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驚厥是一種常見的急癥,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發熱、電解質紊亂、腦部疾病、遺傳因素等。 1.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可導致神經系統異常,引發驚厥。 2.發熱:高熱時,尤其是兒童,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容易出現驚厥。 3.電解質紊亂:低血鈣、低血鎂、低血糖等,影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從而誘發驚厥。 4.腦部疾?。喊d癇、腦腫瘤、腦血管畸形等腦部病變,可造成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驚厥。 5.遺傳因素:某些遺傳代謝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癥,也可能導致驚厥發作。 6.其他:中毒、藥物不良反應、心源性腦缺血等也可能是驚厥的誘因。 驚厥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癥狀,一旦發生,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感染、保持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
2024-10-20 19: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驚風(infantileconvulsion)又稱驚厥,是小兒常見的危急重癥,可發生于許多疾病的過程中,臨床以抽搐,并伴有神志障礙為特征.其發病突然,變化迅速,證情兇險,列為中醫兒科四大證之一.好發于1—5歲小兒,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急驚風與慢驚風兩類,急驚風發病急暴,臨床表現多為實證.慢驚風多由久病而來,也可由急驚風轉變而來,臨床多表現為虛證. 西醫學中因高熱,腦膜炎,腦炎,血鈣過低,大腦發育不全,癲癇等所致的抽搐屬此范疇.
2024-10-20 19: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驚厥(convulsion)俗稱抽筋、抽風、驚風,也稱抽搐。表現為陣發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動,多伴有兩側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神志不清。有時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牽動,呼吸暫停,面色青紫,發作時間多在3~5分鐘之內,有時反復發作,甚至呈持續狀態。是小兒常見的急癥,尤以嬰幼兒多見。6歲以下兒童期驚厥的發生率約為4%~6%,較成人高10~15倍,年齡愈小發生率愈高。驚厥的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可危及患兒生命或可使患兒遺留嚴重的后遺癥,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和健康。
2024-10-20 19: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寶寶晚上睡不安的原因很多,應該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外在因素1、饑餓多見于新生兒和三個月之內的寶寶。這時需要哺乳或喂奶來解決。稍大的寶寶如果睡前吃飽,可以排除這個因素。天氣干燥的情況下,寶寶夜間可能會口渴,給他補充點水分可以讓他安靜。2、缺鈣缺鈣是導致小寶寶睡覺不安穩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數MM都會考慮到它。缺鈣、血鈣降低,引起大腦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寶寶夜醒、夜驚、夜間煩躁不安,睡不安穩。解決方案就是給寶寶補鈣和維生素D并多曬太陽。A、補鈣:每日元素鈣300-500mgB、補VD:每日400-800IU3、太熱現在的寶寶穿蓋多半是偏熱的。其實小寶寶涼一點沒有關系,太熱會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溫挺高,又穿著睡袋,再蓋上小被子,寶寶自身散熱能力差,會感到熱而醒來。這時只要減少穿蓋即可解決。4、腹脹1歲以內的嬰兒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睡前吃得過飽,或喝奶后沒有打嗝排氣,小寶寶都會因腹脹而醒來。大點的嬰兒多半是睡前幾小時內吃了一些難以消化的東西。注意按摩、排氣和調整飲食即可解決。積食的寶寶可用點小中藥治療。5、尿濕、想尿尿因尿褲太濕或勒得太緊,也會使寶寶不舒服。有的寶寶想尿尿時不愿輕易尿在尿褲上,也會翻來覆去不安穩。細心的MM觀察一下,對癥處理,就會解決。6、白天太興奮或環境的變化稍大點的寶寶的睡眠不安也可與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日常生活的變化有關。如出門、睡眠規律改變、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來。比如老的保姆走了會引起嬰兒晚上睡眠不安。經常更換撫養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明顯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響晚上的睡眠。7、出牙或身體不適寶寶出牙期間往往會有睡不安穩的現象。有時幾夜反復折騰之后媽媽才發現,寶寶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梢姵鲅肋€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當然也會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發燒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寧的。這些都需要細心的觀察和判斷。二、內在因素小兒的內在因素對睡眠也有影響:大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寶寶生物時鐘日夜規律的調整,要倚賴寶寶生理成熟度的配合。調查表明,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的寶寶,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現睡眠不安的情況。這種寶寶相對睡眠好的寶寶,性格可能更趨向活躍、外向、敏感。人的睡眠分為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夜間約3-4小時交替一次。嬰兒和幼兒同樣,可能深睡和淺睡的交替時間更短一些,約2-3小時交換一次。大人和許多睡整夜覺的寶寶,在淺度睡眠到來時,可以較好地自我調整,重新進入深度睡眠。而也有許多小寶寶甚至許多大人,無法自我調整入睡,所以就從淺度睡眠中醒來。許多正在吃母乳的寶寶,無法自我調整,心理渴望愛撫,媽媽的乳房無疑是她最大的安慰。當然,有時抱睡、邊走邊搖等也會有效。尤其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大腦皮層活躍,寶寶越長大越容易無法自我調整。這就是寶寶在四、五個月之后反而睡覺比小時候還要差、醒的次數還要多的原因
2024-10-21 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