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嬰兒臍疝主要表現為臍部突出腫物、哭鬧時增大、安靜時縮小、皮膚正常、可回納、一般無明顯不適等。 1. 臍部腫物:嬰兒臍部可見突出的圓形或半圓形腫物,質地柔軟。 2. 大小變化:哭鬧、咳嗽、用力排便時腫物增大,安靜或平臥時可縮小。 3. 皮膚外觀:腫物表面的皮膚通常正常,無紅腫、破潰等異常。 4. 可復性:用手指輕輕按壓腫物,可將其回納至腹腔內。 5. 不適感:多數嬰兒無明顯疼痛或其他不適,但腫物突出明顯時可能有輕微墜脹感。 家長發現嬰兒有臍疝癥狀不必過于驚慌,多數臍疝可在 1-2 歲內自愈。但如果臍疝腫物不能回納、出現紅腫疼痛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0-20 19: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預防:個別臍環偏小,小兒又愛哭鬧,屢發臍疝嵌頓者,可試用“膠布粘貼法”,以加速臍孔閉合。粘貼膠布應為醫用膠布,寬約5厘米,長度超過病兒腰圍6-10厘米,一側膠布端剪小像舌頭樣伸出(長約5厘米),另側膠布中間開橫口,以便讓對側舌頭樣膠布插入后粘貼。膠布經過的腰背部可內墊紗布,粘貼時必須使疝囊空虛或呈內陷狀態。一般1-2周更換1次,可連續貼用3-6月。
2024-10-20 19: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疝氣一般疝氣指的是鼠蹊部的疝氣主要是指鼠蹊部滿管附近某處的肌肉較為虛弱使得附近的小腸受到腹腔壓力影響被擠入鼠蹊管內若發生在男寶寶身上甚至會跑到陰囊內使得患側鼠蹊部和陰囊在外觀上顯得特別腫大。祝身體健康!
2024-10-20 19: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親愛的,寶寶如果有臍疝的話,那肚臍部位是高于身體部位的哦,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一般在寶寶長大一點都可以消了的
2024-10-20 19:4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改進后的壓迫帶治療臍疝:材料:長約等于嬰兒腰圍,寬約3cm的松緊布1條,等寬的粘扣,上粘扣長約2.5cm,下粘扣長約5cm,1枚一面微凸直徑2.5cm的扣子,少許棉花,1塊純棉布約5.5cm×5.5cm.制做方法:①將粘扣分別縫在松緊帶的兩端,粘扣位于嬰兒右(左)側腰部.②扣子凸面敷上棉花,用布包裹固定在壓迫帶腹側正中位.使用方法:①讓嬰兒平臥,在嬰兒安靜的狀態下輕輕將臍疝內容物回納腹腔,將紐扣部位正對于臍部,調節松緊度,能放2橫指為宜,然后粘上粘扣.②兩手將腹壁稍向正中部位推移,使臍環組織張力進一步降低.③嬰兒睡眠中可松解壓迫帶,天熱易出汗時注意壓迫帶下皮膚清潔
2024-10-21 09:2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臍疝? 發生于臍部的腹外疝統稱為臍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兒比成年人多。嬰兒臍疝多為易復性疝,常干哭鬧、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難時于臍部出現圓形腫塊,安靜、平臥時可消失,很少發生嵌頓,用手指可清楚地捫及臍環的邊緣,并有咳嗽沖擊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