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便便有血絲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腸道感染、痔瘡、肛裂、腸道息肉、腸道腫瘤等。 1.腸道感染: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腸道,導致腸道黏膜炎癥、充血、水腫,引起便便帶血絲。常見的有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治療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痔瘡:內痔或外痔破裂出血,可使便便出現血絲。一般通過調整飲食、保持肛門清潔、使用痔瘡膏,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進行治療。 3.肛裂:肛門周圍皮膚或黏膜撕裂,排便時會有鮮血附著在便便表面。治療包括坐浴、涂抹藥膏,如硝酸甘油軟膏等。 4.腸道息肉:息肉表面黏膜破損時會出血。較小的息肉可在內鏡下切除,較大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腸道腫瘤:腫瘤組織侵犯血管導致出血。早期可手術治療,晚期可能需要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總之,如果發現便便有血絲,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規、腸鏡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一般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快,不臭,有酸味和奶腥味,每天2--4次就是正常的.你的女兒4個半月,母乳喂養,一直生理性腹瀉,每天5-6次,也就是母乳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內的寶寶.寶寶除了大便次數增多以外,食欲,精神都較好,體重增長也滿意,不影響生長發育.一般在添加輔食后,寶寶的大便會慢慢轉為正常.你的女兒最近大便的情況,與你的飲食有密切的關系.大便里面有綠色的象韭菜花一樣的東西和血絲,這可能是吃母乳以后,消化不好引起的.建議你可以調節一下自己的飲食,盡量以清淡,富含維生素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少吃大葷油,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還可以給寶寶喂點媽咪愛,可以調理胃腸功能.祝寶寶健康成長!
2024-10-21 13: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嬰幼兒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幼兒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正常大便的觀察要點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占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后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曬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后2_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2,母乳喂養兒糞便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3,人工喂養兒糞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堿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_2次.4,混合喂養兒糞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后,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1,泡沫樣大便偏食淀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并帶有泡沫.2,奇臭難聞大便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里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3,發亮大便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4,綠色大便若大便呈綠色,糞便量少,黏液多,屬饑餓性腹瀉.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并與空氣接觸之后,就呈現為暗綠色.5,蛋花湯樣大便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現蛋花湯樣大便.6,豆腐渣樣大便則常常見于霉菌引起的腸炎.7,水樣大便多見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8,灰白色大便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并伴有臭味.9,柏油樣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并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后,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亮,故稱為柏油樣便,多見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愛心提醒:正常人進食動物血,豬肝等含鐵多的食物也可使糞便呈黑色,而服用鉍劑,炭粉以及某些中藥等藥物也會使糞便變黑,但一般為灰黑色無光澤,做隱血試驗陰性可幫助鑒別.10,鮮紅色血便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僅黏附于糞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提示為肛門或肛管疾病,如痔瘡,肛裂,腸息肉和直腸腫瘤等引起的出血.11,果醬樣大便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見于腸套疊;暗紅色果醬樣膿血便則見于阿米巴痢疾.12,黏液膿性鮮血便常見于細菌性痢疾,空腸彎曲菌腸炎.13,洗肉水樣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見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應仔細區別,必要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2024-10-21 18: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便便有血絲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腸道感染、痔瘡、肛裂、腸道息肉、腸道腫瘤等。 1.腸道感染: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腸道,導致腸道黏膜炎癥、充血、水腫,引起便便帶血絲。常見的有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治療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痔瘡:內痔或外痔破裂出血,可使便便出現血絲。一般通過調整飲食、保持肛門清潔、使用痔瘡膏,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進行治療。 3.肛裂:肛門周圍皮膚或黏膜撕裂,排便時會有鮮血附著在便便表面。治療包括坐浴、涂抹藥膏,如硝酸甘油軟膏等。 4.腸道息肉:息肉表面黏膜破損時會出血。較小的息肉可在內鏡下切除,較大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腸道腫瘤:腫瘤組織侵犯血管導致出血。早期可手術治療,晚期可能需要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總之,如果發現便便有血絲,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規、腸鏡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2 0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