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血小板低可能導致出血傾向、影響傷口愈合、引發貧血、增加感染風險、影響器官功能等。 1. 出血傾向: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數量降低易導致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嚴重時可出現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等。 2. 影響傷口愈合:血小板參與傷口處的凝血和修復,其減少會使傷口愈合緩慢,容易發生感染。 3. 引發貧血:頻繁或大量出血可導致失血性貧血,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 4. 增加感染風險:由于出血和身體的免疫調節紊亂,機體抵御病原體的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 5. 影響器官功能:例如顱內出血可能損傷腦組織,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總之,血小板低對健康危害較大。一旦發現血小板減少,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進行治療。常見的治療藥物有潑尼松、丙種球蛋白、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療期間需遵醫囑定期復查。
2024-10-21 13: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不知道低多少,是一直都低還是這一次低。如果不是低很多的話,問題不大。1血小板主要是在止血上起作用,那么血小板減少就會引起出血。2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病人表現為身上皮膚有出血點,紫癜,瘀斑,牙齦出血,鼻腔出血。3血小板的主要癥狀是流血止不住,常見的是皮下出血!也就是紫癜。醫生詢問:
2024-10-21 1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血小板減少一般臨床常見如下三種情況:①血小板生成減少,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應用某些化療藥物后,此時常伴有貧血和白細胞減少;②血小板破壞過多,其中多數原因不明,部分繼發于自身免疫病及應用某些藥物后;③血小板分布異常,常見于脾腫大等。治療要根據具體的病情,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才會收到好的療效。
2024-10-21 13: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小板低可能導致出血傾向、影響傷口愈合、引發貧血、增加感染風險、影響器官功能等。 1. 出血傾向: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數量降低易導致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嚴重時可出現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等。 2. 影響傷口愈合:血小板參與傷口處的凝血和修復,其減少會使傷口愈合緩慢,容易發生感染。 3. 引發貧血:頻繁或大量出血可導致失血性貧血,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 4. 增加感染風險:由于出血和身體的免疫調節紊亂,機體抵御病原體的能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 5. 影響器官功能:例如顱內出血可能損傷腦組織,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總之,血小板低對健康危害較大。一旦發現血小板減少,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進行治療。常見的治療藥物有潑尼松、丙種球蛋白、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療期間需遵醫囑定期復查。
2024-10-22 00: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血小板數低于正常范圍14萬~40萬/μl.才叫血小板過低血小板減少癥可能源于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表133-1).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于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后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減少癥不會像繼發于凝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參見第131節)那樣表現出組織內出血(如深部內臟血腫或關節積血).必須徹底弄清病人的服藥史,以排除對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壞的藥物.約5%接受肝素治療的患者可發生血小板減少(見下文肝素誘發血小板減少),為保持動靜脈輸注導管通暢,即使應用極少量肝素沖洗,也可發病.其他藥物較少誘發血小板減少癥,例如奎尼丁,奎寧,磺胺制劑,口服抗糖尿病藥,金鹽以及利福平.病史中還有很重要的內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礎疾病的癥狀(例如關節疼痛,雷諾氏現象,不明熱);提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見下文TTP-HUS)的體征與癥狀;10天之內輸過血提示可能是輸血后紫癜,大量飲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減少癥.5%孕婦分娩期可發生輕度血小板減少癥.由于感染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減少癥,可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癥(見ITP)相鑒別;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癥狀的危險因素和病史.體檢對診斷亦很重要:(1)通常繼發于感染性或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血小板減少癥以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TTP)時有發熱,而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以及與藥物有關的紫癜則不發熱.(2)由于血小板的破壞增加(例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藥物有關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癥病人的脾臟捫診不增大;而繼發于脾臟對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脾臟大多可以捫及,繼發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減少癥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體征對診斷也有意義,如蜘蛛痣,黃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減少癥.
2024-10-22 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