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程鋒剛 主治醫師
廣州市胸科醫院
三級
皮膚科
-
寶寶出現斗雞眼的情況,考慮是習慣問題,不要長時間讓他盯著一個物品看,這樣很容易形成斗雞眼的情況,而且以后不好糾正,平時經常他玩玩,讓他四處看看,這樣可以改善他斗雞眼的情況,要注意多觀察寶寶的狀況,照顧好孩子,適當多喂點水,這樣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幫助
2018-12-21 17: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對眼”就是人們常稱的“斗雞眼”,醫學上稱為“內斜視”的斜視眼。表現為一眼向前注視物體,另一眼球向內轉向鼻側或是雙眼視物時,雙眼球均轉向內。有一些兒童給人看起來雙眼球轉向內側像內斜視,但到醫院給眼科專科醫生檢查又不是內斜視,這部分兒童多數是因為鼻梁向來發育比較扁平,或兩眼之間的皮膚比較寬遮住了雙眼球內側的大部份或全部球結合膜即白眼球的部份。看起來雙眼的角膜即黑眼球緊挨著眼內眥的皮膚給人一種有“對眼”的感覺。這并不是真正的眼球內轉。眼球還是正位的,只是扁平的鼻梁及雙眼內眥的皮膚遮住了雙眼內側的白眼球造成了內斜視的假像,我們也稱為假性內斜視或假“對眼”也可叫做內眥贅皮。 區別真假“對眼”的辦法很簡單,只要將鼻梁處的皮膚捏起用電筒照射鼻梁處燈光落在雙眼瞳孔中央就為假性“對眼”,落在眼球角膜的外側部分就為真性“對眼”。 假性“對眼”因為眼球的位置是正的,所以不需要醫治。隨著年齡長大鼻骨發育,內眥皮膚被鼻骨撐起提上去。“對眼”的感覺也就消失了,民間有種說法,小孩的“對眼”不用治長大就好了。實際上就是指的假性“對眼”。真性“對眼”則一定要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假性近視“對眼”具備正常眼的重合、融合、立體三級視功能。真性“對眼”則不具備這三級視功能,必須及早治療以建立這三級視功能,否則年齡大了再治僅僅起到美容的效果,影響孩子從事某些精細的工作及駕駛機動車。對對眼雖可在嬰兒長大后校正,但畢竟不十分自然逼真。怎樣防止嬰兒形成對對眼?父母親在嬰兒2個月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姿和搖籃中的擺設等等。現提供幾點注意事項,供參考。 1嬰兒在2個月后,視力增強,能注意周圍的人和物,這個時候如嬰兒睡搖籃,不可在搖籃近空中擺設玩具、物件,特別不能在1.5米以內擺設任何東西。 2如果擺設玩具、物件,一定要在1.5米以外,但切不可擺一件,要間隔距離,多擺幾件,使嬰兒能轉動眼珠,輪看玩具或物件。 3嬰兒睡搖籃時間不能太長,要間隔時間抱起嬰兒轉轉,使嬰兒能看到周圍的一切,使其產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轉動頻率。 4嬰兒睡姿一定要正確,切不可長時間地向一邊睡。
2016-05-21 14: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對眼”就是人們常稱的“斗雞眼”,醫學上稱為“內斜視”的斜視眼。表現為一眼向前注視物體,另一眼球向內轉向鼻側或是雙眼視物時,雙眼球均轉向內。前者分為共轉性內斜視和麻痹性內斜視后者為固定性內斜視。共轉性內斜視患者的眼球向各方向運動不受限。雙眼分別向前注視時,雙眼的斜視角度是一致的。麻痹性內斜視則為麻痹的那只眼球向外轉動全部或部分受阻。麻痹眼向前注視的斜視角大于非麻痹眼注視時的斜視角,也就是兩眼分別注視時“對眼”向內斜的程度不同,固定性內斜視是兩眼均向內斜視均不能向外轉動。雙眼球的內直肌已纖維化不能轉動。專家提示:共轉性內斜視還分很多類型,其中的調節性內斜視和部份的調節性內斜視,因為這二種內斜視如果同時患有遠視,可以通過戴遠視眼鏡矯正“對眼”或減少“對眼”的度數,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用眼鏡來矯正斜視。那么所謂真假“對眼”又如何解釋呢?也就是說有一些兒童給人看起來雙眼球轉向內側像內斜視,但到醫院給眼科專科醫生檢查又不是內斜視,這部分兒童多數是因為鼻梁向來發育比較扁平,或兩眼之間的皮膚比較寬遮住了雙眼球內側的大部份或全部球結合膜即白眼球的部份。看起來雙眼的角膜即黑眼球緊挨著眼內眥的皮膚給人一種有“對眼”的感覺。這并不是真正的眼球內轉。眼球還是正位的,只是扁平的鼻梁及雙眼內眥的皮膚遮住了雙眼內側的白眼球造成了內斜視的假像,我們也稱為假性內斜視或假“對眼”也可叫做內眥贅皮。區別真假“對眼”的辦法很簡單,只要將鼻梁處的皮膚捏起用電筒照射鼻梁處燈光落在雙眼瞳孔中央就為假性“對眼”,落在眼球角膜的外側部分就為真性“對眼”。假性“對眼”因為眼球的位置是正的,所以不需要醫治。隨著年齡長大鼻骨發育,內眥皮膚被鼻骨撐起提上去。“對眼”的感覺也就消失了,民間有種說法,小孩的“對眼”不用治長大就好了。實際上就是指的假性“對眼”。真性“對眼”則一定要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假性近視“對眼”具備正常眼的重合、融合、立體三級視功能。真性“對眼”則不具備這三級視功能,必須及早治療以建立這三級視功能,否則年齡大了再治僅僅起到美容的效果,影響孩子從事某些精細的工作及駕駛機動車
2016-05-21 15: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由于種種原因眼睛無法配合成組運動,而兩個眼睛無法同時注視一個物品的時候就會出現斜視,屬于小孩最常見的一種眼病. 原來寶寶在出生最初幾個月內,眼肌尤其是調節眼球活動的一些肌肉發育不完善,雙眼的共同協調運動能力較差,而寶寶通常又非常習慣用深沉和目不轉睛的凝視來觀察周圍事物,與自己的父母交流再加上嬰幼兒時期寶寶的鼻骨不發育,兩眼距離較近,年輕的爸爸媽媽在與自己孩子對視時總覺得寶寶好像是對眼。其實這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屬暫時的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2~3個月后寶寶雙眼的共同注視能力就可以發育良好。 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在護理上不盡心,就有可能誘發或加重寶寶斜視和對眼。如經常只讓寶寶看一側光線,不注意經常變換體位;或者把嬰兒床上的玩具掛得太近,使寶寶兩眼經常注視近物等等。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變換寶寶睡眠的體位,使光線投射方向經常改變,今天頭睡左,明天睡右邊,隔日調換,這樣就能使孩子的眼球不再經常只轉向一側;小床上的彩色玩具不能掛得太近,至少距離1米以上,也可在各個角度多掛幾個,以免寶寶只注意一點,這樣就可避免寶寶發生斜視或對眼了。當然隨著寶寶面部骨骼的發育,尤其是眼眶及鼻骨的發育,假性內視(斗雞眼)是會逐步消失的。
2016-05-21 15:1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斗雞眼”也是一種斜視,稱為“內斜視”。孩子由于年齡小,調節眼球活動的一些肌肉功能還不協調,所以絕大多數嬰兒會出現斜視或兩側眼球運動不對稱的情況,但一般出生3個月后就會消失。特別是隨著面部各種骨骼的發育,尤其是眼眶及鼻骨的發育,這種情況會逐步消失的。嬰兒“斗雞眼”一般都是假性的,如果到了3—4歲時還不見好轉,就應去醫院眼科檢查并治療,采用手術或非手術的方法加以矯正。盡管大多數新生兒、嬰兒的斜視是生理性的、假性的,但是家長還是應該注意預防。例如,孩子床邊的彩色玩具不要掛得太近,同時要經常更換位置,新生兒臥室中的光線不能太亮,還應經常變換嬰兒睡眠時的體位。注意了這幾點,那么孩子的“斗雞眼”就可以得到治療或預防。
2016-05-21 15:1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看斜視的程度,程度深需手術(很小的眼外手術,通俗點說就是把眼睛兩邊肌肉松緊調整調整).程度不深,只要經常注意放松眼睛,遠眺,捂住一只眼,讓另一只眼向同側耳朵方向盡量看,然后捂上這只眼,換另一只眼看,鍛煉鍛煉,當然時間不宜過長一分鐘即可!!同時注意多揉揉雙眼鼻側,堅持做眼保健操!買條金魚回去看它游,堅持很有效果的,梅艷芳都是這樣練眼神的!!
2016-05-21 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