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長牙期間,常見的問題有牙齒萌出順序異常、長牙疼痛、流口水、牙齦紅腫、發熱等。 1. 牙齒萌出順序異常:部分孩子牙齒萌出順序可能與常規不同,但只要牙齒最終能正常萌出,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2. 長牙疼痛:新牙突破牙齦時可能會引起疼痛,可使用干凈的手指輕輕按摩牙齦緩解。 3. 流口水:長牙時唾液分泌增加,孩子吞咽能力尚未完善,會出現流口水,要及時擦拭,保持口周干燥。 4. 牙齦紅腫:牙齦受到刺激可能會紅腫,可用冷敷減輕癥狀。 5. 發熱:長牙有時會引起低熱,體溫一般不超過 38.5℃,可通過多喝水、物理降溫處理。 孩子長牙期間家長不必過于緊張,多觀察孩子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0-20 19: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不一定的,寶寶出牙早晚要因人而議,有的早些有的晚些,早的一般在4個月就會長,也有一些晚的要8--10個月以后才長第一個乳牙,只要寶貝在2周歲之內長齊所有乳牙都算正常牙齒的發育主要分為牙胚形成,鈣化和萌出三個階段.當母親懷孕6周左右,胎兒的口腔中20個乳牙牙胚開始形成.在胎兒5-10個月,恒牙的牙胚開始形成.牙齒的生長發育大致可分為牙胚形成,開始鈣化,牙冠形成和牙根形成等階段.在胚胎期,全部乳牙的牙胚均已形成并鈣化,恒牙的切牙,尖牙和第一恒磨牙牙胚都已形成.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生時,體內已經有20個乳牙牙胚和16個恒牙牙胚.一般嬰兒從6,7個月開始長乳牙,通常下門牙會最先長出,從第1對乳牙萌出之后,大約每塊長4個月左右,萌出1對牙齒,到2歲半就可以長齊20個乳牙.但也有少數較早或較晚長牙的例子,這與孩子本身身體發育有關,父母不必過于擔心.祝寶寶健康
2024-10-20 19: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來說,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會長出第一顆牙,兩歲左右長齊20顆乳牙.綜上所述,你小孩才十六個月,情況是正常的,不要擔心. 牙齒萌出大致時間和順序 名稱 萌出年齡 牙數 總牙數 下中切牙 4-10個月 2 2 上中,側切牙6-14個月 4 6下側切牙 6-14個月 2 8 第一乳磨牙 10-17個月 4 12 尖牙 16-24個月 4 16 第二乳磨牙 20-30個月 4 20 出牙期,食物方面宜加脆性食品,如餅干,烤面包片,以幫助乳牙的萌出.祝您的寶寶健康茁壯成長
2024-10-20 19: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我之前看書說寶貝長牙其實是件很痛苦的事,所以在長牙期間他可能會出現愛啃東西,流口水,包括咳嗽等現象,還有就是長牙也會刺激和耳朵相關的神經,所以寶貝也可能會摳耳朵,我家寶寶就是每次長牙都會把耳朵摳壞,我家寶寶長牙時我也看見了牙齦是紫紅色的,因為牙是要把牙齦撐開才能長出來啊,所以應該是正常的。
2024-10-20 19: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嬰兒什么時候出牙?無論長出乳牙還是替換恒牙,醫學上統稱為牙齒萌出.嬰兒出生后6個月左右,下頜乳中切牙開始萌出,以后是上頜乳中切牙,乳側.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最后為第二乳磨牙,在2歲左右乳牙全部出齊.嬰兒乳牙萌出時間雖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每個嬰兒的發育.營養等情況不同,有些可能早些,有些可能晚些,只要在1周歲以內萌出的都屬正常.如果嬰兒超過1周歲還不見牙齒萌出,應去醫院檢查,確定是否與某些全身性疾病有關.如嬰兒患了佝僂病(俗稱軟骨病),身體內缺鈣,就會影響牙齒鈣化,乳牙萌出的時間就會晚些.三,出牙和換牙期要注意什么?嬰兒到6個月就開始出牙,這時嬰兒有流口水現象,應用軟布搽干,否則容易引起皮膚疾病.嬰兒由于牙齦發癢,喜歡咬東西和吮手指頭,有的媽媽為了使小孩安靜下來,就用橡皮奶嘴給嬰兒吸吮,這是一種壞習慣,應該制止.因為橡皮奶嘴長時間地塞在嬰兒嘴里會造成口腔上腭拱起,使以后萌出地牙齒向前突出,影響咀嚼功能和美觀.在嬰兒出牙期間應常用干凈地紗布和棉花簽蘸蘇打水溶液給孩子擦牙齦,這樣對出牙是有幫助的.少數幼兒出牙期的反應較大,會有精神不安,食欲減退及體溫增高等現象,這些都是暫時的癥狀,幾天后就能好轉,不必擔心.對出牙期間的嬰兒,除應隨時注意口腔清潔外,還要給予營養豐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果在牙齦上并發有感染,可用生理鹽水沖洗并涂以3%的碘甘油.兒童長到6歲以后,乳牙會相繼脫落并被恒牙代替.6-12歲是換牙期,在這個期間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恒牙萌出是否困難,在乳牙脫落過早的情況下,兒童習慣用牙齦咀嚼舔吮,使牙齦堅韌肥厚,恒牙萌出就困難.出現這種現象時應到醫院治療,有的需要照X線照片以決定是否把牙齦切開,以減少阻力,使牙齒順利長出.2.乳牙是否晚脫.乳牙的脫落有一定的時間,應脫落而不脫落,就容易使恒牙不能在正常位置上萌出.最常見的就是下前牙在乳牙舌側長出,上前牙在乳牙里側長出,看起來是雙層牙,這時候應盡快去醫院拔除晚脫落的乳牙,騰出位置,好讓恒牙長出.否則,下牙排列不齊,上牙因長出的位置靠里,上下牙很容易形成"地包天".3.6歲長出的恒磨牙是否齲壞.6歲萌出的恒磨牙叫第一恒磨牙,又稱"六齡牙",這顆牙位與牙列的中間,一生中擔負著最重要的咀嚼作用,應當特別注意保護.由于它長出早,結構上又有缺陷(如溝窩多而深,容易滯留食物),加上兒童期不注意刷牙,又喜歡甜食,很容易齲壞,一旦齲壞,要及時治療.4.最后一顆乳磨牙是否過早喪失.第二乳磨牙就是最后邊的一顆乳牙,它應該在12歲左右脫落,同時第二顆雙尖牙(恒牙)應在該位置長出來.第二乳磨牙往往由于齲壞而過早喪失,在期后方長出的第一恒磨牙(6歲時)就有前移的可能,使間隙變小,而后長出的雙尖牙就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致使牙齒排列不齊.第以要保護好第二乳磨牙,一旦齲壞早失,應及時治療.四,為什么有些初生嬰兒就有牙?一般在新生嬰兒的口腔里是看不到牙齒的,因為牙胚尚在牙槽里發育,生長和鈣化著.到分娩時,乳前牙的牙冠才接近發育完全,而乳磨牙牙冠的形成要到出生后1周歲.有個別新生兒剛出生就見到發育正常的乳前牙.其原因是這些牙胚在牙槽骨表層,緊靠牙齦粘膜,在分娩前完成了發育,且在母體內已開始萌出.這在醫學上叫著"先天性出齦牙齒".此現象如同淺播的種子僅撒在土壤的表層,剛一發芽就破土而型與正常萌出的乳牙完全一樣,只要不影響吸奶就無妨,不要把這些牙視為"異常"而輕易地拔掉.五,為什么有的嬰幼兒遲遲不長牙?有的嬰幼兒已經8個多月,甚至滿了一周歲,還不見乳牙萌出,這在醫學上稱為乳牙遲萌.乳牙遲萌可能和某些全身或局部因素有關.全身因素指營養缺乏,特別是維生素D缺乏以及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不足.麻疹等.局部因素指牙齦纖維瘤.萌出些囊腫等.除了病理的情況應及時就診外,在孕婦,乳母以及嬰幼兒的飲食中應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及各種礦物質,以促進嬰幼兒牙齒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六,為什么有的乳牙遲遲不脫落?恒牙不萌出?兒童從6-7歲開始換牙,乳牙逐漸脫落,恒牙相繼萌出.但有的乳牙超過換牙年齡仍然占據相應萌出的位置,這種現象叫做"乳牙滯留".兒童換牙期,乳牙脫落與恒牙萌出關系十分密切.因為在每個乳牙根的下方,有一個恒牙萌出關系十分密切.因為在每個乳牙根的下方,有一個恒牙胚在發育成長著,恒牙胚在向口腔方向生長萌出過程中,要逐漸壓迫乳牙根,通過破骨細胞的作用,使骨質吸收變薄;同時乳牙根因為受到壓迫的刺激而逐漸吸收,牙根越來越短直至消失,于是乳牙就松動,最后只剩下乳牙冠附著在粘膜上,這時只要遇到一點稍硬的食物,乳牙就會脫落.所以,我們看到掉下來的乳牙是沒有牙根的.在乳牙脫落的位置上多可見到恒牙的露頭.乳牙遲遲不脫落的原因有以下三點:1.恒牙胚錯位,也就是沒長在乳牙的下方,以至恒牙與乳牙根不能接觸.乳牙根因得不到恒牙的牙迫刺激.牙根不吸收,所以在牙床上不松動,因而遲遲不脫落.2.由于乳牙疾病而繼發的牙根周圍感染,導致恒牙胚壞死.或因炎癥引起乳牙根與牙槽骨發生粘連,使乳牙根吸收不完全或根本沒吸收,因而乳牙不能脫落.3.先天性缺乏恒牙的牙胚,沒有恒牙的發育.乳牙根得不到壓迫刺激,不發生吸收,自然就較長時間地留在牙床上.有時這種殘留的乳牙到了三十多歲還未脫落,還有一定的咀嚼功能.遲遲不脫落的乳牙是否需要拔除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如經X線照片檢查,在乳牙的下方沒有恒牙的存在,乳牙排列又整齊,還能發揮咀嚼功能,應予保留.如因乳牙占位而造成恒牙錯位萌出,應將乳牙拔除.錯位的恒牙作正畸治療,將其矯正到正常位置上.恒牙久久不萌出的原因有以下四點:1.患兒營養不良.如缺乏維生素A.D等,引起兒童的鈣,磷代謝障礙,到換牙年齡,恒牙常常不能按時萌出.2.內分泌代謝障礙.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和丘腦下垂體前葉機能障礙,直接影響到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發育,恒牙往往不能按時萌出.3.乳牙受到外傷,乳牙根與牙槽骨發生粘連,防礙了恒牙的萌出.4.乳牙過早拔除,缺牙處的軟組織經常與食物摩擦使牙床上的粘膜增厚,質地變得堅韌,從而增加了恒牙的阻力.七,為什么缺鈣會影響兒童萌芽?缺鈣是小兒牙齒萌出過晚最常見的原因.在造牙期間(兒童8歲以前),任何原因導致身體缺鈣均可影響牙胚的生成和鈣化,造成牙齒鈣化不良,使鈣鹽在牙體和頜骨內的沉積速度變慢甚至停止.過多食用含堿性磷酸鹽,草酸鹽的食物,如菠菜等,會因其能與鈣結合成不溶解的化合物而影響鈣的吸收,腸道蠕動太快,食物在腸內停留時間過短,也有礙鈣的吸收,所以患腹瀉的兒童,容易缺乏鈣質.據測定,一個成人每天只需要吸收飲食中17%的鈣,11-16歲兒童需要吸收飲食中37%的鈣,而吃奶的瑩兒則需要從飲食中吸收60%的鈣.顯而易見,年齡越小對鈣的需求量越高,越容易缺鈣.人體鈣主要在小腸上段吸收,維生素D能幫助腸粘膜對食物中鈣的吸收,促使腎小管回收愿尿中的鈣,以維持血中鈣的濃度,保證牙胚和骨骼正常鈣化.因此,給兒童.孕婦和乳母補充鈣的同時,不要忘記補充維生素D.
2024-10-20 19:53
-