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銘山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惡性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健康。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就醫時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08-08 20:27
1.疾病原理:惡性卵巢腫瘤細胞異常增殖,可侵襲周圍組織和遠處器官。
2.早期癥狀:包括腹部脹痛、月經異常、腹部腫塊等。
3.診斷方法:常用的有超聲、CT、腫瘤標志物檢測等。
4.治療方式:早期可行手術切除,中晚期多采用化療(如紫杉醇、順鉑)結合放療。
5.術后護理: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定期復查。
6.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定期婦科檢查。
總之,對于惡性卵巢腫瘤,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爭取良好預后。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惡性卵巢腫瘤惡性卵巢腫瘤占卵巢腫瘤的25%.(一)常見類型1.漿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卵巢腫瘤,占卵巢惡性腫瘤的40~60%,其中50~60%為雙側.發病年齡在40~60歲.腫瘤呈囊性或囊實性,組織軟而脆,表面呈菜花樣,囊內充滿菜花狀乳頭.常合并腹水,晚期則常有盆腔腹膜,大網腹等處的腫瘤種植和轉移.5年生存率約為25~35%.2.粘液性囊腺癌發生率僅次于漿液性囊腺癌,表面光滑,呈結節狀.囊實性,囊內為粘液亦可見乳頭狀突起,5年生存率為40~50%.3.子宮內膜樣癌(腺癌)少見,約占卵巢惡性腫瘤的20%左右,常為中等大小,切面實性或部分囊性,囊腔內見乳頭狀突起.組織類型與子宮內膜腺瘤相似.5年生存率約為40~50%.(二)臨床分期Ⅰ期腫瘤限于卵巢Ⅰa腫瘤限于一側卵巢,無腹水,表面無腫瘤,包膜完整Ⅰb腫瘤限于兩側卵巢,無腹水,表面無腫瘤,包膜完整ⅠcⅠa或Ⅰb期腫瘤,但一側或雙側卵巢表面有腫瘤;或包膜破裂;或出現腹水含惡性細胞;或腹腔洗液陽性Ⅱ期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伴盆腔內擴散Ⅱa蔓延和/或轉移到子宮和/或輸卵管Ⅱb蔓延到其它盆腔組織ⅡcⅡa或Ⅱb期腫瘤,但一側或雙側卵巢表面有腫瘤;或包膜破裂;或出現腹水含惡性細胞;或腹腔洗液陽性Ⅲ期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盆腔外有腹膜種植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溝林巴結陽性.肝表面轉移定為Ⅲ期Ⅲa腫瘤肉眼所見限于真骨盆,淋巴結陰性,但組織學證實腹膜表面有顯微鏡下種植.Ⅲb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有組織學證實的腹膜表面種植,其直徑無一超過2cm,淋巴結陰性Ⅲc腹腔種植直徑>2cm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溝淋巴結陽性Ⅳ期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有遠處轉移.胸水如有癌細胞為Ⅳ期,肝實質轉移為Ⅳ期臨床表現卵巢癌早期多無癥狀,或伴有食欲不振,腹脹等消化道癥狀,常被忽視.晚期出現腹部增大,腹痛及腹部腫物,或原有的卵巢囊腫迅速長大,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消瘦,貧血等惡病質.診斷卵巢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早期診斷有賴于定期普查.1.病史應特別詢問過去有無盆腔腫塊史或近來腫物增長情況.40歲以上婦女有消化道癥狀而原因不明者,應行婦科檢查.2.全身檢查,可發現腹部腫塊,腹水征陽性.3.婦科檢查宮旁腫塊,雖實性或囊實性,不規則,活動度差,常為雙側性.三合診發現后穹窿結節或腫塊.4.輔助檢查⑴B超檢查了解盆腔包塊的大小,囊實性,良惡性及有無腹水.⑵細胞學檢查通過腹腔穿刺取腹水查瘤細胞.⑶免疫學診斷癌胚抗原(CEA)在卵巢上皮性癌尤其是粘液性癌中升高明顯,有參考價值.甲胎蛋白(AFP)升高有助于卵巢內胚竇瘤的診斷.卵巢上皮性癌的單克隆抗體及多克隆抗體如CA125應用有助于早期診斷.⑷腹腔鏡或剖腹探查能在直視下觀察盆腔的病變性質,范圍,并作活檢.治療1.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手術時應先探查腹腔,明確病變范圍,有無淋巴結轉移.Ⅰ期癌在手術的同時,應將腹腔液或腹腔沖洗液送作細胞學檢查.盡可能作全子宮和雙側附件切除術,網膜切除術和闌尾切除術,瘤包膜完整,惡性度低,腹腔液中未發現瘤細胞的Ⅰa期年輕患者可僅作患側附件切除術,術后嚴密隨訪.Ⅱ,Ⅲ和Ⅳ期癌的手術范圍除和Ⅰ期癌相同外,須清掃腹主動脈和盆腔淋巴結,并可能將盆腔,腹腔內直徑在2cm以上的轉移瘤一一切除.在以上廣泛性切除的基礎上,殘余的小型病變就有可能用化療或放療根除.不可能行根治術時,亦應將大部分腫瘤切除,術后化療,待腫瘤縮小后再次手術.2.化療卵巢癌對化療比較敏感,最長用而效果較肯定的藥物為烷化劑,其它類藥物亦有一定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有環磷酰胺,噻替哌,苯丙酸氮芥,更生霉素,馬法蘭,瘤可寧,5-氟脲嘧啶以及六甲嘧啶,順鉑,阿霉素等.可單獨或聯合反復進行多個療程治療.給藥途徑,除全身應用外,尚可于腹腔內用藥及腹壁下動脈插管注入,使局部藥物達到較高濃度,增強療效.3.放療大面積腹腔注射,組織反應太大,患者無法耐受,應用較少.近年來應用高伏特帶形移動多次照射技術,可減少付反應,對預防腫瘤復發可能起到較好的效果.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腹腔內注入.4.免疾治療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輔助的治療手段,其目的為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目前已進入臨床使用階段.手術,化療及放療三種方法綜合應用,可使卵巢癌患者的近期存活率有所提高.卵巢癌治療后常易復發,一旦復發,治療極為困難,效果不佳,五年存活率一般只能達到20-30%左右.因此,應加強隨訪.近年來,國外有采用再次甚至多次剖腹探查者,以明確療效及切除殘余和再發病灶,取得一定療效.如腫瘤確已消失,可停化療.再次剖腹探查的時間以在化療12個療程后較好.希望早日康復
2016-05-23 09: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惡性卵巢腫瘤占卵巢腫瘤的25%.(一)常見類型1.漿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卵巢腫瘤,占卵巢惡性腫瘤的40~60%,其中50~60%為雙側.發病年齡在40~60歲.腫瘤呈囊性或囊實性,組織軟而脆,表面呈菜花樣,囊內充滿菜花狀乳頭.常合并腹水,晚期則常有盆腔腹膜,大網腹等處的腫瘤種植和轉移.5年生存率約為25~35%.2.粘液性囊腺癌發生率僅次于漿液性囊腺癌,表面光滑,呈結節狀.囊實性,囊內為粘液亦可見乳頭狀突起,5年生存率為40~50%.3.子宮內膜樣癌(腺癌)少見,約占卵巢惡性腫瘤的20%左右,常為中等大小,切面實性或部分囊性,囊腔內見乳頭狀突起.組織類型與子宮內膜腺瘤相似.5年生存率約為40~50%.(二)臨床分期Ⅰ期腫瘤限于卵巢Ⅰa腫瘤限于一側卵巢,無腹水,表面無腫瘤,包膜完整Ⅰb腫瘤限于兩側卵巢,無腹水,表面無腫瘤,包膜完整ⅠcⅠa或Ⅰb期腫瘤,但一側或雙側卵巢表面有腫瘤;或包膜破裂;或出現腹水含惡性細胞;或腹腔洗液陽性Ⅱ期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伴盆腔內擴散Ⅱa蔓延和/或轉移到子宮和/或輸卵管Ⅱb蔓延到其它盆腔組織ⅡcⅡa或Ⅱb期腫瘤,但一側或雙側卵巢表面有腫瘤;或包膜破裂;或出現腹水含惡性細胞;或腹腔洗液陽性Ⅲ期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盆腔外有腹膜種植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溝林巴結陽性.肝表面轉移定為Ⅲ期Ⅲa腫瘤肉眼所見限于真骨盆,淋巴結陰性,但組織學證實腹膜表面有顯微鏡下種植.Ⅲb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有組織學證實的腹膜表面種植,其直徑無一超過2cm,淋巴結陰性Ⅲc腹腔種植直徑>2cm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溝淋巴結陽性Ⅳ期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有遠處轉移.胸水如有癌細胞為Ⅳ期,肝實質轉移為Ⅳ期臨床表現卵巢癌早期多無癥狀,或伴有食欲不振,腹脹等消化道癥狀,常被忽視.晚期出現腹部增大,腹痛及腹部腫物,或原有的卵巢囊腫迅速長大,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消瘦,貧血等惡病質.診斷卵巢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早期診斷有賴于定期普查.1.病史應特別詢問過去有無盆腔腫塊史或近來腫物增長情況.40歲以上婦女有消化道癥狀而原因不明者,應行婦科檢查.2.全身檢查,可發現腹部腫塊,腹水征陽性.3.婦科檢查宮旁腫塊,雖實性或囊實性,不規則,活動度差,常為雙側性.三合診發現后穹窿結節或腫塊.4.輔助檢查⑴B超檢查了解盆腔包塊的大小,囊實性,良惡性及有無腹水.⑵細胞學檢查通過腹腔穿刺取腹水查瘤細胞.⑶免疫學診斷癌胚抗原(CEA)在卵巢上皮性癌尤其是粘液性癌中升高明顯,有參考價值.甲胎蛋白(AFP)升高有助于卵巢內胚竇瘤的診斷.卵巢上皮性癌的單克隆抗體及多克隆抗體如CA125應用有助于早期診斷.⑷腹腔鏡或剖腹探查能在直視下觀察盆腔的病變性質,范圍,并作活檢.1.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手術時應先探查腹腔,明確病變范圍,有無淋巴結轉移.Ⅰ期癌在手術的同時,應將腹腔液或腹腔沖洗液送作細胞學檢查.盡可能作全子宮和雙側附件切除術,網膜切除術和闌尾切除術,瘤包膜完整,惡性度低,腹腔液中未發現瘤細胞的Ⅰa期年輕患者可僅作患側附件切除術,術后嚴密隨訪.Ⅱ,Ⅲ和Ⅳ期癌的手術范圍除和Ⅰ期癌相同外,須清掃腹主動脈和盆腔淋巴結,并可能將盆腔,腹腔內直徑在2cm以上的轉移瘤一一切除.在以上廣泛性切除的基礎上,殘余的小型病變就有可能用化療或放療根除.不可能行根治術時,亦應將大部分腫瘤切除,術后化療,待腫瘤縮小后再次手術.2.化療卵巢癌對化療比較敏感,最長用而效果較肯定的藥物為烷化劑,其它類藥物亦有一定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有環磷酰胺,噻替哌,苯丙酸氮芥,更生霉素,馬法蘭,瘤可寧,5-氟脲嘧啶以及六甲嘧啶,順鉑,阿霉素等.可單獨或聯合反復進行多個療程治療.給藥途徑,除全身應用外,尚可于腹腔內用藥及腹壁下動脈插管注入,使局部藥物達到較高濃度,增強療效.3.放療大面積腹腔注射,組織反應太大,患者無法耐受,應用較少.近年來應用高伏特帶形移動多次照射技術,可減少付反應,對預防腫瘤復發可能起到較好的效果.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腹腔內注入.4.免疾治療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輔助的治療手段,其目的為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目前已進入臨床使用階段.手術,化療及放療三種方法綜合應用,可使卵巢癌患者的近期存活率有所提高.卵巢癌治療后常易復發,一旦復發,治療極為困難,效果不佳,五年存活率一般只能達到20-30%左右.因此,應加強隨訪.近年來,國外有采用再次甚至多次剖腹探查者,以明確療效及切除殘余和再發病灶,取得一定療效.如腫瘤確已消失,可停化療.再次剖腹探查的時間以在化療12個療程后較好
2016-05-23 09: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卵巢腫瘤是指發生于卵巢上的腫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之一.卵巢惡性腫瘤還是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雖然近年來無論在卵巢惡性腫瘤的基礎研究還是臨床診治方面均取得很大的進展,但遺憾的是其5年生存率仍提高不明顯,徘徊在30% 卵巢腫脹,增大和新生物的總稱.是婦科常見病,從幼兒到老年都可發生.卵巢腫瘤種類最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生理性包括卵泡囊腫和黃體囊腫.病理性又分新生物和非新生物腫瘤.非新生物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囊卵巢等,新生物又分良性與惡性,有些還介于良,惡性之間.習慣上卵巢腫瘤即指新生物.按組織發生學分類,卵巢腫瘤分為5類:①上皮癌.發生于胚胎時的體腔上皮,如漿液瘤,粘液瘤等.②發生于生殖細胞的腫瘤.如成熟性及未成熟性畸胎瘤,未成熟性中有些惡性度很高.③發生于性索間質的腫瘤.多具有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如顆粒細胞瘤等.④發生于非特異性間質腫瘤.如纖維瘤,平滑肌瘤等.這類腫瘤較少見.⑤轉移瘤.由胃腸道,乳腺及盆腔臟器的惡性腫瘤轉移而來,如多由胃腸道來的克魯肯貝格氏瘤.卵巢惡性腫瘤是威脅婦女生命最嚴重的腫瘤之一,而且不容易早期發現.早期多無癥狀,隨腫瘤增大可有下墜,腹脹等輕微不適.某些產生雌激素的腫瘤可引起月經紊亂.不少人是自己摸到下腹包塊才就醫,但此時腫瘤已較大,多屬晚期.晚期卵巢癌多伴有腹水,腹部增大很快,患者感氣憋,腹脹,食欲減退,消瘦,發熱等.卵巢腫瘤的合并癥有瘤蒂扭轉,破裂及感染,這些均可引起急性腹痛,發熱甚至休克等急癥表現.突然的體位改變,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子宮變化均可誘發腫瘤扭轉.小的卵巢腫瘤主要由婦科檢查發現,診斷的第一步是區分良性,惡性,還是生理性的.表面光滑活動的單側囊腫多為良性;生理性囊腫一般不超過5厘米直徑大小;雙側的生長快而形狀不規則的實性或囊實混合的腫瘤常是惡性的,還須與其他盆腔腫塊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附件炎癥及生殖器官以外的腫瘤鑒別.可借助于X射線,B超,腹腔鏡等協助診斷.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惡性腫瘤術后需加以化療或放療.晚期癌也應盡量手術切除大部分腫瘤而后化療,部分患者仍有治愈希望.定期做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已確定為新生物者應及早手術切除. 放射治療卵巢囊腫: 關于不同組織類型的卵巢惡性腫瘤,對放療的敏感性不同,以無性細胞瘤對放療最敏感,顆粒細胞瘤中度敏感,上皮性瘤也有一定敏感度;術后體外照射主要針對盆腹腔殘存癌灶.腹腔內無粘連有微小殘余癌灶者,可在術后7~14天灌注放射性核素,常用32P10~15mCi,置300~500ml生理鹽水中,緩慢注入腹腔. 關于卵巢囊腫的化學治療: 卵巢囊腫化學治療為卵巢囊腫的主要輔助療法.估計手術切除腫瘤困難,術前先用1~2療程化療,可提高手術切除術.術后應用化療則可預防復發;手術切除不徹底者,化療后可獲暫時緩解甚至長期存活;手術無法切除者,化療可使腫瘤縮小,松動,為再次手術創造條件. 中醫中藥治療卵巢囊腫是從整體觀入手,硫肝理氣,扶正因本,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全面調節內分泌使氣面血活,活躍臟腑,經絡為本,氣血為用,氣血是肌體的物質基礎,臟腑是氣血生化之源,起著分管血的生成,統攝與運行,調節血和氣的平衡作用,氣是血液的原動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經的物質基礎,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流通就會受到影響,累及血海功能,則可導致各種婦科病的發生.如卵巢囊腫等.中醫治療可免除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壓力及精神負擔,調節內分泌,強增免疫等,服藥方便,不開刀,不傷元氣,不住院,痛苦風險小,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費用低,顯效快,使患者能早日康復.
2016-05-23 10:0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卵巢腫瘤是指發生于卵巢上的腫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之一.卵巢惡性腫瘤還是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雖然近年來無論在卵巢惡性腫瘤的基礎研究還是臨床診治方面均取得很大的進展,但遺憾的是其5年生存率仍提高不明顯,徘徊在30%放射治療卵巢囊腫: 關于不同組織類型的卵巢惡性腫瘤,對放療的敏感性不同,以無性細胞瘤對放療最敏感,顆粒細胞瘤中度敏感,上皮性瘤也有一定敏感度;術后體外照射主要針對盆腹腔殘存癌灶.腹腔內無粘連有微小殘余癌灶者,可在術后7~14天灌注放射性核素,常用32P10~15mCi,置300~500ml生理鹽水中,緩慢注入腹腔. 關于卵巢囊腫的化學治療: 卵巢囊腫化學治療為卵巢囊腫的主要輔助療法.估計手術切除腫瘤困難,術前先用1~2療程化療,可提高手術切除術.術后應用化療則可預防復發;手術切除不徹底者,化療后可獲暫時緩解甚至長期存活;手術無法切除者,化療可使腫瘤縮小,松動,為再次手術創造條件. 中醫中藥治療卵巢囊腫是從整體觀入手,硫肝理氣,扶正因本,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全面調節內分泌使氣面血活,活躍臟腑,經絡為本,氣血為用,氣血是肌體的物質基礎,臟腑是氣血生化之源,起著分管血的生成,統攝與運行,調節血和氣的平衡作用,氣是血液的原動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經的物質基礎,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流通就會受到影響,累及血海功能,則可導致各種婦科病的發生.如卵巢囊腫等.中醫治療可免除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壓力及精神負擔,調節內分泌,強增免疫等,服藥方便,不開刀,不傷元氣,不住院,痛苦風險小,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費用低,顯效快,使患者能早日康復.
2016-05-23 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