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得了疳積,通常與喂養不當、脾胃虛弱、腸道寄生蟲、慢性疾病以及情志因素等有關。需要綜合調理,包括改善飲食、調理脾胃、驅蟲、治療原發病以及關注寶寶的情緒。 1.喂養不當:家長應注意給寶寶提供營養均衡、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過度喂養或喂養不足。 2.脾胃虛弱: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健脾和胃的中成藥,如醒脾養兒顆粒、小兒健脾丸等。 3.腸道寄生蟲:確診后遵醫囑使用驅蟲藥,如阿苯達唑、甲苯咪唑等。 4.慢性疾病:積極治療寶寶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腹瀉、肺炎等。 5.情志因素:多陪伴寶寶,為其創造輕松愉快的環境,避免精神緊張。 總之,寶寶疳積需要家長耐心調理和照顧。一旦發現寶寶有疳積的癥狀,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 1.積滯傷脾:形體消瘦,體重不增,腹部脹滿,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調,常有惡臭,舌苔厚膩。 2.氣血兩虧:面色萎黃或蒼白,毛發枯黃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煩躁,睡臥不寧,啼聲低小,四肢不溫,發育障礙,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紋色淡。 1.注意調養:在喂養方面,應注意遵循先稀后干,先素后葷,先少后多,先軟后硬的原則。 2.注意營養搭配。 3.必要時應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給寶寶吃健脾丸,多給寶寶喝水,也可以給寶寶喝點小兒七星茶。
2024-10-21 13: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標龍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兒科
-
你好,這個建議可以用點助消化的藥治療呀,比如鷓鴣菜呀
2024-10-21 13: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寶寶得了疳積,通常與喂養不當、脾胃虛弱、腸道寄生蟲、慢性疾病以及情志因素等有關。需要綜合調理,包括改善飲食、調理脾胃、驅蟲、治療原發病以及關注寶寶的情緒。 1.喂養不當:家長應注意給寶寶提供營養均衡、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過度喂養或喂養不足。 2.脾胃虛弱: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健脾和胃的中成藥,如醒脾養兒顆粒、小兒健脾丸等。 3.腸道寄生蟲:確診后遵醫囑使用驅蟲藥,如阿苯達唑、甲苯咪唑等。 4.慢性疾病:積極治療寶寶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腹瀉、肺炎等。 5.情志因素:多陪伴寶寶,為其創造輕松愉快的環境,避免精神緊張。 總之,寶寶疳積需要家長耐心調理和照顧。一旦發現寶寶有疳積的癥狀,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20:0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 1.積滯傷脾:形體消瘦,體重不增,腹部脹滿,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調,常有惡臭,舌苔厚膩。 2.氣血兩虧:面色萎黃或蒼白,毛發枯黃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煩躁,睡臥不寧,啼聲低小,四肢不溫,發育障礙,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紋色淡。 1.注意調養:在喂養方面,應注意遵循先稀后干,先素后葷,先少后多,先軟后硬的原則。 2.注意營養搭配。 3.必要時應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給寶寶吃健脾丸,多給寶寶喝水,也可以給寶寶喝點小兒七星茶。
2024-10-22 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