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1、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平時月經周期正常,突然出現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2、經期延遲。平時月經規律,月經錯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3、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癥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后,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4、月經失調。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5、月經中期出血(又稱經間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兩次規律正常的月經周期中間出現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
2024-10-21 15: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問題,癥狀多樣,包括月經周期紊亂、經量異常、經期長短改變、經血顏色和質地變化等。 1. 月經周期紊亂:月經周期短于 21 天或長于 35 天。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異常等原因導致。 2. 經量異常:月經過多,超過 80 毫升;月經過少,少于 5 毫升。可能與子宮內膜病變、子宮肌瘤等有關。 3. 經期長短改變:經期持續時間短于 2 天或超過 7 天。常見于黃體功能不全、子宮內膜息肉等。 4. 經血顏色和質地變化:經血顏色過淡或過深,質地稀薄或濃稠。可能是貧血、婦科炎癥等所致。 5. 痛經:月經期間出現下腹疼痛,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多因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引起。 月經不調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烏雞白鳳丸、逍遙丸、益母草顆粒等)、生活方式調整等。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4-10-21 12: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你好,月經失調是婦科常見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壓病、肝病、內分泌病、生殖道感染、腫瘤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同時,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等因素也是會導致月經失調的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常吃辛辣食物,在經期注意保暖,少碰涼水,注意個人衛生,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的現象。還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態,應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過度減肥,多補充足夠的鐵質,以免發生缺鐵性貧血。多食用一些有減壓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蝦、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紅柿等。
2024-10-21 12: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要盡量少吃刺激的食物,比如:過辣的,過酸的,過于涼的,冰鎮的東西,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嚴重,最好平時就少吃這類帶刺激的東西,但是要改善最起碼要在月經的前后及月經期間注意千萬不要吃這類東西,而且不要接觸過冷的水或過冷的東西,都可能影響你的經期疼痛.不過,做好這些為了徹底解決你的問題,我還是建議你到醫院去向專業醫師做正規的治療
2024-10-21 12: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問題,癥狀多樣,包括月經周期紊亂、經量異常、經期長短改變、經血顏色和質地變化等。 1. 月經周期紊亂:月經周期短于 21 天或長于 35 天。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異常等原因導致。 2. 經量異常:月經過多,超過 80 毫升;月經過少,少于 5 毫升。可能與子宮內膜病變、子宮肌瘤等有關。 3. 經期長短改變:經期持續時間短于 2 天或超過 7 天。常見于黃體功能不全、子宮內膜息肉等。 4. 經血顏色和質地變化:經血顏色過淡或過深,質地稀薄或濃稠。可能是貧血、婦科炎癥等所致。 5. 痛經:月經期間出現下腹疼痛,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多因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引起。 月經不調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烏雞白鳳丸、逍遙丸、益母草顆粒等)、生活方式調整等。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4-10-21 1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