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黃疸是一種常見病癥,通常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治療黃疸的方法包括光照治療、藥物治療、換血治療、針對病因治療以及支持治療等。 1.光照治療:通過藍光照射,使膽紅素的結構發生改變,促進其排出。常用于新生兒黃疸。 2.藥物治療:如苯巴比妥,能誘導肝酶活性,增加膽紅素的代謝;茵梔黃口服液,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作用;熊去氧膽酸,可促進膽汁排泄。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3.換血治療:適用于重癥黃疸,快速降低膽紅素水平,防止膽紅素腦病。 4.針對病因治療:若是溶血性黃疸,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若是肝細胞性黃疸,要治療肝臟疾病;梗阻性黃疸可能需要手術解除梗阻。 5.支持治療:保證患者充足的營養和水分攝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黃疸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4-10-21 13: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后一定時期里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生理性黃疸的特點:(1)在生后2~3天起出現并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后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后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藥物,因這些藥物有利于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藥,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2024-10-21 13: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造成黃疸的原因很多,有感染因素,比如呼吸道感染、臍炎等;圍產因素,比如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等;免疫因素,比如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癥、地中海貧血等,還有許多其他原因。不知道你的寶寶出生時是否是早產、有無窒息、缺氧等;血常規是否正常,是否拍過胸片,有無炎癥等;是否存在母子血型不合等,家族是否有地中海貧血史等。不過你的寶寶的膽紅素并不是很高,也有可能是母乳性黃疸。可以先吃些退黃的藥看看,如果始終不見好轉還是應去醫院復診檢查一下。
2024-10-21 13: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黃疸又稱黃膽,俗稱黃病,是一種由于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癥狀和體征.十種類型介紹 1.陰黃:黃色不明顯,下身黃而上身不黃;小便夜間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輕微濕,治療宜用“去黃散”6-15克加茯苓,澤瀉,薏米之類或五苓散.連服數劑即退. 2.陽黃:黃色如金,上身眼目盡黃,下身不黃;白天小便不暢,或痛或不痛,夜間正常;病因是輕微濕,治療宜用“去黃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黃芩等,數劑即愈. 3.熱黃:口大渴,多飲反覺不快,一身盡黃;眼目發黃色淡,小便急數疼痛,尿色如黃汁.病因熱結膀胱.治療宜用“去黃散”15克加龍膽草,梔子,白芍,茯苓,澤瀉等,大熱泄黃疸亦除. 4.寒黃: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時緩解;一身黃疸,眼目白,小便清長,夜間尤多.病因是寒結膀胱.治療宜用“去黃散”3-6克加白術茯苓,山藥,芡實,薏米,附子等,溫命門,10-15劑痊愈. 5.濕黃:一身上下盡黃,眼目具黃;身浮腫,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濕之病.治療宜用“去黃散”12-15克加升麻,牽牛子,車前子,澤瀉等,慢慢調理即愈. 6.燥黃:胸前發黃病因是肺金燥極,發于胸前.治療宜用“去黃散”3克加麥冬,梔子,白芍,陳皮,天冬,元參,花粉,白芥子等,數劑痊愈. 7.血黃:上下一身,眼目具黃,發熱,煩悶,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療宜用“去黃散”3-6克加丹皮,牛膝,當歸,梔子,川芎,大黃等,長服即愈. 8.氣黃:頭面多黃,不發熱,輕微活動乏力,小便不數,大便燥.病因是氣虛不能運化.治療宜用“去黃散”12克加人參,白術,茯苓,車前子等,氣旺則愈. 9.新生兒黃疸:出生2-3天即可出現黃疸,10天左右達到高峰.病因是胎兒感受孕母濕熱之氣.治療宜用“去黃散”10克加梔子,郁金,白術,雞內金等7劑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黃:身不黃手足反黃.病因是濕熱壅閉與中焦.治療宜用“去黃散”15克加白術,茯苓,陳皮,甘草等,慢慢調理可治愈.
2024-10-21 15: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黃疸是一種常見病癥,通常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治療黃疸的方法包括光照治療、藥物治療、換血治療、針對病因治療以及支持治療等。 1.光照治療:通過藍光照射,使膽紅素的結構發生改變,促進其排出。常用于新生兒黃疸。 2.藥物治療:如苯巴比妥,能誘導肝酶活性,增加膽紅素的代謝;茵梔黃口服液,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作用;熊去氧膽酸,可促進膽汁排泄。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3.換血治療:適用于重癥黃疸,快速降低膽紅素水平,防止膽紅素腦病。 4.針對病因治療:若是溶血性黃疸,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若是肝細胞性黃疸,要治療肝臟疾病;梗阻性黃疸可能需要手術解除梗阻。 5.支持治療:保證患者充足的營養和水分攝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黃疸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4-10-22 0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