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腹瀉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腸道感染、消化不良、腸道菌群失調、腹部著涼、腸易激綜合征等。治療腹瀉的藥物主要有抗菌藥、止瀉藥、腸道菌群調節劑、黏膜保護劑、解痙藥等。 1.抗菌藥:如果腹瀉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藥物。 2.止瀉藥:常用的有蒙脫石散,能吸附腸道內的毒素和病菌,起到止瀉作用。 3.腸道菌群調節劑: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等,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4.黏膜保護劑:比如硫糖鋁混懸凝膠,能保護腸道黏膜。 5.解痙藥:當腹瀉伴有腹部絞痛時,可使用山莨菪堿等緩解腸道痙攣。 腹瀉的原因多樣,用藥需謹慎,應先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果腹瀉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0 20: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個別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糞便的性狀正常,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200g,含水分為60%~75%.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止瀉藥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日服3~4次.藥效較強的復方樟腦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癮,故只短期適用于腹瀉過頻的病倒.復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藥有加強中樞抑制的作用,不宜與巴比妥類,阿片類藥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藥效較復方苯乙哌啶更強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較少中樞反應.初服4mg,以后調整劑量至大便次數減至1~2次/d,日量不宜超過8mg.培菲康可調節腸道功能. 2.解痙止痛劑可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山莨菪堿,普魯卡因等藥. 3.鎮靜藥可選用安定,利眠寧,苯巴比妥類藥物. 4.調節腸道植物神經紊亂藥可選解郁抗慮膠囊等藥物. (三)考慮到吃西藥副作用很大,可以考慮服用“永倉訶苓止瀉膠囊”進行治療.優點是中藥制劑沒有毒副作用,治療效果比較理想,缺點是服用時間比較長一般的患者都需要按療程進行服用.蒙脫石散 抗生素,微生態,中成藥等方法的治療都會或多或少的具有毒性,可能傷害到腸道內的健康菌群.而新型治療藥物蒙脫石散,可以利用蒙脫石的層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一直作用對消化道粘膜有覆蓋能力,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合,從質和量兩方面修復,提高粘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且藥物成分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并連同所固定的供給因子隨消化道自身蠕動排出體外.不改變正常的腸蠕動.可選擇藥物:司邁特蒙脫石散(3g成人兒童裝,1g嬰幼兒裝).
2024-10-20 20: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腹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引起:1.食物中毒由于食物被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產氣夾膜梭狀芽胞桿菌,肉毒桿菌等的毒素污染,多表現為非炎癥性水瀉.2.腸道感染(1)病毒感染:輪狀病毒,Norwalk病毒,腸腺病毒感染時,可發生小腸非炎癥非腹瀉.(2)細菌感染:霍亂弧菌和產毒性大腸桿菌可致小腸非炎癥性水瀉.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彎曲桿菌屬,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侵入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難辨性梭狀芽胞菌可致結腸炎,產生膿血腹瀉.(3)寄生蟲感染:梨形鞭毛蟲,隱孢子蟲感染可致小腸非炎癥性水瀉.溶組織腸阿米巴侵犯結腸時引起炎癥,潰瘍和膿血腹瀉.(4)旅行者腹瀉:是旅途中或旅行后發生的腹瀉.多數為感染所致,病原體常為產毒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梨形鞭毛蟲,溶組織阿米巴等.(5)藥物引起的腹瀉:瀉藥,高滲性藥,擬膽堿能藥,抗菌藥和某些降壓或抗心律失常藥,在服藥期內不致腹瀉.根據你現在的情況,應懷疑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腹瀉.可采取以下藥物治療:如利福昔明膠囊.利福昔明膠囊400mg,口服,日三次.療程3~5天.建議你最好到醫院進行大便檢查,以明確診斷,然后進行治療.
2024-10-20 20:1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由于嬰幼兒的腸胃都較虛弱,出現消化道疾病又會對身體產生不小的影響。對于普通的治療方法會對孩子本身造成不小的傷害,那么對于嬰兒腹瀉飲食注意什么。1、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2、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烏梅湯:烏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次。橘棗茶:取紅棗10只,洗凈晾干,放在鐵鍋內炒焦,取潔凈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溫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鐘,飯后代茶飲,每日分2次服。3、脾虛型腹瀉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后便瀉、面色蒼白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欽.每日分2~3次。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分2~3次
2024-10-20 20:1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個別人每日排便2~3次或2~3日排便一次.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多于平日,糞便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是許多疾病的一種癥狀,它有一定的保護性意義,人體可通過腹瀉的方式把腸道內的有害物質排泄出去.但是腹瀉的次數過多,或者長期腹瀉不止,則可引起脫水,營養物質和電解質的丟失.引起腹瀉的病因很多,常見的病因有腸道感染,中毒,過敏,消化或吸收不良,炎癥以及胃腸道功能失調等.因而在治療上,需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加以對待.止瀉藥止瀉藥主要用于非感染性的一般腹瀉,但由于劇烈而持久的腹瀉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因此在對因治療的同時,也可適當使用止瀉藥.通過影響腸道運動而止瀉的藥有地蘭諾酯,洛哌丁胺,復方樟腦酊等.這些藥物可用于急,慢性腹瀉,對局限性腸炎,潰瘍性腸炎,放射病引起的慢性腹瀉亦有效,其止瀉作用強而迅速.主要作用于腸壁,直接抑制胃腸平滑肌的收縮,抑制腸蠕動,從而達到減少排便次數的目的.但必須注意的是,1歲以下嬰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肝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和偽膜性腸炎者禁用.吸附藥及胃腸道粘膜保護藥常用的藥物有藥用活性炭,白陶土,鞣酸蛋白,矽炭銀,次碳酸鉍,雙八面體蒙托石等.這些藥物口服到大腸后,可通過吸附或收斂作用減少腸內容物對腸壁的刺激,或形成保護膜,減少腸粘膜滲出而發揮止瀉作用.有的也吸收大便中水分,使糞便稍成形.藥物本身無殺菌,抗毒作用.因其作用不強,對嚴重腹瀉療效稍差.常用于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引起的腹瀉.以上藥物宜空腹服用,如需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應間隔一段時間.有嘔吐者不宜使用.解痙止痛劑如腹瀉伴有劇烈腹痛,可選用阿托品,山莨菪堿,普魯本辛等藥.有選擇性解除痙攣的作用,并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治療感染性休克,常用于胃腸絞痛.青光眼,腦出血者禁用.調節腸道菌群藥多為一些人體正常菌群中的有益菌的活菌制劑,常見的有雙歧桿菌,嗜酸性乳桿菌,酪酸菌,地衣芽孢菌無毒菌株等.可用于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菌群失調,急性菌痢等.應用后能大量補充腸道內正常菌群的數量,并能促進其增殖,以糾正菌群失調,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不能與抗菌藥物同服,應間隔半小時以上.口服補液鹽因為腹瀉使體內營養物質,水分及電解質大量丟失,可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腹瀉病人應使用口服補液鹽或使用靜脈補液療法.服用口服補液鹽可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可以治療和預防各種腹瀉引起的脫水或電解質紊亂.口服補液鹽為白色粉末,內含氯化鈉,葡萄糖等調節電解質的物質.使用時將其溶于500毫升溫水內,少量多次飲用,4~6小時內飲完,每天2~3次.也可自制: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相對于靜脈輸液,日服補液鹽具有簡便易行的優點,其療效不亞于靜脈點滴補液,值得推廣使用.腹瀉的飲食治療腹瀉病人的飲食應根據具體病情,病程長短及病人對食物的耐受力予以適當調整.腹瀉期間的營養,水分和電解質流失較快,身體虛損嚴重,千萬不可自作聰明地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不給予進食.殊不知,腹瀉期間禁食,無異于火上澆油,加重體內脫水程度.但是對于急性水瀉期的病人,排便頻繁,嘔吐嚴重者可暫禁食,使腸道完全休息,可自靜脈輸液以補充水和電解質.清淡流質:嘔吐停止,不需要禁食者,可食清淡止瀉流質,如濃米湯,焦米湯,稀藕粉,淡紅茶水,蛋白水,胡蘿卜湯(含鉀鹽,維生素,果膠,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與毒素作用),蘋果泥湯(纖維細,含果膠,鞣酸,能吸附毒素,有收斂作用).禁用牛奶,蔗糖等產氣流質,幼兒應禁用果汁.少渣,低脂半流質或軟飯:排便次數減少,癥狀緩解后可改為此種飲食,如白粥,藕粉,爛面條,去油肉湯等.禁食堅硬含纖維多的蔬菜及生冷水果,脂肪多的點心.以上介紹了腹瀉的基本治療,但由于引起腹瀉的病因很多,在對癥治療的同時,一定要找到病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感染性腹瀉還應同時服用抗菌藥物,如復方新諾明,呋喃唑酮(痢特靈),黃連素,氟哌酸,環丙沙星等.腹瀉病人應留意糞便外觀,若為急性腹瀉應速到就近醫院的腸道門診,急診室檢查診治,謹防延誤急烈性腸道傳染病(如霍亂)病情.慢性腹瀉及嬰幼兒腹瀉選用藥物應慎重,一般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2024-10-21 0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