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多見于嬰幼兒。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藥、全身用藥、口腔護理、調整飲食、加強衛生等。 1. 局部用藥:可使用 2%碳酸氫鈉溶液清潔口腔,然后涂抹制霉菌素混懸劑。 2. 全身用藥:若病情嚴重或反復,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氟康唑等抗真菌藥物。 3. 口腔護理:喂奶后讓寶寶喝些溫開水,以清潔口腔。 4. 調整飲食:適當增加維生素 B 和維生素 C 的攝入,增強寶寶免疫力。 5. 加強衛生:寶寶的奶瓶、奶嘴等用品要定期消毒,母親喂奶前要清潔乳頭。 總之,寶寶鵝口瘡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同時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1 13: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鵝口瘡可以用弱堿性溶液,如2%~5%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藥冰硼散做成糊狀蜜劑)、制霉菌素混懸劑等效果良好。另外要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2024-10-21 13: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我閨女也有今天剛看完,在口腔醫院拿的制霉素甘油,碳酸氫鈉,還有維生素B,我們在北京,甘油是他們醫院自己研制的,你那邊沒有就買制霉素片,壓碎用水調成糊,用棉簽摸患處!
2024-10-21 13: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多見于嬰幼兒。治療方法包括局部用藥、全身用藥、口腔護理、調整飲食、加強衛生等。 1. 局部用藥:可使用 2%碳酸氫鈉溶液清潔口腔,然后涂抹制霉菌素混懸劑。 2. 全身用藥:若病情嚴重或反復,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氟康唑等抗真菌藥物。 3. 口腔護理:喂奶后讓寶寶喝些溫開水,以清潔口腔。 4. 調整飲食:適當增加維生素 B 和維生素 C 的攝入,增強寶寶免疫力。 5. 加強衛生:寶寶的奶瓶、奶嘴等用品要定期消毒,母親喂奶前要清潔乳頭。 總之,寶寶鵝口瘡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同時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1 23:1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鵝口瘡多見于周歲內嬰兒或新生兒。這是因為嬰幼兒抵抗力差,易通過食具、奶頭等途徑受霉菌感染。鵝口瘡多發生在口腔內舌、頰和軟腭處。初起時常在舌面上出現白色斑膜,繼而蔓延到牙齦和頰外。發病處有斑片白膜,周圍粘膜充血。發病時口腔有灼熱刺疼和干燥感。癥狀嚴重時斑膜可波及咽喉、氣管或腸道粘膜,有時可引起發熱、呼吸困難或腹瀉。 對鵝口瘡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1)乳母講究衛生,喂奶前用溫開水洗乳頭,必要時喂奶前后用2%的蘇打水涂抹乳頭。 (2)嬰兒食具奶瓶必須要清潔衛生,定期煮沸消毒或熱開水浸泡。 (3)做好嬰幼兒和體弱久病者的口腔衛生,經常用溫鹽水或2%蘇打水清洗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長和繁殖。 (4)發病后,可用消毒棉簽沾2%蘇打水清洗患處后再涂2%龍膽紫,每日3次-5次。輕癥者2次-3次即愈。同時給患兒口服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 (5)病情嚴重者可遵醫囑服制霉素或外涂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50萬單位加5毫升冷開水)。
2024-10-22 0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