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促黃體生成素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下丘腦或垂體病變、內分泌失調、長期服用避孕藥等。 1.多囊卵巢綜合征:這是常見原因之一,患者常伴有月經紊亂、多毛、痤瘡等癥狀。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如口服短效避孕藥如炔雌醇環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來改善。 2.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減退,導致激素分泌失衡。治療可能包括激素替代療法(如戊酸雌二醇片、黃體酮膠囊等)。 3.下丘腦或垂體病變:影響激素分泌的調控。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可能采取手術或藥物治療。 4.內分泌失調:長期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等導致。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使用藥物調理。 5.長期服用避孕藥:打亂激素平衡。一般停藥后可逐漸恢復,必要時就醫診治。 總之,促黃體生成素高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通過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激素平衡和身體的正常功能。
2024-10-21 13: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泌素素過高會引起月經稀少/閉經,這是月經不調的癥狀.血清促黃體生成素檢測異常有什么臨床意義?1.LH水平增高見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持續無排卵及雄性激素過多等),TUYN-ER綜合征,原發性性腺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切除術后;*更年期綜合征或絕經期婦女.2.LH水平降低見于:*下丘腦-垂體促性腺功能不足,如下丘腦性閉經;*長期服用避孕藥;*使用激素替代治療后,LH和FSH可下降.所以建議不要吃了.去醫院進行檢查.
2024-10-21 13: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促黃體生成素是檢查六項雌激素指標之一.測定性激素六項的臨床意義是通過測定性激素水平來了解女性內分泌功能和診斷與內分泌失調相關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項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黃體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睪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滿足了臨床醫生對內分泌失調與否的篩查和對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1,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是垂體前葉嗜堿性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發育和成熟.血FSH的濃度,在排卵前期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后期2-10U/L.FSH值低見于雌,孕激素治療期間,席漢綜合征等.FSH值高見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綜合征,原發性閉經等.2,促黃體生成素(LH):也是垂體前葉嗜堿性細胞分泌的一種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排卵,形成黃體分泌激素.血LH濃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后期4-10U/L.低于5U/L比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見于席漢綜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則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LH/FSH>=3,則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依據之一.3,催乳素(PR1):由垂體前葉嗜酸性細胞之一的泌乳滋養細胞分泌,是一種單純的蛋白質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為高催乳癥.4,雌二醇(E2)則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使子宮內腺生長成增殖期,促進女性第二性征的發育.血E2的濃度在排卵期為48-52lpmol/L,排卵期370-1835pmol/L,排卵后期272-793pmol/L.低值見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漢綜合征.5,孕酮(P):由卵巢的黃體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變為分泌期.血P濃度在排卵前期為0-4.8mnol/L,排卵后期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值低,見于黃體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6,睪酮(T):女性體內睪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轉化而來,25%為腎上腺皮質所分泌,僅25%來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進陰蒂,陰唇和陰阜的發育,對雄激素有拮抗作用,對全身代謝有一定影響.女性血漿睪酮水平在0.7-2.1nmol/L,T值高,稱高睪酮血癥,可引起女性不育.建議去婦科檢查,針對情況治療,祝早日康復.
2024-10-21 2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