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產后 42 天檢查非常重要,包括子宮恢復情況、盆底功能、傷口愈合、乳房健康、血常規等。 1. 子宮恢復:通過 B 超檢查子宮大小、位置、形態,判斷是否恢復到孕前狀態。 2. 盆底功能:評估盆底肌肉的張力和收縮力,防止出現盆底臟器脫垂等問題。 3. 傷口愈合:查看剖宮產或側切傷口的愈合情況,有無紅腫、滲液、感染等。 4. 乳房健康:檢查乳房有無腫塊、乳頭有無皸裂,了解乳汁分泌和哺乳情況。 5. 血常規:了解產婦是否有貧血、感染等情況。 6. 血壓、血糖:監測血壓、血糖水平,預防高血壓、糖尿病。 7. 心理評估:關注產婦產后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產后抑郁傾向。 產后 42 天檢查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有助于產婦身體恢復和健康。產婦應重視此項檢查,到正規醫院進行。
2024-10-21 13: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以外,稱為子宮脫垂。分娩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的損傷及分娩后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為主要原因。你這情況應該沒有問題。
2024-10-21 1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用檢這項的,松了肯定有,剛剛生了一個,肯定有的,無論是誰檢查都會有,才過了42天,這項你不用太擔心,往后補一下就好了,其實這項不用檢的,通常42天后去檢一下子宮和陰道就可以了。
2024-10-21 13: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產后 42 天檢查非常重要,包括子宮恢復情況、盆底功能、傷口愈合、乳房健康、血常規等。 1. 子宮恢復:通過 B 超檢查子宮大小、位置、形態,判斷是否恢復到孕前狀態。 2. 盆底功能:評估盆底肌肉的張力和收縮力,防止出現盆底臟器脫垂等問題。 3. 傷口愈合:查看剖宮產或側切傷口的愈合情況,有無紅腫、滲液、感染等。 4. 乳房健康:檢查乳房有無腫塊、乳頭有無皸裂,了解乳汁分泌和哺乳情況。 5. 血常規:了解產婦是否有貧血、感染等情況。 6. 血壓、血糖:監測血壓、血糖水平,預防高血壓、糖尿病。 7. 心理評估:關注產婦產后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產后抑郁傾向。 產后 42 天檢查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有助于產婦身體恢復和健康。產婦應重視此項檢查,到正規醫院進行。
2024-10-21 22:2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產后42—56天務必去指定醫療保健單位進行一次全面的母嬰健康檢查. 體檢項目: 進了醫院,去什么科室檢查呢?你只要在掛號處,說明是產后42天檢查,工作人員自會明白,媽媽一般在婦科門診,寶寶在兒科體檢門診. 稱體重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項目,但千萬不要忽視了.“坐月子”常會體重增加,如果發現產后體重增加過快,就應適當調整飲食,減少主食和糖類的攝入,增加含蛋白質和維生素較豐富的食物,同時應該堅持鍛煉.體重如果下降過快的媽媽,則應加強營養,有助身體恢復,亦保證奶水質量. 體重是最便于自測的健康標準,新媽媽不妨在家備一個方便秤,隨時關注自己的體重,均衡自己的膳食. 測血壓 成人的正常血壓應該是120/80mmHg.媽媽在懷孕后血壓是和以前不大一樣的.有些媽媽還伴有妊娠高血壓.產后,一般血壓都會恢復到孕前水平.如果血壓尚未恢復正常,應該及時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尿常規 患妊娠中毒與當時自我感覺小便不適的媽媽,需要做尿常規檢查.一方面看看妊娠中毒是否已經恢復正常,另一方面可檢查出小便不適的媽媽是否有尿路感染等. 血常規 妊娠合并貧血及產后出血的產婦,要復查血常規,如有貧血,應及時治療.若出現高熱等癥狀的媽媽也需要進行血常規的檢查,便于確定身體是否有炎癥. 其他內科檢查 有產后合并癥的媽媽,如患肝病,心臟病,腎炎等,應到內科再做檢查. 盆腔器官檢查 盆腔器官檢查,是產后42天檢查中最為重要最能看出媽媽產后復舊情況的一項. 盆腔器官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子宮大小是否正常,有無脫垂.如子宮位置靠后,則應采取側臥睡眠,膝胸臥位的練習有助于子宮位置的恢復. 陰道分泌物的量,色,味.產褥期過后,一般產婦惡露都會干凈.如果還有血性分泌物,顏色暗且量大,或有臭味,則表明子宮復舊不良或子宮內膜有炎癥.
2024-10-22 04: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