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嬰兒肌張力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腦部損傷、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遺傳因素、感染以及代謝性疾病等。治療方法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腦部損傷:如出生時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等,會影響大腦對肌肉的控制,導致肌張力高。 2.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嬰兒神經系統尚在發育中,早期可能出現短暫的肌張力高,隨著發育多可改善。 3.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疾病可能導致神經肌肉功能異常,引起肌張力高。 4.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損害神經系統,引發肌張力高。 5.代謝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鈣等代謝紊亂,影響肌肉功能。 6.其他原因:包括膽紅素腦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等。 總之,嬰兒肌張力高需要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家長要密切關注嬰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4-10-20 19: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肌張力過高長大后會影響運動機能。如果您的寶寶沒有危險因素,比如產后核黃疸、早產或者顱內出血、缺氧等其他腦損傷的話,問題不大,因為有些嬰兒由于神經系統發育還沒有完善也會出現肌張力高的問題,長大了慢慢就好了。不知您的孩子幾個月了,這種反抗象限很正常,在盡量安撫寶寶情緒的情況下,能做多少做多少吧。總之如果寶寶沒有上面提到的危險因素的話,您不用太擔心。那為防萬一,康復治療還是很有必要的。寶寶5個月,現在介入治療并不晚,寶寶可以順利康復的,不過什么時候算好就不一定了,這個得憑醫生親自按摩的手感來判斷。您可以定期帶他去檢查。所以即使寶寶哭鬧不配合,您也要想辦法,把每天的康復治療必須按質按量完成,這是家長的責任。
2024-10-20 19: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1.肌肉靜止松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肌張力高的人在運動和靜止時均可能表現出異常姿勢。2.不知道您的寶寶肌張力有多高,一般肌張力過高與大腦受損有影響,但程度不一。如果您的寶寶確診是肌張力有問題,必須立刻進行醫治!因為嬰兒的大腦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盡量在6個月之內的最佳時間進行醫治!我建議您立即做個頭部CT,以確認受損程度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ask513DB:非常感謝您!謝謝!
2024-10-20 19: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肌肉靜止松弛狀態下的緊張度稱為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肌張力高的人在運動和靜止時均可能表現出異常姿勢。 2.不知道您的寶寶肌張力有多高,我個人認為醫生的診斷有一定道理,一般肌張力過高與大腦受損有影響,但程度不一。如果您的寶寶確診是肌張力有問題,必須立刻進行醫治!!!因為嬰兒的大腦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盡量在4個月之內的最佳時間進行醫治!我建議您立即做個頭部CT,以確認受損程度。 3.我多次接觸過這類小孩和他們的家長,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您不要太著急。我見過不少這樣的孩子醫治好了的病例,您一定要有信心!但您必須重視,因為這種病的癥狀不會一下子全部表現出來,會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步顯現,并且常常孩子的智力并不會有多大影響,而是運動機能受損。醫治這種病最重要的是時間!在國外醫治這種病,主要靠康復訓練。國內目前的治療手段不多,主要是康復訓練,針灸,還有高壓氧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同時用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以幫助神經節的重塑等。CT能幫助醫生做出確診,同時能幫助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您一定要做。要提醒您的是這種病的治療通常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不是幾天就能解決的,您在家里也可以多給孩子做做嬰兒操,一定要多讓孩子運動,不要心疼他就老抱著。 至于您說的病因,目前引起這種病的起因很多,生產過程中的確可能導致大腦受損,圍產期是最容易造成的。另外在懷孕的整個過程中,胎兒如果有短暫的缺氧,哪怕僅僅1.2分鐘,也可能會引起大腦的暫時性缺氧導致受損,但這種情況作為產科醫生卻不可能發現。至于保姆搖搖籃,應該不會的。 另外,您在家里可以做個簡單的觀察,如:寶寶從出生后是否很愛哭鬧,不易入睡,愛驚醒,易發怒,吐奶頻繁?仔細觀察孩子的睡姿,是否呈正常的嬰兒睡態(上肢呈W形,下肢呈M形)?入睡后試試他的胳膊,腿,是否變的很軟?清醒時手握拳能否掰得開,是否要很用力才能掰開?輕舉上肢,能否舉高?用一只手握住下肢的膝關節,另一只手握住小腳往腹部推,寶寶的大腿能否緊帖腹部,同時腳背能否帖著小腿?100天后的寶寶豎著抱時,頭部能否直立?俯臥時能否抬頭?同時仔細觀察孩子的智力發育,這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
2024-10-21 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