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每月來月經時肚子痛,也稱痛經,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內分泌失調、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精神緊張等。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前列腺素等物質分泌異常,導致子宮收縮過強,引發痛經。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來改善。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形態或結構異常,影響經血排出,引起疼痛。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3.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圍組織,導致痛經。常用治療藥物有布洛芬、萘普生、孕三烯酮等。 4.盆腔炎:盆腔發生炎癥,經期時炎癥加重,出現腹痛。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等。 5.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不穩定會加重經期不適。可通過心理調節,如冥想、瑜伽來緩解。 總之,痛經原因多樣,若疼痛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這種情況考慮是痛經的表現.痛經是一些疾病的臨床表現,這很多疾病都有可能表現為痛經的癥狀痛經可分成為原發性,即從月經初潮就發生痛經;原發性痛經多是由于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頸口狹窄,子宮過度屈曲或膜樣月經,即大片肥厚子宮內膜或子宮內膜管型在排出時引起子宮劇烈收縮所致.還有繼發性痛經,即月經初潮時無痛經,而在以后出現的痛經.繼發性痛經多由于盆腔炎癥,子宮內膜異位,腫瘤等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另外,痛經與過度焦慮,緊張和恐懼等精神因素及貧血,慢性疾病等體質較差也有關系.所以你首先要通過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及早針對性進行有效的治療.經期前后注意保暖,休息,少接觸辛辣刺激性,生冷食物等,祝您健康!z
2024-10-21 13: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每月來月經時肚子痛,也稱痛經,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內分泌失調、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精神緊張等。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前列腺素等物質分泌異常,導致子宮收縮過強,引發痛經。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來改善。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形態或結構異常,影響經血排出,引起疼痛。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3.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圍組織,導致痛經。常用治療藥物有布洛芬、萘普生、孕三烯酮等。 4.盆腔炎:盆腔發生炎癥,經期時炎癥加重,出現腹痛。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等。 5.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不穩定會加重經期不適。可通過心理調節,如冥想、瑜伽來緩解。 總之,痛經原因多樣,若疼痛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1 13: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痛經(dysmenorrhea),是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原發性痛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即出現痛經,有時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由于子宮肌肉痙攣性收縮,導致子宮缺血而引起痛經.多見于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使經血流出不暢,造成經血潴留,從而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痛經.有的在月經期,內膜呈片狀脫落,排出前子宮強烈收縮引起疼痛,排出后癥狀減輕,稱膜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能在生育后緩解.繼發性痛經:多見于生育后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癥,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內膜異位癥系子宮內膜組織生長于子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其它部位,同樣有周期性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與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內診可發現子宮增大較硬,活動較差,或在子宮直腸陷窩內捫及硬的不規則結節或包塊,觸痛明顯.病因引起痛經的因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可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痛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比正常婦女明顯升高.(8)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9)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10)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11)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及梨等生冷食物造成痛經.(12)經期劇烈運動,受寒冷或衣著過少而受涼導致氣血凝滯,均易引發痛經.(13)空氣不好:受某些工業或化學性質氣味刺激,比如汽油,香蕉水等造成痛經.一般治療: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平日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適當營養及充足睡眠.重視月經生理的宣傳教育,通過解釋說服,消除病人恐懼,焦慮及精神負擔.加強經期衛生,避免劇烈運動,過度勞累和防止受寒.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2024-10-21 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