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于嬰兒來說,食用生蘋果和熟蘋果各有好處,取決于嬰兒的年齡、消化能力、營養需求、季節以及蘋果的品質等因素。 1.年齡:較小的嬰兒腸胃功能較弱,可能更適合熟蘋果;稍大些的嬰兒可嘗試生蘋果。 2.消化能力:如果嬰兒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熟蘋果更容易消化吸收。 3.營養需求:生蘋果維生素含量相對豐富,熟蘋果中的果膠更易吸收。 4.季節:在寒冷季節,熟蘋果能減少對腸胃的刺激;炎熱季節,生蘋果能補充更多水分。 5.蘋果品質:新鮮、無農藥殘留的蘋果,無論是生的還是熟的,都更安全。 總之,家長應根據嬰兒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生蘋果或熟蘋果,以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和腸胃適應能力。
2024-10-21 13: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蒸蘋果很好吃的,營養也不會流失太多,維生素會流失一些不過不要緊,因為再寒冷的冬季吃熟的熱蘋果不會肚子痛.一般情況下,水果的口味與成熟程度有直接關系.成熟度決定口感.口感不同說明水果中所含的成份不同,即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養分構成比例同!有一些微量元素只有在熟的水果中才能得到!此外,水果的口感還與水果的生長環境如土質,水質,氣候,光照等有極大的關系,生長環境決定了口感,這就是為什么煙臺蘋果,泊頭鴨梨,滄州金絲小棗等馳名中外的原因,我建議如果不太冷,還是吃生的
2024-10-21 13: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蘋果性味甘涼,具有生津,潤肺,健脾,益胃,養心等功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具有很好的調理腸胃的作用,適合便秘和腹瀉患者食用.那么,便秘,腹瀉患者該如何食用蘋果,方可更好地發揮其調理腸胃的作用呢? 蘋果之所以有止瀉和通便的雙重作用,是因為蘋果中含有鞣酸,果膠,膳食纖維等特殊物質.未經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與膳食纖維共同起到通便作用.而煮過的果膠則搖身一變,不僅具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因此,建議便秘的患者多吃一些新鮮的蘋果(每日早晚可空腹吃蘋果1—2個),而腹瀉的患者不妨把蘋果煮熟了來吃. 蘋果中的鞣酸,也具有收斂作用,它能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小兒腹瀉時,家長可先將蘋果用開水洗凈,放入沸水中煮5—8分鐘,去皮,用勺刮成泥,每日4次,每次50克;一歲以下嬰兒每次30克,日服3—4次.也可取鮮蘋果一個,洗凈,加水3碗,煎煮成2碗,以汁濃為佳,每天一劑,代替果汁飲用. 鞣酸在果皮中含量更豐富,而果肉內,特別是近果皮處,果膠含量相對豐富.因此,成人在吃熟的蘋果時,最好連皮一起吃,這樣止瀉的效果會好些. 蘋果性味甘涼,具有生津,潤肺,健脾,益胃,養心等功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具有很好的調理腸胃的作用,適合便秘和腹瀉患者食用.那么,便秘,腹瀉患者該如何食用蘋果,方可更好地發揮其調理腸胃的作用呢? 蘋果之所以有止瀉和通便的雙重作用,是因為蘋果中含有鞣酸,果膠,膳食纖維等特殊物質.未經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與膳食纖維共同起到通便作用.而煮過的果膠則搖身一變,不僅具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因此,建議便秘的患者多吃一些新鮮的蘋果(每日早晚可空腹吃蘋果1—2個),而腹瀉的患者不妨把蘋果煮熟了來吃. 蘋果中的鞣酸,也具有收斂作用,它能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小兒腹瀉時,家長可先將蘋果用開水洗凈,放入沸水中煮5—8分鐘,去皮,用勺刮成泥,每日4次,每次50克;一歲以下嬰兒每次30克,日服3—4次.也可取鮮蘋果一個,洗凈,加水3碗,煎煮成2碗,以汁濃為佳,每天一劑,代替果汁飲用. 鞣酸在果皮中含量更豐富,而果肉內,特別是近果皮處,果膠含量相對豐富.因此,成人在吃熟的蘋果時,最好連皮一起吃,這樣止瀉的效果會好些.
2024-10-21 12: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對于嬰兒來說,食用生蘋果和熟蘋果各有好處,取決于嬰兒的年齡、消化能力、營養需求、季節以及蘋果的品質等因素。 1.年齡:較小的嬰兒腸胃功能較弱,可能更適合熟蘋果;稍大些的嬰兒可嘗試生蘋果。 2.消化能力:如果嬰兒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熟蘋果更容易消化吸收。 3.營養需求:生蘋果維生素含量相對豐富,熟蘋果中的果膠更易吸收。 4.季節:在寒冷季節,熟蘋果能減少對腸胃的刺激;炎熱季節,生蘋果能補充更多水分。 5.蘋果品質:新鮮、無農藥殘留的蘋果,無論是生的還是熟的,都更安全。 總之,家長應根據嬰兒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生蘋果或熟蘋果,以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和腸胃適應能力。
2024-10-21 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