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乙肝是具有傳染性的,其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等。 1.血液傳播: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等,都可能導致乙肝病毒傳播。 2.母嬰傳播:母親如果是乙肝患者,在分娩過程中或產后哺乳時,病毒可能會傳染給新生兒。 3.性接觸傳播:與乙肝患者發生無保護的性接觸,有感染乙肝的風險。 4.密切生活接觸傳播: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有血液暴露的物品,也可能造成傳播。 5.醫源性傳播:在醫療操作中,如不安全注射、針灸等,若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能傳播乙肝。 總之,乙肝雖然具有傳染性,但通過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接種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的血液接觸、使用安全套等,可以降低感染風險。如果懷疑感染乙肝,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
2024-10-21 12: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乙型肝炎又稱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傳染病.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因其可能通過性生活傳播,國際上將其列入性傳播疾病.本病在我國廣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區感染率達到35%以上.據有關資料,肝炎檢測陽性的患者已經達到1.89億,而應就診未就診人數(攜帶者)將近4億.是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多見于兒童及青壯年.傳播途徑乙肝的傳染源是多樣化的,有急慢性患者,也有隱性感染者與帶病毒者,其中以慢性患者與帶病毒者最為重要.急性患者的傳染期從起病前數周開始,并持續于整個急性期.HBsAg陽性的慢性患者和無癥狀攜帶者的傳染性與HBeAg,抗-HBc是否陽性有關.凡血清中HBsAg持續陽性超過6個月以上者,稱為遷延性HBsAg攜帶者.國內的遷延性HBsAg攜帶者中,絕大多數同時HBeAg陽性,在數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重要的傳染源.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其他體液排出體外,并通過注射或非注射途徑進入易感者體內.注射途徑包括輸血及血制品,集體預防接種,藥物注射和針刺等方式.隨著獻血員的篩選,血制品的凈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針灸針的推廣使用,經注射的傳播所占的比重將逐漸下降.而非注射途徑包括母嬰傳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觸,手術和血液的接觸等傳播途徑將為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由于乙肝病毒可通過唾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觸也是乙肝的重要傳播途徑.
2024-10-21 12: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這不是很簡單嗎。叫你老公去醫院檢查下,是陽性就乙肝咯。陰性就正??H绻谴笕杺魅拘詮?,同房要帶套套。最好不要接吻,(如果自身有抗體除外)怕寶寶感染。自己注意點。
2024-10-21 12: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乙肝兩對半,在臨床上也稱為"乙肝五項".乙肝五項及其意義:表面抗原(HBsAg) 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體(抗-HBs) 是否有保護性 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復制及具有傳染性 е抗體(抗-HBe) 病毒復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體(抗-HBc) 是否感染過乙肝病毒 大三陽 表面抗原(HBsAg) +("+"代表是陽性,即有臨床意義) е抗原(HBeAg) + 核心抗體(抗-HBc) + 這種情況通常反映病毒復制是比較活躍的. 小三陽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體(抗-HBe) + 核心抗體(抗-HBc) +對于小三陽病人應該進行DNA檢測,如果是陽性那么就反映病毒的復制是活躍的,如果檢測為陰性那么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復制是不活躍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的傳染病,臨床表現多樣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膽型和重癥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數病例可轉變為原發性肝細胞癌. 乙肝的傳播途徑1.血源性傳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2.母嬰傳播:乙肝病毒能通過胎盤傳播(宮內傳播),或在孕婦分娩時從產道傳播(圍產期傳播).3.醫源性傳播: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經消毒或處理不當可造成傳播.4.性接觸傳播:性亂交,同性戀性接觸及夫妻之間性生活未采取防護措施.5.密切接觸傳播:乙肝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傳染性. 乙肝二對半檢查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學標記一共3對,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體(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體(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測到,目前試劑盒也不過關,所以還剩二對半抗原抗體,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乙肝’二對半’檢查,或稱’乙肝五項’檢查.乙肝五項臨床意義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個月~6個月,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周~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它的出現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攜帶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轉陰,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表面抗原可持續陽性.2.乙肝表面抗體:是對乙肝病毒免疫和保護性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但已經排除病毒,或者接種過乙肝疫苗,產生了保護性抗體.血清中乙肝表面抗體滴度越高,保護力越強.但也有少數人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而又發生了乙型肝炎,可能為不同亞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發生了變異.3.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體內可查出e抗原,它的陽性說明乙肝病毒在體內復制活躍,傳染性強.4.e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患者的傳染性降低,病毒復制降低或緩解.也有個別人e抗體陽性,病情遷延不愈,多為感染了變異的乙肝病毒所致.5.核心抗體: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復制,有傳染性,可持續存在數年至數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體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一)乙肝三系檢查(代表體內病毒情況)1.HBsAg(表面抗原)2.HBsAb(表面抗體)3.HBeAg(E抗原)4.HBeAb(E抗體)5.HBcAB(核心抗體)A1,3,5項陽性說明感染的是大三陽,病毒復制快,有傳染性.B1,4,5陽性說明感染的是小三陽,病毒復制相對較慢,傳染性相對較小.C單獨2項陽性說明原來感染過乙肝,或者注射過乙肝疫苗.D1,5或者4,5陽性說明正在感染其間,或者正在康復之中.具體分析看病情而定.E1,3陽性說明正在感染之中,應該及時治療.(二)肝功能檢查(代表肝臟本身的變化)項目單位參考范圍總蛋白:G/L60-83白蛋白G/L35-53球蛋白:G/L25-33谷丙轉氨酶U/L0-40谷草轉氨酶U/L0-50總膽紅素umo/l0-20直接膽紅素umo/l0.0-6.0肝功各項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通常醫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驗指標包括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轉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ALT與AST主要分布在肝臟的肝細胞內,如果肝細胞壞死,ALT和AST就會升高,但這兩種酶在肝細胞內的分布是不同的,ALT分布在肝細胞漿,AST分布在肝細胞漿和線粒體中.急性肝炎和輕癥的慢性肝炎,主要表現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甚至>2.ALP和GGT在淤膽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明顯升高,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顯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臟制造的,當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產生減少,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制造的,當體內存在’敵人’時,球蛋白產生增加,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于肝功能減退,白蛋白產生減少,又由于體內存在肝炎病毒這個’敵人’,球蛋白產生增加,而造成A/G比值倒置.肝細胞受損時,膽紅素的代謝及泄均發生障礙,因此T-Bil和D-Bil均升高.何謂’大三陽’,何謂’小三陽’肝功化驗1,3,5陽性,屬于’大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這些患者由于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繁殖)活躍,且傳染性較強.這些患者還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肝功正常的患者,說明這些患者雖然病毒在體內較活躍,但并沒有引起嚴重的肝損害.這些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學習.又因其病毒復制活躍,還應經常檢查肝功能,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治療,同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免疫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另一種是肝功異常的患者,這些患者不但傳染性強,而且已有了較明顯的肝臟損害.對這樣的患者首先要積極治療肝功能異常,可在保肝功物的基礎上加用免疫調節治療,而且要注意休息.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療,患者則容易發展為肝硬化.其次,在肝功能穩定的情況下,由醫生決定是否應用抗病毒藥物.還有,由于其傳染性強,密切接觸的親屬,配偶,子女也應注射乙肝疫苗.肝功化驗1,4,5陽性,屬于’小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相對于大三陽患者來說,小三陽患者體內的病毒復制已經由活躍轉為靜止,血中的帶病毒量也明顯減少,傳染性相對降低,病情開始好轉.對于’小三陽’患者還應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肝功能長期正常(每3個月復查肝功一次,持續2~3年),稱之為’穩定的小三陽’,這是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較好的轉歸,可看成是一個健康者,一般不會發展為慢性乙肝病人,也不具有傳染性.第二種情況是肝功檢查經常異常,時好時壞,稱之為’不穩定的小三陽’;這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發生變異所致,當肝功能異常時要按肝炎進行治療,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所謂"小三陽",指的是"表面抗原","核心抗體"和"e抗體"同時出現. "大三陽"和"小三陽"之間,前兩項都是陽性,區別在于第三項不同."大三陽"有"e抗原"陽性,而"小三陽"則是"e抗體"陽性. 化驗為"小三陽"的病人,雖然表示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e抗體"的出現,標志著病毒的復制已經由活躍轉為靜止,血中的帶病毒量明顯減少,傳染性也相對降低.所以,"小三陽"表示病人的病情開始好轉.還有一種說法為病毒變異所形成小三陽"大三陽"和"小三陽"是指在進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對半"體檢時的二種不同結果.所謂"乙型肝炎抗原兩對半",是給5項檢測指標排了隊,它們依次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通常又把1,3,5項呈陽性(或+)稱為大三陽,1,4,5項呈陽性(或+)稱為小三陽. 大小三陽都是反映體內乙肝病毒數量和活躍程度的一個數據,只是反映人體內攜帶病毒的狀況,都不能反映肝臟功能的正常與否,因而不能用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小三陽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復制,傳染性比"大三陽"小,若乙肝病毒DNA陰性,則基本不再具有傳染性. 乙肝的傳播途徑1.血源性傳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2.母嬰傳播:乙肝病毒能通過胎盤傳播(宮內傳播),或在孕婦分娩時從產道傳播(圍產期傳播).3.醫源性傳播: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經消毒或處理不當可造成傳播.4.性接觸傳播:性亂交,同性戀性接觸及夫妻之間性生活未采取防護措施.5.密切接觸傳播:乙肝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傳染性.2.避免用消毒不徹底的工具紋身,穿耳洞,針灸;避免和別人共用容易被血液污染的牙刷,剃須刀等;避其他如修足,紋身,扎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意外暴露,共用剃須刀和牙刷也可傳播.3.與乙肝病毒陽性者的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險性明顯增高.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以及游泳或公共浴池,都不會傳染乙肝病毒.
2024-10-21 18: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乙肝是具有傳染性的,其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等。 1.血液傳播:輸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等,都可能導致乙肝病毒傳播。 2.母嬰傳播:母親如果是乙肝患者,在分娩過程中或產后哺乳時,病毒可能會傳染給新生兒。 3.性接觸傳播:與乙肝患者發生無保護的性接觸,有感染乙肝的風險。 4.密切生活接觸傳播: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有血液暴露的物品,也可能造成傳播。 5.醫源性傳播:在醫療操作中,如不安全注射、針灸等,若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能傳播乙肝。 總之,乙肝雖然具有傳染性,但通過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接種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的血液接觸、使用安全套等,可以降低感染風險。如果懷疑感染乙肝,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
2024-10-21 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