增多,治療時,應采取輸血,可的松,強的松等全身治療. (8)血友病:僅見于男性,多在拔牙或口腔輕微損傷后發生持續性滲血,常因缺之凝血活素而致血液凝固延長,治療時可采取全血可新鮮血漿輸入,局部可用凝血酶或凝血活酶等 (9)再生障礙性貧血:也可珍現為牙齦廣泛出血.是由于紅骨髓明顯減少,造血功能底下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癥,主要表現為全白細胞減少,常以貧血為量先癥狀.可采取輸血治療 (10)腫瘤:有些生長在牙齦上的腫瘤如血管瘤,牙齦瘤等,較易出血,有些從身體其實部位轉移到牙齦的腫瘤,也可能引起牙齦大出血,如絨毛膜上皮癌等.應著手腫瘤的治療.1,補充營養:出血的原因很多,因此必須找出病因,才能進行有效地防治.如果是缺乏維生素C,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片劑,飲食上也要多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如果是牙周炎,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消炎藥,并遵醫囑復診,不能自己隨便停藥.但事實上成年以后牙齦是不從人體系統再得到營養的了,所以才會出現比較多的問題.補充營養其實不能解決出血問題,這應該是目前的一個誤區,不信你也可以先試一下補充一下VC. 2,洗牙:超聲波洗牙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是針對清除牙齒結石部份.因為牙結石更容易造成牙菌班的堆積,造成牙齦炎,牙齦出血,牙周病.所以去除牙結石是醫療行為.當然在治療的同時,齒頸部,鄰接面的結石去除掉了,牙齒也會有美白的表現.洗牙的弊端在于比較痛,會出比較多的血,還有洗后牙齒表面比較粗糙,牙漬牙石的再次出現更加來得快.最后就是有可能感染疾病. 3,有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咬牙合創傷和不良修復體等,應進行牙周潔治清除牙石,調整咬咬牙合關系,矯治食物嵌塞和修改或更新假牙等修復體. 4,局部以2%碘甘油,口服甲硝唑0.2,1日3次,或乙酰螺旋霉素0.2克,1日4次,連服4-5天. 5,對壞死性齦炎患者應加強口腔護理,用1%雙氧水漱洗口腔,以2.5%金霉素甘油劑局涂患處,1日多次,全身選用青霉素和抗厭氧菌藥物. 6,如患有牙齦腫瘤,應采用外科手術. 7,對血液病引起的牙齦暫時可采用明膠海棉壓迫止血,也可用牙周塞治劑填塞等止血法處理,主要由血液專科作全身治療,禁忌一切牙周手術. 8,生物科技療法之牙齒黃金,從天然植物中萃取出對口腔和牙齦非常有益的成份,不僅可以通過自然滲透進入齦下溶解牙石,而且還能直接給萎縮牙齦補充營養的方式,有效控制和預防牙齦萎縮,避免牙齦出血發展成為其他更嚴重的炎癥,效果很好,而且使用中沒什么痛苦,也沒副作用
2024-10-21 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